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王竹——建筑工程专家王竹——浙江大学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6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王竹——建筑工程专家王竹——浙江大学教授 

专家信息:

 

王竹,男。现任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建筑学系系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年8月—1982年7月 在同济大学建筑学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

 

1982年8月—1988年8月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助教。

 

1986年—1990年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

 

1987年8月—1993年8月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讲师。

 

1991年2月—1991年11月 在法国波尔多建筑学院访问、进修。

 

1993年8月—1997年12月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副教授。

 

1997年12月—2000年6月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任教授。

 

1998年10月—11月 赴日本国日本大学访问、讲学。

 

2000年3月 获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00年7月至今 在浙江大学任教授、博导。

 

学术兼职:

 

1、中国建筑学会理事。

 

2、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委员。

 

3、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4、世界华人建筑师协会创会会员。

 

5、《国际低平地技术》杂志(EI全文收录)顾问编委。

 

6、《中外建筑》杂志编委。

 

7、《建筑细部》杂志编委。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1、承担本科生专业课程2门;

 

2、承担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2门;

 

3、承担博士研究生学位课程2门。

 

 

培养学生情况:

 

已培养博士2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5名;毕业硕士2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12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人居环境、地域建筑、城市景观。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1、1997年—2000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重点项目“绿色建筑体系与住区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项目负责人之一。

 

2、2002年—2004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城镇基本住居单元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

 

3、2002年—2004年完成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绿色建筑机理与适宜性途径研究”,项目负责人。

 

4、2005年—2006年承担浙江省重大委托项目“推动建筑节能与新材料应用”,项目负责人。

 

5、2006年—2008年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长江三角洲湿地类型基本人居生态单元适宜性模式及其评价体系研究”,主要参加人。

 

6、2004年—2006年承担杭州市政府研究项目“杭州城市形象与景观设计研究”,项目负责人。

 

7、2005年—2006年承担余姚市政府研究项目“余姚城市景观设计研究”,项目负责人。

 

8、2005年—2007年承担“四川九洲集团国际软件园”规划与设计,项目负责人。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出版专著2部,发表论文80余篇。

 

出版专著:

 

1、《绿色建筑》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9

 

2、《杭州街道景观营建导引》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发表论文:

1 我国中小城市发展与更新的思考与实践 朱怀; 王竹; 陈宗炎 建筑与文化 2010-05-26

2 长江三角洲地域绿色住居评价体系研究 王竹; 王杉; 裘晓莲 南方建筑 2008-04-15

3 本土建筑师在国际方案竞赛中失败所带来的思考——评杭州钱江新城43号地块超高层建筑国际方案竞赛 金祎; 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07-09-18

4 自定义大学 王竹; 徐岱; 程艺; 王立人; 吴星义; 郑耀; 刘旭; 金耀基; 含放; 窦潇 建筑与文化 2007-05-18

5 群落式办公建筑——杭州数源科技园设计探索 唐君; 王炳诚; 王竹 建筑与文化 2007-05-18

6 “后传统”视野下的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解析与建构——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体系之实践 王竹; 魏秦; 王玲 建筑与文化 2007-10-18

7 地区人居环境营建体系的研究与界定 魏秦; 王竹; 徐颖 华中建筑 2010-02-25

8 混合功能的聚居演进与空间适应性特征——“浙江模式”下的产住共同体解析 朱晓青; 王竹; 应四爱 经济地理 2010-06-26

9 基于要素构成的街道景观营建与导控 朱晓青; 赵淑红; 王竹 城市问题 2009-03-27

10 夏热冬冷地区民居夏季环境实测及构造分析——以湖州市为例 朱炜; 王竹; 田轶威; 魏刚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9-08-15

11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在学校发展与城市建设中的互动双赢作用 王子平; 王竹 浙江建筑 2009-09-25

12 街道柔性界面在街道整治中的应用 王子平; 王竹 山西建筑 2009-10-10

13 生态与景观视野下的杭州西溪湿地研究 王竹; 张艳来; 李勇祥 建筑学报 2009-05-15

14 建筑教育与执业 李保峰; 王鲁民; 赵辰; 王竹 城市建筑 2009-12-05

15 长三角地区湿地类型人居环境空间结构评价模式研究 贺勇; 王竹 建筑学报 2009-11-15

16 杭州政府机关办公建筑能耗分析 朱炜; 龚敏; 王竹; 陈海啸 建筑学报 2009-11-15

17 人性化建筑设计的多维解析 黄昱; 王竹 华中建筑 2006-02-25

18 杭州城市广场景观的变迁与发展思考 何丛芊; 王竹 华中建筑 2006-02-25

19 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水体护岸景观方法初探 贺勇; 王竹 建筑学报 2006-03-20

