陈芳,女, 教授,博导,现任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 任, 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优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食品学会杰出青年奖、茅 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食品加工危害物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及花色苷干预机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新型果蔬汁加工关键技 术及装备研发”等 28 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省部级一等奖 3 项、二等奖 1 项,发表 SCI 论文 168 篇,最高影响因子 17.681,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0 件, 主持或参 与制定标准 8 项。eFood和Food Frontiers共同主编、Future Food编辑、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try、Nutrients编委。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安全,长期围绕天然产物提取、果蔬营养与安全开展深入系统的基础研究、 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重点挖掘了生姜、山药、桔梗、大麦叶等植物源食品原料的新功能,阐明了全食物及功能组分的活性机理;揭示了生物碱、丙烯酰胺、真菌毒素等食 源性风险因子的形成转化规律及毒性机制, 建立了靶点明确的毒性干预技术等。围绕果蔬产业链安全、果蔬功能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和科普。
教育经历:
2000.09.01-2003.07.01,博士,中国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995.09.01-1998.06.01,硕士,北京农业大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1991.09.01-1995.06.01,学士,北京农业大学,蔬菜科学
学术兼职:
担任农业部果蔬加工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科研院院长助理(挂职)
主讲课程
本科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1、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2、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3、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二星期五,东校区
4、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5、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6、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7、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8、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9、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东校区
10、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四,东校区
11、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12、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4-2025,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13、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14、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15、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六,西校区
16、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17、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东校区
18、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19、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20、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3-2024,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21、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22、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23、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六,西校区
24、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25、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26、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27、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28、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29、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2-2023,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30、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31、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32、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六,西校区
33、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34、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35、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四,东校区
36、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1-2022,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37、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38、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39、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六,西校区
40、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41、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42、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二,东校区
43、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一,东校区
44、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20-2021,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45、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46、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47、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六,西校区
48、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东校区
49、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19-2020,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50、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51、舌尖上的历史与文化,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52、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六,西校区
53、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A,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一星期三,东校区
54、食品卫生与安全控制B,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二星期五,东校区
55、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18-2019,第二学期,星期三,西校区
