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鲍家声——著名建筑学专家鲍家声——南京大学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6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鲍家声——著名建筑学专家鲍家声——南京大学教授 

专家信息:

鲍家声,男,1937年7月出生,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现任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54年9月至1959年8月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学本科。

1958年9月至1959年8月南京工学院,预备教师。

1959年9月至1978年12月南京工学院,教研组秘书、助教。

1978年12月至1985年4月南京工学院,教研组秘书、主任、讲师。

1980年11月至1981年1月香港巴马丹拿建筑设计公司(作为国内设计专家组成员参加南京金陵饭店设计)。

1981年12月至1982年12月美国MIT建筑系,访问学者。

1985年5月至1988年10月南京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副教授 教授。

1988年10月至1992年东南大学,建筑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0年东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1992年7月至2000年10月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展中心主任,教授。

2000年10月至2006年11月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6年8月南京大学资深学科带头人。

2006年11月至今南京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研究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研究》。

培养研究生情况:

培养博士生近30名,硕士研究生近40名;国外博士研究生10余名。

社会任职:

国内:

1. 1978年10月至2002年12月中国建筑学报,编委。

2. 1987年6月至1992年6月中国城市住宅研究会,理事。

3. 1987年12月至1991年12月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人居环境学术委员会,委员。

4. 1989年至1998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5. 1990年5月至今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6. 1990年10月至1992年10月中国医疗卫生建筑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

7. 1992年9月至今中国建筑学会教育与职业实践工作委员会,委员。

8. 1992年4月至今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理事。

9. 1993年4月至今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馆建筑与设备专业委员会,委员。

10. 1994年至199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评审组,成员。

11. 1998年5月至2000年10月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外:

1. 1985年6月至1994年6月英国(Open House)杂志,编委。

2. 1996年美国评估视察专家组,观察员。

3. 1998年香港中文大学评估视察专家组,成员。

4. 2002年9月至今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 建筑教育研究的开拓。

2. 支撑体住宅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开拓。

3. 高效空间住宅的开创性研究。

4. 开放建筑设计理论的开拓。

5. 图书馆建筑设计研究。

6. 建筑设计理论基础研究与开拓。

7. 小康住宅示范工程的研究与实践。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课题:住宅与生态技术集成化研究。

2. 江苏省建设厅:新型木结构建筑示范工程。

3. 横向项目:深圳市职业技术学校图书馆,1995。

4. 横向项目:西安大明宫小康居住区设计,1996。

5. 横向项目:三门峡市体育馆,1996-1997。

6. 横向项目:南京东晟花园住区设计,1998。

7. 横向项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活动中心,1998。

8. 横向项目:坦桑尼亚摩洛哥罗医疗护理中心,1999。

9. 横向项目:扬州新能源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2001。

10.横向项目:南京江宁秣陵社区农民之家,2009 -2010。

科研成果:

1. 西安大明宫花园小区,建设部小康住宅示范工程优秀规划设计方案优秀,1985。

2. 城市住宅设计研究,城乡建设部住宅局荣誉证书 ,1986。

3.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中建总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8。

4. 无锡市支撑体住宅试验工程,建设部城市住宅设计创作奖,1989。

5. 江苏盐城新四军建军纪念馆,江苏省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1989。

6.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990。

7. 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证书, 1991。

8. 支撑体住宅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科技成果证书——东南大学,1992。

9. 支撑体住宅研究,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1993。

10. 高效空间住宅研究,江苏省建设委员会科技成果鉴定书 国内优先,国际好评,1995。

11. 支撑体住宅研究,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SP)中国专家分部“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1996。

12. “无锡支撑体住宅试点”工程,意大利“尼古里亚”国际荣誉奖,1998。

13. 城镇建筑环境规划设理论与方法,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9。

14. 高效空间住宅,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科技成果证书, 1999。

15. 南京月牙湖小区C型住宅设计,全国“百龙杯新户型时代”综合金奖,1999。

著作奖励:

1. 《图书馆建筑》一书,中国图书馆学会优秀著作奖,1989。

2. 《中小型公共图书馆设计图集》一书,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省级优秀科技成果,1989。

3. 《支撑体住宅》一书,优秀科技奖二等奖,1989。

发明专利:

