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杨庆山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4-04-11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杨庆山(1968-),男,国家级高层次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风工程、风能、结构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分别于1989年、1992年和1995年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于1998年、2001年和2014年以研究助理、访问学者和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分别与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内华达大学和美国圣母大学开展联合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项目、中日联合资助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40余项。主持完成了200余项建筑结构抗风设计、风能资源开发、古建筑健康监测相关工程项目。主持制定屋盖结构风荷载规范一部,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3部,发表SCI/EI论文500余篇,授权专利30余项,Google Scholar H指数34,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西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高等学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际薄壳与空间结构协会Hangai Prize、国际学术会议ICSSCS的Highly Recommendable Paper Award等科技奖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重庆英才计划优秀科学家、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詹天佑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中国空间结构优秀青年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太阳膜结构优秀青年奖等荣誉。担任国际风工程学会国际执委、亚太代表,先后组织了国际高级风工程学校、第十四届结构工程国际研讨会,共同主持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风工程学会的主体官方学术大会第十五届国际风工程会议。 

教育经历:

1992年9月-1995年12月: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沈世钊院士,专业: 结构工程,论文题目: 悬索体系随机风振响应分析及抗风设计,所获学位:工学博士,毕业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

1989年9月-1992年4月: 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王光远院士、 谭东耀研究员,专业: 结构力学,论文题目:随机振动离散分析方法,所获学位:工学硕士,毕业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1985年9月-1989年7月: 本科生,专业:建筑工程,毕业设计: 体育馆设计,所获学位:工学学士,毕业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工作经历:

2017年-至今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院长。

2014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与美国圣母大学开展联合研究。

2010年03月-2013年03月:教授、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

2002年06月-2010年03月: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

2001年06月-2002年06月:Visiting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Nevada, Reno

2000年10月-2001年06月: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2001年以访问学者与美国内华达大学开展联合研究。

1998年05月-1998年10月:Research Assistance 香港理工大学

1998年01月-2000年10月:副教授 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1996年01月-1997年12月:博士后 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

1994年09月-1995年12月:讲师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

1992年04月-1994年08月:助教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  

学术兼职:

1、国际风工程学会国际执委、亚太代表。

2、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结构工程委员会副主任。

3、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抗风减灾与风能利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4、中国能源研究会海洋能源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5、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空间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委员会委员。

7、《世界地震工程》第三届编委会委员。

8、《空间结构》第五届编辑委会委员。

9、《建筑结构》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委员。

10、Wind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specialty section of Frontiers in Built Environment)副编委。

11、Wind and Structure编委。

12、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 

 

联系方式

邮箱:qshyang@cqu.edu.cn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