20 滨水住区“柔性界面"探讨——以京杭大运河(杭州城区段)为例 贺勇; 王竹; 徐淑宁 华中建筑 2006-03-25

21 竖向组织居住空间形态的多义解析 倪新锋; 王竹 新建筑 2006-04-10

22 大学校园人性化场所的创造——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户外空间评析 杨欢; 王竹 华中建筑 2006-06-25

23 地区建筑原型之解析 魏秦; 王竹 华中建筑 2006-06-25

24 杭州城市识别系统的诠释与实践 黄宇亮; 王竹 华中建筑 2006-08-25

25 杭州西湖风景区街道改造研究 范婕; 王竹 山西建筑 2006-07-01

26 社区公园的声景观研究 赵秀敏; 王竹; 石坚韧 新建筑 2006-08-10

27 杭州运河动态景观意象及发展探析 沈丹; 王竹 华中建筑 2006-09-25

28 建筑环境中的阴影 刘霄峰; 王竹 华中建筑 2006-10-25

29 杭州市主城区环境设施研究 范婕; 王竹 华中建筑 2006-10-25

30 西溪湿地的诗意栖居——杭州西溪湿地保护及其住居的适宜性开发 王竹; 张艳来 新建筑 2006-12-10

31 防避•适用•创造——地区建筑演进机制诠释 魏秦; 王竹; 曹永康 华中建筑 2007-01-25

32 传统与现代——江南水乡与现代城市地域特色 贺勇; 王竹; 曹永康 华中建筑 2007-01-25

33 浙江现象——公众认同的现象与实质 杨小军; 王宇虹; 余健; 王竹; 苏晓河; 董丹申; 邬晓明; 林沨; 王国钰; 李凯生; 蔡放放; 陶峻琳; 周科; 许世文; 崔光亚; 戴春 时代建筑 2007-03-18

34 走向“后传统”的地域建筑营建体系 王竹 中外建筑 2007-02-01

35 中国的“单位制社区”vs美国的TOD社区 于文波; 王竹; 孟海宁 城市规划 2007-05-09

36 研究型大学专业教育评估促进学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为例 葛盈辉; 王竹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9-15

37 探寻符合社会原则的适宜性社区空间 于文波; 孟海宁; 王竹 建筑学报 2007-11-20

38 建筑的地域文脉新解 魏秦; 王竹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1-15

39 城市色彩景观的研究与实践——山西省运城市城市色彩景观规划设计 王竹; 杨梅; 贺勇 华中建筑 2007-11-25

40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性与意义——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方案 王竹 新建筑 2007-12-10

41 基于气候环境的浙江建筑设计措施分析 王竹; 王建华; 范理杨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12-15

42 地区建筑营建体系的“基因说”诠释——黄土高原绿色窑居住区体系的建构与实践 王竹; 魏秦; 贺勇 建筑师 2008-02-20

43 “后传统”视野下的地域营建体系 王竹; 范理扬; 王玲 时代建筑 2008-03-18

44 构筑山环水绕格局 建立九洲方圆基业——四川绵阳九洲国际软件园 王竹; 王建华 华中建筑 2008-03-25

45 浙江省湖州市新农村建设的节能思考 曹洋; 王竹 浙江建筑 2008-06-25

46 浙江西部传统民居的生物气候设计 王建华; 王竹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6-15

47 论浙大湖滨教学楼的倒掉 王竹; 贺勇; 朱宇恒 新建筑 2008-06-15

48 浙大紫金港校区规划使用评析 于慧芳; 王竹 华中建筑 2008-07-25

49 分异下的建筑学教育比较与策略 朱晓青; 王竹; 应四爱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07-28

50 基于GIS技术城市虚拟场地设计的教学系统 石坚韧; 潘晓东; 王竹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07-28

51 城市设计导向下的工业园设计探究——铜陵佑宏产业基地规划设计实践 朱晓青; 王竹; 赵淑红 工业建筑 2008-11-20

52 绿色住居“地域基因"理论研究概论 刘莹; 王竹 新建筑 2003-04-10

53 城镇居民心理变迁与社会环境变迁的关系 郭牧; 王竹; 郭凌云 城市问题 2005-05-27

54 混合社区适宜模式及实现途径研究 于文波; 王竹 规划师 2005-06-25

55 建成环境评价在多方参与型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赵秀敏; 王竹; 石坚韧 江南大学学报 2005-06-30

56 城市景观敏感区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与方法探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程 赵秀敏; 王竹; 丁承朴 建筑学报 2005-07-20