1.一种复合空心板房屋及其建造方法 鲍家声; 鲍莉; 王静; 邬再荣; 龚蓉芬; 陆步云; 杨会峰 【中国专利】南京大学 2009-06-17

2.一种多功能复合空心板及其作为建筑材料的用途 鲍家声; 付保华; 陆步云; 罗真付; 周定国; 徐咏兰; 鲍莉; 王静【中国专利】南京大学 2009-07-08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9部。

出版专著:

1《城市的形成》鲍家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俄译中文 1978

2《公共建筑设计基础》鲍家声 南京工学院出版社 1986

3《图书馆建筑》姚宇澄 倪波 鲍家声 中国文献出版社 1986

4《支撑体住宅》鲍家声 江苏科技出版社 1988

5《现代国书馆建筑设计》朱塞鸿 鲍家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6《建筑设计指导丛书——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鲍家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7《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建筑学名山名寺卷》鲍家声 萧红颜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

8《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朱塞鸿 鲍家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9《现代建筑设计系列手册——图书馆建筑设计手册》鲍家声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发表英文论文:

1. New Philosophy and New Method in The Process of Mass Housing——Introductory Theory and Method on The Support of The SAR

2. Some Thoughts on The Application of SAR in China

3. “SAR” in China——Problems of Present Chinese Housing and A New Way of Mass Housing in China

4. Mass Housing In China Today

5. Support Housing in Wuxi China

6. Proceedings of Iys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ousing Planning and Design

7. Modern Housing with Local Character——The Wuxi Experiment

8. Reform of Housing System and Design of Housing

9. Open Housing In China(paper for the OBT2000)

10. Ecological Design Of A residential District In Yangzhou, P.R.China

发表中文论文:

1 建筑体系构想与实践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期刊】新建筑 2010-04-01

2 低碳经济时代的建筑之道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期刊】建筑学报 2010-07-20

3 建筑创作的回归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期刊】建筑学报 2009-06-20

4 观演建筑设计中的思考与体验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 【期刊】城市建筑 2006-02-20

5 关于建筑设计教学改革的设想及实施意见——1984年东南大学建筑设计教学改革建议书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 【期刊】新建筑 2006-06-10

6 光纤采光照明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 刘柯;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研究生 【期刊】南方建筑 2006-09-30

7 温哥华住宅:自然人性化的绿色概念 朱午潮;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 【期刊】生态经济 2007-09-15

8 篇首语 鲍家声 【期刊】新建筑 2007-12-10

9 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层次人才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学院 南京 【期刊】新建筑 2007-12-10

10 祝贺《新建筑》创刊20周年 鲍家声 全国建筑学专业评估委员会 副主任、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 【期刊】新建筑 2004-02-20

11 可贵的精神、可贵的探索——2003年“城市院落住宅”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点评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 【期刊】新建筑 2004-02-20

12 论概念规划到近期建设规划的文化特征 叶强;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期刊】中外建筑 2004-02-20

13 论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发展模式优化——长沙城市空间演变剖析 叶强;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湖南大学建筑系中国湖南长沙; 中国江苏南京 【期刊】经济地理 2004-07-26

14 尊重自然 尊重历史 尊重文化——一位池州籍城建专家的进言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期刊】安徽决策咨询 2004-08-25

15 图书馆建筑研究与实践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 【期刊】建筑学报 2004-12-20

16 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与设计原则 叶强;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博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期刊】南方建筑 2004-08-15

17 探索与实践——我的建筑道路 鲍家声 建学建筑与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期刊】城市环境设计 2004-06-15

18 城市居住区公共绿地开放空间设计研究 史飞;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硕士研究生 【期刊】华中建筑 2005-02-28

19 建筑教育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第三届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工作意见 鲍家声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 【期刊】建筑学报 1999-01-20

20 建筑学报编委会对珠海市规划建设的座谈发言(按发言顺序) 严星华; 莫伯治; 张祖刚; 林兆璋; 张锦秋; 聂兰生; 郑国英; 鲍家声; 栗德祥; 马国馨; 顾孟潮 广播电视总局建筑设计院; 莫伯治建筑师事务所; 中国建筑学会; 广州市规划局;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期刊】建筑学报 1999-10-20

21 澳门建筑文化的独特性 鲍家声 【期刊】建筑学报 1999-12-20

22 从环境中来,到环境中去——中国烟草职工黄山疗养院综合楼设计 范炜; 鲍家声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与发展中心 【期刊】新建筑 1999-12-10

