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黄大可——葛洲坝水力发电厂励磁一级专家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22-12-15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打造中国励磁的全新高度》

——著名发电励磁领军人物黄大可


现代科技发展离不开各个科技领域潜心钻研、默默奉献的科技工作者。有一位在发电控制领域科研创新、攻坚克难、硕果累累到退休的老者,他就是我国著名发电励磁领域领军人物、励磁专家——黄大可。 

创新创造 引领超越

创新无止境,创造无极限。人生有目标,专业有高度。这就是黄大可励磁人生的写照,一个历尽艰辛,不畏险阻,坚持创新创造,勇於挑战权威、挑战传统、挑战洋货的中国工人,现代励磁技术高峰的攀登者。在他的身后留下的是一串孤独地探索前行的脚印,以及中国励磁落后的印记,他所开创的是中国发电励磁技术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全新篇章。

       十多年前黄大可作为独立项目负责人提出并完成的 “无源零开断自动灭磁技术”方案和发明专利,首创了大中型水轮发电机组事故保护的全新应用,引领了强磁场电子换流技术的先河,符合发电技术电力电子化、智能化的发展要求,是对传统强开关灭磁方式的颠覆性创新。实现了主动换流、无弧建压和理想灭磁的中国高度,创造性的解决了大型水电机组事故灭磁的世界级难题,首台“无源零开断自动灭磁”装置在葛洲坝电厂安全稳定运行超过十年。 其在“励磁整流器及散热方式研究”科研项目中,他提出的“新型自冷热管散热”科研方案,有效地解决了自冷散热的瓶颈问题,实现很高的性价比和绿色应用前景,也获得多项专利,并在葛洲坝电厂发电机组全面应用实施,达到了国内大功率整流器自冷热管散热应用的领先水平。 近年来黄大可主持开展的“整流柜掉相监视器智能化和产品化研究”、“励磁控制系统静态、动态参数辨识与优化整定研究”、“新型叠加强励专利技术研究” 等科研创新项目均取得显著成效,并作为第一发明人和完成人,取得了多项专业技术成果和发明专利,提出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发表了多篇科技论文,全面掌握和拥有关键核心技术,有力提升了中国发电励磁技术的整体能力和应用水平,由被动应用到自主创新,由跟随模仿到创新超越。

厚积薄发 匠心独运

发电励磁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电力技术,大型发电机是这一技术整体呈现和运用效果的最终汇聚点,也是技术问题的多发点,直接关系到发电安全和主机设备的安全,以及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虽然励磁设备的整体较早年有所提高,但仍存在着深层技术问题和性能短板,黄大可紧紧抓住问题难点,立足于工程实践,集几十年现场工作经验和创新意识,十年来再完成了众多独创性创新成果。

专业技术成果获奖情况:无源零开断自动灭磁技术研究》荣获第四届国际专利博览会 金奖特别金奖;《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关键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荣获2012年度电力安全生产科技成果 三等奖(国家电监委、国家安监总局);《现代励磁系统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荣获2012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 三等奖(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自冷热管整流器和散热方式的研究与应用》荣获2013年度水力发电科学技术 三等奖(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现代励磁系统关键技术创新成果》荣获2012年湖北省第三届职工技术创新成果 一等奖(湖北省总工会、科技厅);《大型水电机组第三代励磁系统的展望》2012年度全国电力改革创新成果 一等奖(国家发改委主管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可控硅励磁谐波对发电机运行危害研究》荣获2011年第三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 一等奖;《自冷热管整流器及散热方式研究应用》荣获2009年首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 二等奖(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新型干式励磁变压器(LCSC10-160/6)》通过了新产品定型检验,2014年国家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试验合格(14N0003-S);《新型叠加强励技术在发电机励磁系统的改造应用》荣获2014年第六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 一等奖(中国能源化学工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无源零开断自动灭磁技术》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 技术发明 三等奖; 退休之年荣获2016年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奖 。