57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美国发展生态旅游的经验及其对浙江的启示 李包相; 沈济黄; 王竹 规划师 2005-07-25

58 “馆驿后三号”的尴尬处境:再读对历史建筑的保护 王杉; 王竹 华中建筑 2005-12-30

59 “居住下垫面”在高层住宅中的应用 王子平; 王竹 建筑学报 2005-10-20

60 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方法 贺勇; 王竹 新建筑 2005-08-25

61 触及建筑的深层结构——基于印度建筑师柯立亚建筑作品的类型学分析 郭牧; 王竹 华中建筑 2005-12-30

62 “后温州模式”的江南小城镇底商住居探究 王竹; 朱晓青; 赵秀敏 华中建筑 2005-12-30

63 地域绿色住居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神经元网络的理论构建 裘晓莲; 王竹 华中建筑 2003-06-30

64 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黄土高原绿色窑居的地区建筑学解析与建构 王竹; 魏秦; 贺勇 建筑学报 2004-03-20

65 从原生走向可持续发展——地区建筑学解析与建构 王竹 新建筑 2004-02-20

66 绿色住居界面机理研究初探 徐淑宁; 王竹 华中建筑 2004-02-29

67 封闭与开敞——夏热冬冷地区的住宅阳台设计思考 李波; 李文驹; 王竹 华中建筑 2004-02-29

68 江浙地区中小城镇城市化模式初探 贺勇; 王竹; 朱晓青 规划师 2004-06-25

69 “之内”与“之外”——两种空间基本状态的解读 陈斌鑫; 王竹 华中建筑 2004-06-30

70 美国城市蔓延之后的规划运动及其启示 于文波; 刘晓霞; 王竹 人文地理 2004-08-30

71 “深绿色”理念与住区建设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于文波; 王竹 华中建筑 2004-10-30

72 杭州清河坊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修缮 赵秀敏; 丁承朴; 王竹 华中建筑 2004-10-30

73 高层住居适宜性空间环境浅析 黄坚; 王竹 华中建筑 2004-12-30

74 杭州湖滨街区城市环境意象与空间景观的诠释 张海燕; 王竹 华中建筑 2004-12-30

75 山水城市空间形态特色的探索——余姚市文化中心区概念性规划研究 王竹; 朱晓青; 王佶 华中建筑 2005-02-28

76 柔性下垫面塑造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贺勇; 王竹 建筑学报 2005-01-20

77 城市住居绿化菜单系统构想 王佶; 王竹 华中建筑 2005-04-30

78 关于绿色建筑评价的思考 王竹; 贺勇; 魏秦; 王玲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2-12-25

79 绿色建筑体系的导衡机制 王竹; 王玲 建筑学报 2001-05-20

80 面向21世纪的建筑学教育体系架构与人才培养实践 王竹; 董芦笛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01-30

81 防避•适用•创造——民居形态演进机制诠释 魏秦; 王竹 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07-01

82 城市景观敏感区的历史建筑保护修缮技术与方法探讨——杭州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程 赵秀敏; 王竹; 丁承朴 古建筑施工修缮与维护加固技术交流集锦 2008-05-01

 

荣誉奖励:

 

获省级优秀科技论文奖多项。

 

1、1995年获陕西省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1996年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3、1997年获陕西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

 

4、1998年获冶金工业部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5、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6、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

 

7、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8、建设部“华夏建筑科学技术一等奖”。

 

9、建设部“绿色建筑创新三等奖”。

 

10、国际建协“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第三名”(指导教师)。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从月牙楼看建筑系本科生培养特色———建筑系主任王竹访谈

浙江大学建筑系的系楼———月牙楼,北邻紫金港北山,南接启真湖,集山水之灵性,又因其外型别具一格,故而可称之为紫金港一大景观。除了系楼的外形结构独树一帜外,系楼内部的建设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风情,更令人赞叹的是这些内部的空间设计很多都是出自学生的手笔。建筑系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把所学知识融入到实践中,开展了系馆设计大赛,鼓励学生亲自参与到身边的景观设计当中。张曦书记在看了月牙楼内部的设计之后更是称赞:“这就是紫金港文化氛围很好的体现。”

走进月牙楼,大厅内部的装饰设计就有同学的参与,大厅左侧的一架钢琴不单单是一处景观,有音乐特长的学生随时可以上去弹奏一曲;右侧的一排活动展板上,贴着同学们对于学业的感受和最新的学科前沿信息,用系主任秘书顾盼的话说,“这就是浙大的三角地”,这样的软木展板一直延伸到楼内几乎所有的走廊;走廊上的路灯复古了80年代的风格,每个楼层变换一种颜色;两座楼之间的狭小空间被设计成了一个小天井,植物和座椅交错其中,成了学生们的后花园。这些点点滴滴都来自同学们的创意,而这只是建筑系本科生教育成果的一小部分。针对建筑系本科生培养的特色,我们采访了系主任王竹教授。

记者:王教授您好,为什么建筑系要投入这么多的精力让学生参与到设计实践当中?