23 图书馆建筑发展趋向与设计对策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南京 【期刊】新建筑 2002-12-10

24 “模块式”图书馆设计 鲍家声; 葛昕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期刊】南方建筑 2002-12-30

25 现代图书馆建筑开放设计观──图书馆新的建筑设计模式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南方建筑 1999-09-30

26 适应市场的开放住宅──商品住宅特点及其设计理念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住宅科技 1999-06-15

27 “模块式”图书馆设计初探 鲍家声; 葛昕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0-09-20

28 新要求,新导向,新希望──’99全国高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暨第二届系主任会议综述 鲍家声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期刊】建筑学报 2000-02-20

29 合理、开放、高效、超前——南京月牙湖小区获奖套型设计兼谈住宅套型设计 鲍家声; 章政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中心; 南京市栖霞建设集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期刊】建筑学报 2000-08-20

30 建筑教育发展与改革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新建筑 2000-02-10

31 第三届全国高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华人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纪要 鲍家声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期刊】建筑学报 2001-02-20

32 新征途•新挑战•新探索──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成立 鲍家声 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 【期刊】新建筑 2001-08-10

33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5-10-20

34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图书馆建筑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江苏图书馆学报 1995-10-30

35 从支撑体住宅到开放建筑 鲍家声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期刊】世界建筑导报 1995-05-15

36 美国现代建筑的新特点 鲍家声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期刊】世界建筑 1984-10-22

37 从粗放型走向集约型的规划设计──“上海市复兴城”高强度高容量开发中规划设计对策 鲍家声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期刊】城市规划汇刊 1997-10-15

38 更新观念 扩大视野 着眼未来 精雕细刻——2000后城乡小康住宅示范工程规划设计思考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期刊】中国房地产 1997-02-15

39 金色的项链 绿色的翠坠──厦门“丽心梦幻乐园”规划设计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7-10-20

40 可持续发展与建筑的未来──走进建筑思维的一个新区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7-10-20

41 中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南方建筑 1997-03-30

42 建筑学报编委对合肥市规划建设的座谈发言(按发言顺序) 严星华; 莫伯治; 张祖刚; 张锦秋; 戴复东; 聂兰生; 鲍家声; 郑国英; 冯肃元; 栗德祥; 顾孟潮 中京建筑事务所; 莫伯治建筑师事务所;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 沈阳大象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期刊】建筑学报 1998-08-20

43 一个空间细胞再生效益及其启迪──我的高效空间工作室设计 鲍家声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期刊】建筑学报 1998-09-20

44 小康住宅示范工程规划设计思考 鲍家声 【期刊】城市开发 1998-05-17

45 图书馆建筑调查与设计探讨 鲍家声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72届工农兵学员图书馆设计小组 【期刊】建筑学报 1976-03-01

46 探索新的居住空间环境——高效空间住宅引介 鲍家声; 韩冬青 东南大学建筑系; 东南大学建筑系 教授; 博士研究生 【期刊】室内设计与装修 1992-02-10

47 建筑学科面临的挑战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3-03-02

48 《建筑学报》编委对“顺城街”规划建筑等的座谈发言 严星华; 赵冬日; 洪碧荣; 张祖刚; 张锦秋; 马国馨; 栗德祥; 鲍家声; 郑国英; 胡璘; 陈鲛; 聂兰生; 顾孟潮 北京市中京建筑事务所;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海市民用建筑设计院; 中国建筑学会;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院; 清华大学建筑系; 东南大学开放建筑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 铁道部建厂工程局; 天津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3-08-29

49 高层建筑若干问题 刘先觉; 鲍家声; 蔡冠丽 【期刊】南京工学院学报 1978-06-30

50 城市的发展与新型建筑的探索 鲍家声 【期刊】南京工学院学报 1979-12-31

51 试谈现代化图书馆设计的若干问题 鲍家声 南京工学院 【期刊】江苏图书馆工作 1980-03-01

52 南京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建筑设计方案竞赛评选揭晓 鲍家声 【期刊】建筑学报 1981-08-29

53 县级图书馆规模调查与探讨 鲍家声 南京工学院 【期刊】江苏图书馆工作 1981-03-02

54 人民住宅人民建——关于支撑体住宅建设的设想 鲍家声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副教授 【期刊】新建筑 1984-09-30

