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吉,1942年生,辽宁本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93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2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石油化工组组长、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顾问和设备诊断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设备诊断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分会理事长、压力容器国家安全中心和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兼职教授。
自强不息 笃学力行——记中国工程院院士高金吉
高金吉,1942年生,辽宁本溪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66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1993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博士研究生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1992年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兼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石油化工组组长、中国设备管理协会顾问和设备诊断工程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设备诊断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再制造分会理事长、压力容器国家安全中心和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等兼职教授。
作为我国著名设备诊断工程专家,高金吉院士在设备诊断技术及工程应用方面成就突出,他率先在我国工业企业开发应用设备监测诊断技术,创建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状态监测诊断技术中心。他带领的学术团队开发的大机组网络化远程监测系统和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在国内石化等企业推广应用,成效显著。2003年在国际设备工程学术界首次提出“装备故障自愈工程”的学术理念,近年来,在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被世界工程资产管理大会(WCEAM)聘为国际筹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担任第三届世界工程资产管理及智能维修学术大会(WCEAM-IMS2008)主席。多次应邀在澳大利亚、日本和香港等地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题报告。2012年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我国流程工业装备低效运行和故障多发等问题,提出“在役再制造”的理念和建议,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同行的重视。
深入生产一线,做一流工程师
高金吉院士于1961年进入北京化工学院(现为北京化工大学)化工机械专业学习,毕业后,怀着“深入生产一线,做一流工程师”的志向来到辽宁阜新的一家工厂工作。在艰苦的环境中,他拼搏奉献,奋勇争先,因工作业绩突出,五年后被提拔为车间主任、党支部书记。
1975年,高金吉院士参加了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建设大会战。在建设和试车期间与法方总机械工程师对口工作,共同处理辽化建设和试车过程中重大装备技术问题。当时所有的资料都是英文或法文的,标准和技术都是由国外引进,这对于只学过俄语的高金吉院士是一个重大挑战。困难面前,他勤奋钻研,勇于实践,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受到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赞誉。
高金吉院士于1979年在国内工业企业中率先开发应用设备诊断技术,攻克了法国设计专家未能解决的阻碍国家重点工程辽化试车、生产中的重大技术难关;查出导致裂解压缩机频繁停机和重大事故的轴向力设计错误;通过轴承改型设计和整机全速动平衡,消除高速压缩机组强振的问题,累计创造效益数千万元。
作为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副总工程师,他带领中国石化状态监测诊断技术中心(,十五年间协助北京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诊断排除机组故障204台次。研制的机泵群监测网络和诊断系统实现产业化,成功应用于加氢裂化等5套装置中。编制出科学实用的10类58种机械故障识别规则,成功研制出振动诊断软件包,被国内20多家企业采用。开发的监测诊断和预知维修系统在工程中推广应用,避免了多起重大设备事故,保障了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的安全。
为科教兴国干实事
为了实现“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梦想,高金吉院士不仅在工作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同时,他还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充实自己。1989年,他考取了清华工程力学论文博士研究生坚持学习,四年后,年过半百的高金吉拿到了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的证书。
作为一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技术专家,高金吉院士更懂得技术人才对于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为了给国家输送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他于2001年重返母校北京化工大学,决定把自己多年的工程实践经验进行总结传承,带领更多年轻人攀登科学技术的高峰。十几年来,他在教育一线潜心育人,先后指导博士生37人、硕士生65人,他现在的学术团队大部分是他培养的博士生。早在八十年代工厂时高金吉就提出要有“务实、求真、协力、创新”的精神,现仍要发扬光大,力争带出一支团结进取、朝气蓬勃的对国家最有用的科技创新团队。
在北京化工大学期间,高金吉院士先后担任北京化工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名誉院长,创建了诊断与自愈工程研究中心。2004年,他带领团队组建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此后,又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组立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故障预防及监控基础研究实验室,高端机械装备健康监控与自愈化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成立了中国石油炼化装备远程监测诊断(北京)中心。
成功属于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人
近年来,高金吉院士领导的团队为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风力发电等40多家大型企业的共计800多台关键机组、重要机泵实施远程监测诊断,开发基于状态和风险的维修和安全保障信息化智能化平台。这些成果的应用为避免重大事故和指导状态维修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金吉院士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中国工程院咨询等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2012年任首席科学家承担了“高端压缩机组高效可靠与智能化基础研究”973项目。曾获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5项,撰写《机器故障诊治与自愈化》等专著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90余篇。
“机遇往往属于勤奋学习、善于超前准备的人;成功总是归于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人。”高金吉院士在北京化工大学给本科生上第一课时,曾语重心长地说过这样两句话。在他看来,年轻人要有明确的目标,特别是工科院校的毕业生最好是从企业基层干起,努力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得到社会的承认。这是他对年轻学子的期待,也是他本人多年笃学力行、拼搏创新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