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高级搜索 人才直达
招聘推广
招聘推广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养地的主要途径是农业物质循环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4-05-23
 
 
详细说明


养地的主要途径是农业物质循环

2024.05.24

种地是第一产业,利润偏低,所以养地要讲究成本。以耕作层 0.45 米计,每亩地有机质含量增加 0.2%,要投入有机质 0.72 吨,折算回市售有机肥约 2.5吨,市价 2000 元,这样的投入显然是不可行的。

换个思路:把当茬地面的秸秆全部就地还田,每亩需秸秆(以含水率 40%计)约 2 吨,折算有机质 0.72 吨。合理处理这些秸秆总费用,包括机械、人工、发酵剂等合计约 800 元,费用仅为市售有机肥的 40%。

再换个思路:农业大户在田边搭建堆肥棚,把田里秸秆收集破碎再混入鲜粪,应用无臭免翻堆堆肥技术发酵,十几天后便可施用。这种粗制有机肥生产成本仅为市售有机肥的 50%左右,而肥效更高。

因地制宜,就近取材,经济有效,是农场土法造肥的原则。假如你农场附近有养殖场,那你有福了:建沼液分解池制造沼液肥下田。每吨沼液肥的生产成本大约 3 元,一茬蔬菜(以 100 天计)灌 10 次,每亩每次平均 10 吨,共使用 100吨,成本 300 元。这样可免施有机肥,化肥用量可减半,而土壤有机质补充的问题解决了,蔬菜也成了上等品。

有些大果园或集市经常有烂果废果果皮,这些可收集起来,以“红糖:烂果:清水”=(1:2:7)的比例混合密封在大塑料桶或水泥池,20 多天后液体就是酵素了,可进入滴灌系统,废渣可以当高营养有机肥埋到果树下。

如此等等,有各种办法把农牧业有机废弃物低成本循环到农田里。这就是日本和台湾地区“农匠”们的日常作业。

在农业物质循环中切记,关键技术是“碳转化”,即把对土壤和农作物有害的碳形态转化为无害化有肥效的碳形态,才能持续循环,否则就可能变成有机污染而为害一方。以下是循环和转化示意图:

我们老祖宗创造了举世闻名的中华农业文明,其中的瑰宝就是养地传统,不幸中断了半个世纪。新一代职 业农民有责任把它接续起来并加以科学提升,创造现代中华农业文明的新辉煌!

 
更多..同类信息

[ 现代农业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