55 支撑体住宅规划与设计 鲍家声 【期刊】建筑学报 1985-03-02

56 支撑体住宅规划与设计(续) 鲍家声 【期刊】建筑学报 1985-04-01

57 建筑创作交流发言摘 齐康; 罗小未; 张耀曾; 聂兰生; 鲍家声; 窦以德; 林京; 丁先昕; 向欣然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同济大学建筑系; 上海工业建筑设计院; 天津大学建筑系; 城乡建设部设计局; 银川市规划建筑设计院; 武汉城建学院; 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 教授; 副总建筑师; 总建筑师 【期刊】建筑学报 1985-07-30

58 建筑创作短论一组 王炜钰 ; 李大夏 ; 胡绍学 ; 鲍家声 ; 宋泽方 【期刊】建筑学报 1987-07-30

59 建筑教育思想与建筑教学改革——建立有南工特色的建筑教育体系 鲍家声 【期刊】建筑学报 1987-08-29

60 城镇住宅建设新模式 鲍家声 【期刊】世界建筑 1987-06-30

61 大量性住宅建设的目的和手段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0-03-02

62 1990年《建筑学报》编委座谈会 赵冬日; 周卜颐; 严星华; 陈蚊; 胡璘; 戴复东; 聂兰生; 鲍家声; 马国馨; 栗德样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北京市中京建筑事务所; 铁道部建厂局科研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系;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0-10-28

63 新四军纪念馆设计简介 鲍家声; 武向兵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东南大学学报 1990-10-28

64 亚运会建筑工程座谈会 唐璞; 徐尚志; 蔡德道; 黄元浦; 邬天柱; 曾绍奎; 戴复东; 唐葆亨; 蔡镇钰; 鲍家声; 袁培煌; 宣祥鎏; 胡德君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院; 广州市设计院;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院; 河北省建设委员会; 甘肃省建筑设计院; 同济大学建筑学院; 浙江省建筑设计院; 华东建筑设计院; 东南大学建筑系; 中南建筑设计院; 首都规划建设委员会; 天津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1-03-02

65 高效空间住宅设计效益谈 鲍家声 东南大学建筑系 【期刊】建筑学报 1992-11-26

荣誉奖励:

1.2007年获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

2.2004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

3.享受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

媒体报道:

半个世纪的建筑情

——记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鲍家声教授

 

鲍家声 1935年7月生,安徽池州市人。建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所长。目前已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有《现代图书馆建筑设计》、《支撑体住宅》、《城市的形象》等六部专业论著。曾担任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获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首届建筑教育奖、建设部城市住宅设计创作奖等。

 

东大推行教改,南大建立学科——50年建筑教学生涯

 

“我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今年正好是我从事教学工作的第50个年头”,鲍家声对笔者说。他读高中时,家乡的一座大桥被日本人炸毁,当时国家派了几位工程师将大桥修好。从那时起,鲍家声开始崇拜并且向往工程师这一职业,加上国家正在轰轰烈烈地搞第一个五年计划,自己的愿望结合国家的需要,1954年,鲍家声如愿考上了南京工学院建筑学系,大学毕业时留校任教。

从1959年到2009年,鲍家声50年的教学生涯分为两段:前40年在南京工学院(后改为东南大学)任教,后10年在南京大学任教,他分别担任过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两所高校建筑系的“掌门人”。

在南京工学院担任系主任阶段,鲍家声按照在国外学到的教学思路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教学改革。当时国内建筑系的教学思路普遍轻视理论教学和研究,认为建筑是一门艺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鲍家声极力扭转了这一局面:他编著《公共建筑设计基础》,在国内最早开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课;他发起全国建筑教学思想研讨会,清华、天大、同济等知名高校都来参加,为教学改革做舆论准备;他冲破传统的学院式教学模式,将封闭教学改为开放式教学、将统一教学改为因材施教……鲍家声力主的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先后获得了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教育部优秀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还被学校评为优秀系主任。直到现在,他主持建筑系时学科发展兴盛的局面仍为大家津津乐道。