56、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8-2019,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57、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58、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一,西校区
59、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60、食品安全科学导论,2017-2018,第一学期,星期四,东校区
61、食品安全的古今与未来,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五,东校区
62、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5-2016,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63、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4-2015,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64、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65、食品安全科学导论,2013-2014,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66、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67、食品安全科学导论,2012-2013,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68、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1-2012,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69、食品安全与日常饮食,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六,东校区
70、食品安全科学导论,2010-2011,第一学期,星期三,东校区
研究生课程:近十年课程数据
1、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前沿专题,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六
2、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前沿专题,2025-2026,第一学期,星期二
3、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前沿专题,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六
4、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前沿专题,2024-2025,第一学期,星期三
5、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前沿专题,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
6、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前沿专题,2023-2024,第一学期,星期二
7、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六
8、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2022-2023,第一学期,星期三
9、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六
10、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2021-2022,第一学期,星期三
11、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2020-2021,第一学期,星期三
12、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一
13、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专题,2019-2020,第一学期,星期四
14、食品加工过程安全研究进展,2018-2019,第二学期
15、食品加工过程安全研究进展,2017-2018,第二学期,星期三
16、食品加工过程安全研究进展,2016-2017,第二学期,星期五
17、食品加工过程安全研究进展,2015-2016,第二学期,星期四
18、食品加工过程安全研究进展,2014-2015,第二学期,星期一
主要研究方向:
食品安全与分子营养
研究领域:
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安全,以提升果蔬安全、探索果蔬功能为目标,围绕果蔬产业链安全、果蔬功能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和科普。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纵向项目
1、2025.06.23-2025.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25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蔬菜残体减量技术
2、2024.11.27-2024.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24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蔬菜残体减量技术
3、2024.05.14-2027.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温烤制、腌制类食品量化表征体系和数据库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4、2024.01.26-2027.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植物源新食物资源安全性评价与风险减控技术
5、2023.12.21-2027.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植物源新食物资源综合挖掘与开发利用研究
6、2023.06.07-2023.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23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蔬菜残体减量技术
7、2022.11.21-2022.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2022年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蔬菜残体减量技术
8、2022.09.26-2027.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食品加工危害物丙烯酰胺的神经毒性及花色苷干预机制
9、2021.11.10-2022.12.31,教育部项目,第六届(2020-2022年度)中国科协托举对象托举工程项目-朱雨辰
10、2021.01.12-2023.12.31,国家科技部项目,水果制品加工危害物形成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
11、2019.10.09-2023.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iR1298参与调控氧化应激反应在丙烯酰胺神经毒性中的分子机制
12、2018.09.10-2018.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制定《水果蔬菜及其制品中还原糖的测定离子色谱法》标准
13、2017.11.03-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蔬菜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
14、2017.10.19-2020.1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型果蔬汁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
15、2017.01.09-2020.12.31,国家部委其他科技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特色蔬菜——非发酵加工
16、2016.10.12-20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果胶热降解对丙烯酰胺形成的抑制机制
17、2016.06.07-2018.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果蔬营养健康食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8、2016.06.07-2018.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果蔬营养健康食品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19、2015.12.09-2020.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静压与温度协同诱导芽孢萌发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20、2015.09.17-2016.06.30,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科技新星与领军人才培养
21、2014.03.01-2014.12.31,自选课题,“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安全”书籍编写
22、2014.01.01-2014.12.31,自选课题,中式菜肴与预制调理食品工业化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23、2013.09.01-2016.09.01,教育部项目,超高压-内源信号物协同诱导芽孢萌发机制
24、2013.08.12-2016.12.31,973计划,食品加工过程优化理论与控制策略研究
25、2013.01.01-2013.12.31,教育部项目,谷胱甘肽对美拉德反应中丙烯酰胺形成的抑制机理研究