王竹:建筑设计本身就是为改善人的居住环境而服务的。它为人们创造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除了满足一定的功能以外还要有一定的审美上的要求,因此我们在五年培养学生的过程当中就要采取不同的手段来启发同学创新思维的能力。从高中开始,理工类同学所受到的训练更多的源自数理和逻辑,而文化、社会、艺术等这方面的熏陶相对来说就很少,建筑恰恰是这两部分的交集,是将艺术和技术相结合来解决现实的问题,同时还要把材料、结构、设备整合起来,因此对学生的要求就更高。

我们现在的课程体系就是按照这个要求,把文理两方面结合起来,很多课就是培养学生创意的方法和创意的能力。除了课堂上的教学,课外的实践当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辅助手段。不论是一个环境,还是一个空间,它本身就是一个教育人的场所,比方说你在浙大的校园里面,那么这里的人文精神、学术气氛都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影响。

记者:当时举办系馆设计大赛的初衷和具体过程是怎么样的?

王竹:当时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庆祝110周年校庆,再一个目的是希望营造建筑系内部的文化氛围,我刚才也讲过“环境也是教育人的场所”,好的氛围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就举办了建筑系馆室内空间的设计比赛。以前更多的是老师做一个方案,这次活动我们希望把学生自己的灵感激发出来,因为学生本身生活在这个场所里面,“这个场所应该具有什么样的一种精神?”这一点学生是最清楚的。

具体的操作上,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再由系里的教授组成评委会,对这些方案进行评优。对于获奖的学生除了有奖金上的鼓励之外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方案转化为现实的成果,这样学生创作的热情就更高。

比如说两座楼中间的天井,原来是干巴巴的没有什么生气,我们希望把这里的空间利用起来,大家可以在里面休息、交流,同时跟景观设计结合起来,变成类似后花园的一个模式。这样我们就以“中庭景观改造”为题让学生提交设计方案。

对学生的奖励上,我们评出一、二、三等奖各一套方案,一等奖的奖金是3000元。为了将学生的想法转化为现实成果,对系馆进行景观改造,我们系共花35万资金,作为一个系,愿意拿出这么多资金来帮助学生完成他们创意和想法的,还是十分少见的。不过我们觉得自主创作的氛围对建筑系的学生来说太重要了。

记者:张曦书记来建筑系参观的时候高度评价了这些做法,他当时的看法是怎么样的?

王竹:去年校庆之后,张曦书记来这里参观,他当时在系馆里看了一个多小时,听了我们给他的介绍之后兴奋地说:“紫金港是新建的校园,要努力营造浓郁文化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让学生的想法变成现实的设计,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他不仅自己非常地欣赏,还表示要带其他同志来这里参观。

WFU———学生参与对外交流的平台WFU国际城市设计工作坊(workshop)暨大运河论坛今年三月末在浙大举办,关于WFU的展板现在还摆在月牙楼的大厅里。这是由浙江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参与的国际性论坛。以往在意大利的米兰、美国的旧金山等地举行时,不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大的学术影响,而且也能促进当地的城市保护和发展。今年论坛的举办地选在了杭州,而选题则是围绕“大运河”展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浙大选派参加WFU大运河论坛的学生很多都是本科生。

记者:这次的大运河论坛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王竹:在论坛里,全球知名大学的学生和教授在一起针对同一个问题展开多角度的探讨、研究和分析,然后大家混编在一起相互讨论,相互启发。这也是一种开拓性的活动,通过不同想法的碰撞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我也是作为教师之一参与了这次活动,同时也是这个活动的组织者,每个老师都带几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参加到这个项目里面,老师的主要工作是进行点评。

最后成果还是很丰富的,我们一共七八个组,每个组拿出自己的学术观点还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可能最后并不能完全转化为现实的设计,但对政府的市政建设规划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记者:您觉得我们浙大的学生和国外的学生相比有什么不同?

王竹:不同的方面有很多,首先学生的性质就不太一样,外国的学生来这里参加交流的大部分都是研究生,有些甚至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的,这样他们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就比较强。作为研究生或者博士生,他所读的书比我们的学生更系统一些,我们参加活动的大部分是本科生。还有一个语言上的问题,我们之间的交流是用英语进行的,对于美国的学生来说,英语是他们的母语,当讨论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用英语完全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语言上就有了相对的弱势。

记者:除了WFU,还有建筑系还有哪些国际交流项目?

