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高级搜索 人才直达
招聘推广
招聘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现代农业 » 科研进展 »

2010年玉米高产创建试验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5-15
 
 
详细说明

 

2010年玉米高产创建试验

 

 

玉米是我区主要旱粮作物,常年播种面积120万亩左右。约有三分之二的玉米在光热资源及土地条件相对较好的中低山区,产量却只有300多公斤,增产潜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九十年代初期我区农业科技人员曾开展过玉米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研究,当时的技术水平条件下目标产量为6750-7500千克每公顷(450-500公斤/亩)。通过引进新品种与改善栽培技术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在试验推广区玉米单产平均达到6979.5千克每公顷(465.3公斤/亩)。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现代玉米品种和栽培技术的新成果,结合我区玉米生产实际,探索大幅度提高单产从而带动总产的提高促进我区玉米生产水平提高利用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研究开发我区玉米高产栽培综合技术,对实现地区玉米玉米生产增产增收及相关联动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研究内容及目标

通过2010年品种市场调查,在目前汉中市场上的玉米品种中,有一些品种的介绍中产量潜力达1000公斤/亩,达700公斤以上的品种接近品种总数的三分之一,结合我区玉米生产实际,我们确定了12000公斤每公顷(800公斤/亩)的目标产量。

(1)引种试验

筛选市场上介绍产量达1000公斤的品种4-5个,通过大区栽培比较,观察其增产效果。

(2)密度试验

以先玉335为品种,通过从3000株/亩到6000株/亩的密度梯度观察实际增产情况。

(3)肥料试验

①对整个试验采用平衡施肥,按生产100公斤玉米籽粒需纯氮2.7公斤,五氧化二磷1.2公斤,氧化钾2.5公斤的比例配合施用肥料。

②补施微肥。除氮磷钾之外,锌硼镁等也是玉米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他们的吸收量虽小但生理作用难以替代。玉米微量元素的需要量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增,由于他们的需要量均不大,在本试验中,采用红尔牌绿叶霸王(山东潍坊惠普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出品)于小喇叭口以千分之一浓度叶面喷施,以保证玉米高产生长的需求。

③玉米去雄就是将玉米生长到一定时期去掉顶部雄穗,改变植株吸收和制造养分的输送方向,达到提早成熟3-5天,增加单产10%左右,且操作简便,省工省时,是一项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抽雄前期将1/3植株去除雄穗,促使群体光合产物向籽粒转移。还可以促进群体内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A.增产机理。通过去雄后,可使植株吸收和制造的有效养分源源不断的向籽粒输送,从而减少了雄穗因呼吸消耗大量养分,达到减少花而不实、增加粒重和提高单产的目的。

B.植株变矮,有利增加密度。去雄后比未去雄玉米降低高度25-30公分,改善了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有利于增加种植密度,达到以密增产。

C.花期相遇好,结实率提高。去雄后,由于改善了植株生态条件和养分输送方向,比未去雄玉米雌穗提早抽丝2-3天,花期相遇好,授粉充足,有效克服花而不实。同时降低空杆率3-5%,提早成熟3-5天。

D.减少螟虫危害。玉米螟常聚集在大喇叭口内取食,先啃食雄穗,降低花粉制造量,其次是产卵,孵化后残食其它部位。通过去雄后,可将害虫一起拔掉,带出田外处理,从而降低了转移危害机率。

E.投工少,简单易行。玉米去雄简单易行,男女老少均可操 作,一般在玉米植株雄穗刚抽出未散粉前去雄,也可采取摸苞去雄的方法进行。

④及时实施田管中耕培土,防虫保产。

二、试验的实施

本次试验在汉台区铺镇农场进行,根据试验地块的情况,小区面积23.3平方米(3.33(宽)X 7.0米(长)),两次重复。

试验于2010年4月16日播种,5月14日定苗,5月18日中耕锄草;5月20日施入提苗肥,6月10日喷施以锌为主成分的叶面肥;6月20日结合培土拥行施入喇叭肥(攻穗肥),6月28日统一将各处理的1/3雄穗去掉,以促进群体内的通风透光性;7月15日施入最后一次追肥(攻粒肥),8月28日收获。

三、试验的结果

试验按区收获称产后结果见下表1。

表1 2010年高产栽培试验产量汇总

 

 

处理

小区产量

小区平均

产量(公斤)

折合亩产

(公斤/)

品种

密度

 

 

ZA-1

3000

24.68

23.79

24.24

699.7

ZA-2

3000

26.21

23.66

24.94

719.9

ZA-3

3000

22.71

22.17

22.44

647.8

ZA-4

3000

21.72

21.83

21.78

628.8

ZA-5

3000

21.54

22.54

22.04

636.3

ZA-6

3000

24.90

23.54

24.22

699.2

ZB

3500

25.86

23.76

24.81

716.3

ZC

4000

27.56

25.01

26.29

758.9

ZD

4500

28.12

25.31

26.72

771.4

ZE

5000

28.21

27.42

27.82

803.2

ZF

5500

26.99

25.12

26.06

752.4

ZG

6000

25.52

23.41

24.47

706.4

 

 

            注:ZA-1:中北恒六   ZA-2:新玉12号     ZA-3:正玉203
                 ZA-4:庆丰969     ZA-5:农大95     ZA-6—ZG:先玉335

 

 

通过2010年的初步试验表明:

(1)在传统模式下(稀植大穗),要进一步提高玉米单产有赖于突破性的高产品种育出.在产量汇总表中,可以看出在3000株/亩的相同条件下,宣称产量潜力可达1000公斤的品种没有一个产量达到800公斤,即产量要有明显提高,不能仅靠品种更换,而是一个综合改良提高的过程。

(2)2010年高产栽培试验产量结果中,通过耐密高产品种的选用,在3000株/亩至6000株/亩的范围内,当密度达到4000株/亩时,产量为758.9公斤/亩接近800公斤,在4500和5000密度下产量分别为771.4公斤/亩、803.4公斤/亩,密度为5500时产量为752.4公斤/亩开始回落。

(3)2010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降雨偏多,影响玉米散粉和结实,对玉米产量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出现轻微积水现象是2010年高产栽培试验各处理产量潜力没有最大限度发挥的主要原因。

采用耐密植高产品种(如先玉335),通过适时播种、加强田管、及时追肥、增施微肥、去雄促产、合理密植(密度4000至5500株/亩),本组试验中当密度为5000株/亩时,在不利气候因素下,产量仍然达到803.4公斤/亩,玉米单产可以达到或接近800公斤/亩。

 

 
更多..同类信息

[ 现代农业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