26、2013.01.01-2015.12.31,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项目,新型食品杀菌技术与新产品开发研究及示范
27、2012.12.01-2017.12.31,教育部项目,浆果贮藏与产地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
28、2012.09.01-2015.12.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食品安全科学
29、2012.01.01-2016.12.31,973计划,食品加工过程安全控制理论与技术的基础研究
横向项目
1、2025.07.31-2026.01.0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复合型速溶咖啡产品开发
2、2025.04.30-2026.03.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鲜切生菜、土豆、芒果、榴莲肉、去壳毛豆粒5类果蔬保鲜技术开发
3、2024.04.15-2025.04.15,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果汁原料烂果率鉴定技术开发
4、2024.03.23-2027.03.3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营养健康型系列食品研究与开发
5、2024.02.15-2025.03.01,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番茄籽油高效提取工艺开发
6、2022.03.31-2023.03.31,地市厅局(含县)项目,槟榔风险评估应急专项
7、2022.03.15-2022.12.30,无依托项目,蒸烤组合新烹饪模式研究
8、2020.12.25-2021.12.25,教育部项目,新一代伞兵野战快餐化食品关键技术研究
9、2020.12.15-2021.12.15,其他课题,菜品烹饪优化及营养数据库建设
10、2020.12.15-2023.12.15,企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超高压燕窝加工工艺研究及产品开发
11、2020.05.26-2021.12.31,微纳米活氧羟基对果蔬农药残留去除效果评价
12、2018.12.27-2020.12.31,山药及浆果健康食品开发
13、2018.10.18-2019.10.17,提升员工食品科学营养与安全素养
14、2018.10.15-2021.11.01,大麦若叶系列产品的开发
15、2018.10.15-2020.11.01,大麦青汁粉末冲调性研究及相关产品开发
16、2015.10.15-2016.01.30,系列紫马铃薯饮料开发
17、2015.10.10-2016.10.09,菊花粉提取制备技术
18、2012.11.30-2014.12.31,产孕妇小米粥
19、2008.06.06-2009.06.06,大豆加工中降低农药残留技术研究
20、2006.09.07-2008.09.30,板栗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21、2006.07.18-2007.12.30,建立和发展有机李子、樱桃、牛、糯谷猪基地的相关技术咨询
软件著作
1、日常饮食类胡萝卜素摄入量计算软件,2025,2025SR0325110,软件著作权登记
2、日常饮食番茄红素摄入量计算软件,2024,2024SR2170587,软件著作权登记
3、果蔬营养搭配智能体平台,软件著作权登记
专利
1、生鮮食の燕の巣の非熱加工方法及び生鮮食の燕の巣を提供する,JP20,JP2021153577A
2、一种平行高温高压反应釜及其恒压投料装置,2022,202222433620.7
3、丝瓜果粉用于改善高支链氨基酸血症抑制肥胖发生的一种新用途,2020,202010135111.9
4、一种微波-红外联合焙烤装置,2016,201621044856.X
5、一种利用超高压联合蛋白酶法加速肉类原料腌制的方法,2016,201610697936.3
6、一种泡菜加工的原料预处理方法,2015,201510250342.3
7、一种高品质低盐泡菜的制备方法,2015,201510250096.1
8、一种降低或脱除虾中过敏原的方法,2012,201210477089.1
9、花色苷提取物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2012,201210177952.1
10、一种降低果蔬汁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2008,200810224308.9
11、一种脱除番茄红素油树脂中溶剂残留的方法,2008,200810224307.4
12、一种降低豆奶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方法,2008,200810224305.5
13、一种二十八烷醇提取物微胶囊粉末及其制备方法,2005,200510076612.X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收录类别 发表年月 第一作者或全部作者 第一作者单位 排名
Rediscovering the nutrition of whole foods: The emerging role of gut microbiota. Curr Opin Food Sci sci 2022 Song X, Zhang X, Ma C, Hu X,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Acrylamide induced hepatotoxicity through oxidative stress: Mechanisms and interventions ntioxid Redox Signal sci 2022.8 Zhang L, Yang L, Luo Y, Dong L,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Barley Leaf Ameliorates Citrobacter rodentium-Induced Colitis through Preventive Effects Nutrients sci 2022.9 Feng Y, Li D, Ma C, Tian M, Hu X,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Health benefits of proanthocyanidins linking with gastrointestinal modulation: An updated review Food Chem sci 2022 Zhang X, Song X, Hu X, Chen F, Ma C 中国农业大学
Chemical features and biological functions of water-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n plant-based foods Crit Rev Food Sci Nutr sci 2022 Tian M, Pak S, Ma C, Ma L, Rengasamy KRR, Xiao J, Hu X, Li D,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Acceleration effect of galacturonic acid on acrylamide generation: evidence in model reaction systems J Sci Food Agric sci 2022.7 Wang P, Sun G, Lu P, Zhu Y, Hu X,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Mitigation effects of high methoxyl pectin on acrylamide formation in the Maillard model system Food Chem sci 2022.6 Wang P, Sun G, Lu P, Liu Y, Zhu Y,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The simultaneous inhibition of histidine on 5-hydroxymethylfurfural and acrylamide in model systems and cookies. Food Chem sci 2022.2 Zhu Y, Luo Y, Sun G, Wang P, Hu X,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Pasteurized Akkermansia muciniphila Ameliorate the LPS-Induced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via Modulating AMPK and NF-κB through TLR2 in Caco-2 Cells Nutrients sci 2022.2 Shi M, Yue Y, Ma C, Dong L,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Influence of citral on acrylamide formation in model systems Food Chem sci 2022.6 Zhu Y, Xu R, Luo Y, Sun G, Lin M, Hu X, Chen F 中国农业大学
荣誉及奖励
1、2024,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
2、2023,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
3、2022,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4、2021,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5、2014,第三届北京市发明专利奖
6、2013,中华农业科技奖(2012-2013年度)
7、2011,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类成果
8、2009,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
9、2006,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10、2006,北京市科学技术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