王竹:其他的项目包括把老师请进来,做学术报告的讲座,美国、澳大利亚、德国、英国都有。

我们在课外经常鼓励我们的同学参加国际国内、省内省外的建筑竞赛,例如国际建协每三年会举办一次UIA竞赛,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可以参加,当然可能以高年级的同学为主,低年级的学生还处在打基础的阶段。

新的理想:打造紫金港中轴线文化“紫金港中轴线文化”———这是王教授在采访中提到的一个全新的词汇,它北起食堂,经过月牙楼,最终延伸至启真湖,既要打造一个紫金港中心线上的品牌景观,也要突出学校的文化氛围。

记者:打造“紫金港中轴线”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王竹:“紫金港中轴文化”一方面反映我们系的教学和研究的成果,另一方面我们全校的师生都可以共享这些资源,包括我们楼下放的一架钢琴,它既是一个景观也可以供所有人弹奏的乐器,任何人只要有兴趣都可以使用,这些都是氛围的熏陶。

去年暑假新生报到的时候正值九月份———杭州最热的时候,我们买了100把扇子,用钩子挂在大厅里,这样学生和家长可以随手摘下来,扇完之后放回去还可以循环利用,除了方便学生和家长之外它本身也是一个景观,几百把扇子挂在大厅里,风一吹就像飘在空中的风铃。这些东西都是文化和精神的体现,它们不仅仅和建筑有关,也体现浙大的一种人文关怀。

此外还有我们还计划在大厅内设一个建筑书屋,和外面的书店联合起来低价提供建筑类的书籍,对学生来说也是件好事,让他能花很少的钱买到需要的书。即使不买书也可以把它当作一个阅览室用,里面免费提供咖啡饮料,给大家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记者:紫金港中轴线是一条线上的构想,可能你刚才讲得更多的是月牙楼这个点,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构想,从月牙楼向两边延伸?

王竹:这条线是从食堂到建筑系馆再到启真湖。从食堂过来到月牙楼这条路上你可以看到很多标语、海报,这可以说已经成了一种文化,学校很多讲座、学生活动都会在这里宣传,我们想通过月牙楼让这种文化达到一个高潮,一个空间节点。然后再往外就是启真湖,它跟水和生态结合起来,这些景观本身就有它的文化意识,这里我们更强调景观和文化的融合。

国家级特色专业是怎样炼成的去年年末,学校根据办学特色和专业竞争优势推荐建筑系成为全国特色专业。经有关方面批准后,建筑系成为了浙江大学五个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之一。

记者:为什么学校会选择推荐建筑系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王竹:建筑系有特点,比较活跃,之前就是33个校级特色专业之一。另外建筑系本身生源比较好,本科招生的分数线几年来都处在全校前列,可能就比竺可桢学院和计算机类的这些专业低。

记者:说到招生,可能有一部分同学刚进入系里学习的时候没有美术基础,针对这方面的情况,系里面有没有什么措施?

王竹:其实是这里面有个误区,并不是美术基础好的就一定能学好建筑,美术基础是一个逐渐的积累的过程,它是美学感受的积累,也是基本素养的积累。因为我们不是美术学院,我们的专业更多的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美术没有学过的并不一定学不好建筑,进来之后再进行这方面的培养也可以达到很高的水准。

记者:跟全国其他的著名的建筑系,比如清华、同济、东南这些学校的建筑系比,浙大有什么优势,又有什么需要学习的地方?

王竹:优势就是整个建筑系充满生气,老师比较年轻也比较活跃,比如 “紫金港中轴线文化”这样全新的概念的提出,都是整个系思想活跃的体现。还有杭州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学校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最后再加上大家都共同努力让建筑系在最近这些年来有了比较快的发展。

要学习的东西是方方面面的,他们的课程建设的体系、对外交流的方式方法等等。同时我们也经常跟他们联合做一些项目,比如今年的毕业设计就是我们和其他六所国内知名高校的建筑系联合做的,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中央美院和重庆大学围绕大家共同关心的建筑议题进行合作,这次的议题是上海世博园、江南造船厂的改造,在这个过程当中各个学校的学生之间有了一个很好的交流。

从校级特色专业到国家级特色专业,这是建筑系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个过程当中除了学校、老师、学生等各个方面的努力之外,一点可以肯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积极参与交流与实践,这是他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方法。在今后的学生培养中,他们也必将沿着这条道路迈向更高的台阶。国家级特色专业不是最终目标,而是一个更高的起点。

 

来源:《浙江大学报》2002年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