2000年,鲍家声带领东南大学建筑系的一批青年教师来到南京大学,创建了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南京大学是文理综合性大学,工科相对较弱。由于工科的发展规律和文理科不同,因此鲍家声来南大之前,非常担心作为传统工科的建筑学能否在南大这块土壤上生根发芽。他向校长提出,希望按照哈佛大学等国外名校的模式来办建筑学:不招收本科生,只培养研究生和博士,走高层次培养的道路。时任南大校长的蒋树声认可并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你们就按国外的模式来办,也不错。”时任南大副校长洪银兴的话给鲍家声吃了一颗定心丸,但也使他更感到责任重大。此后,他带领团队一手创办了南京大学建筑研究所,并在短短五六年之内建立了二级学科博士点和一级学科硕士点,并通过了研究生教学评估。如今研究所已发展成为建筑学院,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改革需要勇气和魄力。在鲍家声的倡导下,建筑研究所在南大第一个建立聘任国外兼职教授的制度,这一制度现在已被学校认可与推广。鲍家声认为,聘请国外兼职教授“物超所值”,既能减轻学校经费负担,又能与国外接轨,引进国外科研前沿成果,促进学科发展。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50年建筑科研和生产实践

 

建筑学是一门名副其实的工科,与基础性学科不同,设计出好的房子,做出好的工程是建筑教学和科研的落脚点。鲍家声不仅是忠实的建筑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建筑理论探索者,更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大师。

“建筑师应该时刻关注社会最需要的东西,做对整个社会有益的事情。”从80年代初“支撑体住宅理论”,到80年代末“高效空间住宅理论”,再到90年代“建筑可持续发展理论”,鲍家声始终站在建筑界的前沿,针对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重点问题寻找建筑学解决办法。

1981年,鲍家声被学校派往MIT(麻省理工学院)担任1年的访问学者。那时,他接触到了当时MIT建筑学系主任约翰•哈布瑞肯教授及其SAR体系理论,即open house,让住户参与设计住房,建造开放型住宅。这一观点深深地影响了鲍家声,成为他学术研究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鲍家声回国后,中国正在进行住房制度改革,由原来的福利分房变为商品房。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住宅结构的改革势在必行。鲍家声利用在国外学到的open house理论,开始对支撑体住宅进行研究,以期住宅能够像任何商品一样,变得多样化,让住户自己动手DIY房屋。

在无锡一个不到一公顷的“试验田”中,鲍家声建筑了8幢试验房,设计完成了支撑体住宅试验。他应用SAR住宅设计理论,将住宅分为支撑体与可分体两部分。首先,设计、建造支撑体——“壳”,然后,住户在选定的支撑体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设计可分体、安装可分体,最后建成适用、完善的住宅。

 

工程完成后,国内外众多报刊都就支撑体住宅采访鲍家声,该工程被誉为中国的New Bao House,即“鲍式房子”,还荣获我国首届住宅设计创作奖和联合国人居中心荣誉奖,并很快应用在国内的住宅设计中,如大开间住宅、菜单式住宅、灵活住宅等。“您开创的支撑体住宅影响了一代人”,许多建筑界同行都这样对他说。

如何充分利用空间,在小空间做出大文章,是鲍家声下一步思考的问题。他于80年代末提出“高效空间住宅”理论。当时新建房的最低标准是一户36平方米,即一房一厨一卫,仅供两口之家居住,年轻夫妇生了小孩就难居住了。鲍家声在国家政策范围内,适当地增加层高(30-50cm),该高的高,可低的低,多层次利用室内空间。如将上部空间用于睡眠空间及储藏空间,这样一来,使36平方米的一套住房成为功能齐全合理、四口之家住得下和住的久的经济高效住所。1990年,这一理论在南京付诸实践,随后在苏州、天津、郑州、南昌等地也都得到应用,房屋的使用面积提高了40%~50%。日本东京大学10人学者团还专程前来考察。如今国内房地产商提出的跃层住宅、复式建筑等住宅设计理念就来源于鲍家声80年代末的“高效空间住宅理论”。

针对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90年代初,鲍家声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理论”。他告诉笔者,全球能耗的50%产生于建筑行业。1995年,鲍家声为研究生开设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与建筑研究”这门课程,这在全国高校尚属首例。

“5•12”汶川大地震后,为灾民解决燃眉之急,鲍家声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又研制出了一种“木构环保房”。“小木屋”采用速长再生的杨木和农作物废弃物秸秆为材料,质量轻,易组装,造价低,一经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日,鲍家声的“小木房”作为节约型建筑试点房,即将在南京江宁开工。江苏省教育厅决定以此试点房来迎接今年十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节约型建筑会议。