原创发明 理论建树

除了上述获奖科研成果和荣誉,黄大可还取得12项重大发明和学术论文、技术标准。发明专利:无源零开断的自动灭磁装置及方法;一种发电机事故强行励磁电路;仿真状态量最优控制电力系统稳定器;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频响检测和参数优化分析方法及系统;实用新型专利:线性与非线性复合式阻容吸收器;集中无源选控过电压保护装置;一种自然冷却和辅助风冷转换的换热装置;一种发电机事故强行励磁电路;一种多电源独立叠加新型励磁装置等。

专业技术论文、标准有:《安全快速无限制的柔性灭磁技术》,水力发电,2010年第3期;《新型自冷热管散热励磁整流器的研制应用》,电力电子技术,2010年第3期;《新型自冷热管散热励磁整流器的研制应用》,水电厂自动化,2011年第3期;《大型水轮发电机内部三相短路故障及事故灭磁功效评估》,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1年11月;《事故发电机实施快速灭磁的作用与评价指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1年11月;《大型水电机组第三代励磁系统展望》,水电厂自动化,2012年2月;《5.21系统振荡及新型电力系统稳定器的研发应用》,水电厂自动化,2013年1月;《LYX 4F励磁事故全过程分析》,第三届全国水电厂机电设备改造新技术会议,2013年4月;《大型发电机励磁系统新技术研究》,东方电机,2013年10月;《第三代励磁系统的展望》,发电机励磁系统学术年会,2013年10月;《事故发电机实施快速灭磁的作用与评价指标》,水电厂自动化,2014年8月;《励磁变压器传统配置的误区及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发电机励磁系统学术年会,2014年9月;《关于大型发电机组事故灭磁的有效防护问题》、《基于风险矩阵的发电安全风险预控机制建设》二篇2015年水电学会自动化年会论文集 (2015-6 南京);《自并励系统整流变压器创新设计方法研究》2016年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功率整流装置热管自冷散热的设计与应用》2019IEEE国际电气与能源大会、2019论文《热管散热器——励磁系统大功率整流器高效自冷散热的利器》、《高端励磁装备关键技术的创新超越》等。主持制定技术标准《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励磁控制系统技术规范》Q/CYPC.JS15-2015、Q/CTG 142-2017企业技术标准;DL行业标准制定《励磁控制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价导则》、《励磁系统热管自冷散热型整流装置技术导则》;翻译国际标准《IEEE Std 421.1-2007 同步电机励磁系统的标准定义》(中文译稿2014);《IEEE Std 421.2-2014 励磁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鉴别、试验和评价导则》(中文译稿2015);《IEEE421.4-2014 IEEE励磁系统规范的编制导则》(IEEE标准翻译 2019-03);《IEEE421.6-2017 IEEE同步发电机灭磁设备规范和设计的推荐规程》(IEEE标准翻译2019-04)。

献身励磁 专业报国

长江电力励磁专业荣誉专家 黄大可:男,1956年出生,1974年参加工作,丰满水电学校学历,工人出身的高级工程师,连续五届被聘为公司励磁专业一级专家、荣誉专家,任公司唯一新技术开发岗位,黄大可劳模创新工作室带头人。曾经荣获湖北省青年科技精英、能源部特等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 等称号。该同志长期从事发电励磁专业的检修维护、技术开发和研制工作,具有对本专业领域的深刻认识和创新能力,临近退休的这十多年里,更是其个人专业技术的大爆发,攻克和解决了诸多励磁技术难题,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取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国内重要刊物学会发表数十篇专业论文,在国内励磁行业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是长期坚持在电力专业领域的实战型技术专家励磁达人,伴随着现代励磁四十年的专业生涯中,创造了中国励磁应用的一个个奇迹,并期待着将中国创造转化为中国制造,打造中国励磁的高端产品和品牌。

是改革开放的时代锻造了他,是伟大的民族复兴激励着他,是中国电力大发展召唤着他,是改变中国励磁技术落后的责任使命鞭策着他,即使痛失爱子也不能阻止他报国之志,哪怕身处逆境仍然坚持不懈,攻坚克难创新创造,倾心打造中国励磁的关键核心技术,不甘于作二流三流的跟随者,更不能将国家的电力安全系于一旦,体现了中国励磁人的担当和贡献,愿中国励磁与时代同辉,黄大可以一己之力、工匠之心选择和坚持了中国励磁梦,愿为中国梦的实现尽心竭力。 (2019-12-1)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