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高级搜索 人才直达
招聘推广
招聘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富碳农业”与“低碳农业”辨析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4-03-21
 
 
详细说明
“富碳农业”与“低碳农业”辨析

李瑞波

最近人民网和人民日报客户端分别发表了我和其他学界业界朋友《关于富碳农业的倡议书》。一时引起了热议,支持者众多。但也有不同声音,认为有些政府文件提“低碳农业”,不宜有相悖的提法。

我理解提“低碳农业”者的本意,为了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全社会各行各业都要“低碳发展”,因此农业自然也要“低碳”。

我们之所以发表富碳农业的倡议书,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从全球碳循环的大局看,农业(其主体是土壤、种植业和养殖业)必须实现巨大的“净碳汇”,成为碳库和碳转化环节。这个功能强大,全球碳循环就有了强大的“缓冲器”,能对其他行业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大量碳排放进行吸纳和转化。因此要实现“双碳”目标,工业生产和社会活动要低碳,而农业要富碳。

从农业行业本身的碳循环看,农业的养殖基本上是排碳的。传统的处理方式除了一部分固体有机废弃物被制造出有机肥回归土地外,相当部分固体有机废弃物和绝大部分有机废水是被“处理—达标—排放”或直接排放。直接排放固然是在“排碳”,而“处理—达标—排放”又何尝不是在“排碳”?只不过是肉眼看不见的二氧化碳!再回头看看有机肥是如何制造的吧:主流的生产工艺是”好氧菌高温发酵—多次翻堆—高温烘干”,把有机物料中最容易氧化的小分子有机碳氧化成二氧化碳排掉,也是在“排碳”。怎么把固液有机废弃物中的碳,转化成土壤和农作物的肥料,从而实现养殖业—种植业之间的“碳循环”呢?这就要实行碳的无害化肥料化的转换,真正达到“保碳”而不是“排碳”。这个循环过程,从“农业总碳排放”的角度看似乎可称之为“低碳”,但不能加上“农业”二字,因为从农业总体来看,它是贮碳,“富碳农业”讲的是农业的整体,而“低碳农业”指的只是局部。

从大家没有争议的如下公式看:

农业净碳汇=农业总碳汇-农业总碳排放

“农业净碳汇”是讲农业整体目标,这个“净碳汇”越大,它对全球良性的碳循环的贡献就越大,我们国家“碳达峰”就越早实现,“碳中和”才有了托底的强大基础。

“农业总碳汇”主要是指土壤的贮碳量,农作物(包括林业)的持碳量,以及水土保持,流域生态优化等措施产生的其他贮碳量。还包括把原本习惯于“排放”的有机物质(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尽量转化为无害而有肥效的有机营养物质回归土壤和农作物。

“农业总碳排放”是农业对碳循环的负贡献,是“农业碳”的局部,主要来源于畜牧业的固、液、气的排放,化肥的使用(耗能和温室气体),以及农作过程中农机俱耗能,农产品初加工产生的排放等。这个总碳排放必须降下来,才有利于国家“双碳”战略的实现。

这样梳理之后我们就能明白:

上述公式中,“农业净碳汇”是讲农业的整体,是结果又是目标。增加“农业总碳汇”和减少“农业总碳排放”是措施,是整体的两个局部。提“富碳农业”是讲整体,讲目标,不但包含增加“农业总碳汇”这个局部,也包含减少“农业总碳排放”这个局部。提“低碳农业”本意是指减少“农业总碳排放”。两种提法不存在理论上的分歧。但“低碳农业”提法客观上就把全局目标给模糊掉了,给否定掉了。

上述公式中两个局部是相互关联此消彼长的,强化“农业总碳汇”必然要在减少“农业总碳排放”上做文章,即尽可能应用先进科技把农业(包括畜牧业)的各种有机排放物转化为植物有机养分回归土壤,把传统农业文明中的“养地”升华为农业碳循环,这既降低了农业总碳排放,负负得正,也就增加了农业总碳汇。

由此可见,从全球碳循环和国家“双碳”战略的视角看农业,“农业净碳汇”是主要矛盾,而“农业总碳汇”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牛鼻子”,牵住了这个“牛鼻子”,这头牛走路就顺当了。

“富碳农业”代表农业“碳”的整体目标,可以解释全球碳循环中农业的“碳库”功能,而“低碳农业”无法解释。“富碳农业”包含增加“农业总碳汇”和减少“农业总碳排放”两部分,而“低碳农业”只包含减少“农业总碳排放”这一局部。

为了提升“农业净碳汇”,应该减少农业总碳排放,即应该提“农业碳减排”这一措施,而提“低碳农业”则会被误解为代表整个农业,这就多有不妥。

“富碳农业”是我国新时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提法明确,内涵丰富,充满生命力,可以上升为国家的农业战略技术方针,引导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2023年6月

 

 
更多..同类信息

[ 现代农业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