除了提出三大建筑理论外,鲍家声对图书馆建筑也颇有研究,可称得上是我国的“图书馆专家”。他共出版了4本图书馆设计专著,亲自设计了40多个图书馆。从70年代“开放式图书馆”,到80年代“模块式图书馆”,再到90年代“数字化图书馆”,鲍家声对图书馆设计的研究心得也不断推陈出新。

90年代初,深圳市图书馆建筑设计方案面向国际招标,一位日本著名设计师的方案中标。然而,方案中的图书馆采用封闭式,密不透风且空间太高,不适合中国国情。“您是图书馆专家,希望能帮我们想想办法”,当时深圳的文化局长出面邀请鲍家声来“救活”图书馆。鲍家声在深圳一住就是两个星期,在保持外型不变的基础上,他提出了修改方案:增加自然通风和充分利用空间。修改方案得到了图书馆和文化局的认同,并被传真给那位日本知名建筑师,最后也得到了日方的认可。为国际知名建筑大师改方案,鲍家声在图书馆设计领域的权威性再次得到认可。

他的著作《图书馆建筑》获中国图书馆协会“优秀著作奖”;他的支撑体住宅研究获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他的高效空间住宅研究获国际经济评价中心组织的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评审委员会授予“华人重大科技成果”的证书……鲍家声在建筑界硕果累累。

 

既要教书,又要教人——50年踏实严谨的育人之路

 

刚工作那段时间,鲍家声既是专业课老师,又是辅导员,身兼数职。“既要教书,又要教人”。早年有一次,一位大三建筑系男生的年级综合设计被评定为不及格,学生找来他的办公室,二话没说,就往他面前一跪,拿出刀片要割腕自杀。鲍家声情急之下,一步上前擒住他的右手,夺下刀片。了解详情后,鲍家声耐心地开导他:人生有很多挫折,不能走极端,一个大男生更应该有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学生的心情稍微平复之后,鲍家声和他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鲍家声对学生说,年级综合设计不及格的现实无法改变,但可以利用暑假时间把设计题目重新做一遍,开学后请导师重新评判一次。在鲍家声的开导下,这位男生发奋图强,顺利通过了年级综合设计和毕业设计的评审。

鲍家声坚信,教师不只要教书,更要育人。如今虽然已是70岁多的高龄,但是鲍家声仍非常关注学生工作。他有时和学生一起活动,如星期天的时候和学生一起去珍珠泉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

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困难,尤其是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强,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非常困难。鲍家声回忆到,有一次,建筑教育的评估专家要来建筑学院做检查评估,他要求学生们做一些打扫工作,希望可以干干净净地迎接检查。可是如今的学生懒散惯了,都不愿意动手打扫。鲍家声坚持找到辅导员,让辅导员到学生中去做工作,让学生自己动手迎接检查。

大学生逃课也是顽疾,认真的鲍家声可不允许自己的学生逃课。他有一份签到表,每次上课之前都要点名。有一次,上第一节课时学生都来齐了,可是点名之后,第二节课就有学生走了。鲍家声发现这一情况后,当场就把该学生喊住,并且批评了他。可是第二次又出现了这种情况,按照课前的约法三章,鲍家声最后取消了他的选修课资格。

在一些人看来,鲍家声的做法过于执着和追求完美,然而,正是凭着这样一股较真劲儿,他才攀登了学术上的一座座高峰;也正是凭着这一股较真劲儿,他才能真正做到对自己的学生负责,教会学生做事和做人。鲍家声认为,马马虎虎、得过且过和兢兢业业、执着追求教出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也许当时学生们会不理解,认为老师“认死理”,甚至恨老师为什么不“与人方便”,但是多年以后,这些学生却非常感激鲍家声当年的“较真”。

由于鲍家声的突出表现,他被授予南京大学2007年度“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这在他所获得的众多奖项中,也许并不是重量级的。然而,50年风雨历程,在教学第一线鲍家声始终和学生“心连心”,教书、育人、科研、生产实践……作为一名高校老共产党员,“南京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是鲍家声最看重的称号,也是对他半个世纪建筑情所做的完美注脚!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2010年05月15日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