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杨福馨——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22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杨福馨——上海海洋大学教授

专家信息:

杨福馨男,侗族,教授1958年9月生于贵州省天柱县,1982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为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包装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科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任中国包装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包装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核心期刊《包装工程》杂志编委。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包装技术协会包装专家委员等职。

 

讲授课程:《包装工艺学》 《包装材料学》《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包装测试技术》

 

科学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包装工程理论研究、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理论及其开发、食品包装工艺及保鲜包装技术研发。

杨福馨教授非常注重科学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至力于用包装学科新理论与新技术解决各行业的包装中存在的难题,不断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包装加工一体化理论”、 “营养补充保鲜包装理”、“亚生命状态包装理论”、“粘稠流体管径系数理论”等独到的学术理论。利用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交包装机械、包装材料、包装工艺与技术和生物化学、环境科学等相结合进行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特别是在农产品和食品保鲜包装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有很大成效和影响。例如,已研究成功“食用菌保鲜包装技术”、 “果蔬保鲜剂”、“变色保鲜包装膜”、“鱼虾保色保鲜技术”等,并得到了很好应用。

先后至欧州、美国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包装技术,对包装技术和科学的研究有很高的旨。

先后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十一五”国家课题子项目,主持。

 

2、基于臭氧保鲜包装机理及设备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 ,主持。

 

3、包装新材料新技术理论研究------上海海洋大学课题,主持。

 

论文专著:

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10多篇,已公开出版包装学术专著6部,获专利4项。

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近几年的代表作)

1.基于臭氧及酶钝化作用的果蔬保鲜包装试验研究.包装工程 2007年第10期排名第三作者。

2.论文《瓦楞纸板抗水保湿性能的实现》农业机械学报2006年第3期。为第一作者。

3.论文《保鲜包装的“亚生命”状态理论研究》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为第一作者。

4.论文《现代包装人才培养的实验设置》包装工程,2003年第6期。独著。

5.著作《食品包装实用新材料新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10月。为第一作者。

6.著作《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与城市环境》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年5月。为第一作者。

7.著作《农产品保鲜包装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1月。独著。

 

8.著作《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技术》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2005年5月。 第一作者。

9.著作《保鲜剂制作与应用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4年5月。 第一作者。

10.著作《防伪包装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年1月。 第一作者。

 

荣誉奖励:

项目获奖情况:

获得过首届教育部重点资助(骨干教师)项目。

1.“食品包装新材料新技术”项目。2002年度中国包装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2.“ 粘稠流体全自动(DXD)系列”项目。2002年度中国包装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3.“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技术”2006年度温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一。

4.“水溶性丙稀酸树脂及柔性版高档水性油墨的研制与开发”。2001年度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三。

5.“中国包装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五’计划和15年远景规划思路研究”。2001年度 中国包装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

6.“食用菌保鲜包装技术研究”,2000年度 中国包装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一。

荣誉:

由于他在包装工程方面研究的成绩显著,因此而获得了多种奖励。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包装科技先进工作者”、“科技兴市奖”、“科技之星”等荣誉。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