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李恒威,男,祖籍湖南,1971年11月生于新疆,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科学技术哲学(意识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意识科学与东方传统研究中心主任。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3年,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原西安矿业学院)机械制造及工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3-1999年,在某企业从事技术和技术管理工作。
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专业,导师夏基松先生,获哲学博士学位。
2005-2007年,在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从事认知科学的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唐孝威院士。
2007年,晋升浙江大学副教授。
2009-201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主体性研究中心(Center for Subjectivity Research)从事访问研究,联系教授Dan Zahavi。
2011年,晋升为浙江大学教授。
主讲课程:
1. 哲学问题(Philosophical Problems)
2. 认知科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Science)
3. 当代意识的哲学-科学研究(Contemporary Philosophical-scientific Studies of Consciousness)
4. 自然辩证法概论(Introduction to Dialectics of Nature)
培养研究生情况:
资料更新中……
招生情况:
欢迎有志于心智哲学、意识科学与东方心学比较研究的博士来我中心开展博士后研究。
研究方向:
1. 心智哲学(Philosophy of Mind)
2. 意识科学(Consciousness Science)
3. 东方心学(Mind Studies in the East)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生活世界”复杂性及其认知动力模式,李恒威,浙江省社科规划办,2006-09-05~2006-12-31
2. 冥想与当代意识科学——意识研究的东西方对话,李恒威,浙江省教育厅,2009-02-27~2010-12-31
3. “第二代认知科学”中的意向性研究,李恒威,董氏基金,2008-04-15~2009-03-30
4. 当代哲学-科学视野中的意识结构研究,李恒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2009-09-08~2012-06-30
科研成果:
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教育部。
2009年,浙江省社科联第二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社科联。
2007年,第十四届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浙江大学。
出版专著:
1. 《“生活世界”及其认知动力模式》(专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3月。
2. 《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译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12月。
3. 《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觉》(专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8月。
4. 《语言与认知研究(第五辑)》(专著),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5. 《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译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6. 《生命中的心智:生物学、现象学和心智科学》(译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6月。
7. 《认知的边界》(译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8.《理解意识》(译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
9.《具身认知》(译著),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1月。
10. 《意识与脑:一个还原论者的浪漫自白》(译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代表性论文:
1 实验神经现象学:神经现象学的方法论实践——以癫痫发作的预测研究为例 陈巍; 李恒威; 袁逖飞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5/10/10
2 意识与无意识:双流视觉理论 李恒威; 龚书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5/15
3 当代意识的理论研究 李恒威; 张静 科学中国人 2015/5/1
4 自创生:生命与认知 李恒威; 肖云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25
5 胡塞尔时间意识结构的神经现象学重释 陈巍; 李恒威 哲学动态 2014/9/26
6 简论里贝特的意识理论 李恒熙; 李恒威 心理科学 2014/7/20
7 改变大脑的灵性力量:基于沉思训练的脑可塑性探究 张静; 李恒威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5/5
8 论威廉•詹姆斯的意识研究 优先出版 李恒威; 徐怡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4/28 9:07
9 从生物自创生到社会自创生 李恒威; 徐怡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4/4/18
10 论里贝特的有意识心智场(CMF)理论 李恒威; 李恒熙 哲学分析 2013/8/25
11 普特南计算功能主义的思想来源分析 王淼; 王昊晟; 李恒威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3/6/5
12 从计算机到脑——读《心智:认知科学导论》 李恒威 科学中国人 2013/1/1
13 纯粹意识状态及其问题 李恒威 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2/12/31
14 生成认知科学:背景、观念和主题 李恒威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12/11/30
15 纯粹意识状态及其问题 徐怡; 李恒威 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12/11/30
16 意识的形而上学:从泛体验论到两视一元论 李恒威 科学中国人 2012/11/15
17 意识的形而上学与两视一元论 李恒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7/10
18 一体两面论:关于“人之现象”的新形而上学——一个回应“人之现象”的形而上学 严国萍; 李恒威 浙江社会科学 2012/6/15
19 心智科学时代的“赫尔墨斯”:弗朗西斯科•瓦雷拉 陈巍; 徐燕; 郭本禹; 李恒威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2/4/10
20 觉知及其反身性结构——论意识的现象本性 李恒威 中国社会科学 2011/7/10
21 神经现象学及其问题 陈熙; 李恒威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1/6/10
22 意识、觉知与反思 李恒威 哲学研究 2011/4/25
23 认知和心智的边界——当代认知系统研究概观 于小涵; 李恒威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11/2/10
24 神经现象学与沉思体验 E•汤普森; 李恒威; 严密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0/12/31
25 体验的自我:异议与澄清 丹•扎哈维; 李恒威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0/12/31
26 体验的自我:异议与澄清 丹•扎哈维; 李恒威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0/12/31
27 神经现象学与沉思体验 E•汤普森; 李恒威; 严密 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 2010/12/31
28 认知主体的本性——简述《具身心智: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 李恒威 哲学分析 2010/12/25
29 二阶意欲与欲望的冲突 李恒熙; 李恒威 哲学分析 2010/10/25
30 概念隐喻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 肖家燕; 李恒威 中国外语 2010/9/15
31 当代意识研究中的东西方对话 李恒威 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7/28
32 溯因推理与科学隐喻 徐慈华; 李恒威 哲学研究 2009/7/25
33 生成认知:基本观念和主题 李恒威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4/10
34 自我、具身性与世界 李恒威 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 2008/11/1
35 自我、具身性与经验世界 李恒威 心智与计算 2008/9/30
36 认知的涉身性与EFLT情境化学习 肖家燕; 李恒威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9/20
37 表征、感受性和言语思维 李恒威; 王小潞; 唐孝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9/10
38 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 李恒威 哲学研究 2007/10/25
39 情境认知 盛晓明; 李恒威 科学学研究 2007/10/15
40 意向性的起源:同一性、自创生和意义 李恒威 第十三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浙江大学代表团论文集 2007/5/1
41 现代世界观中的意识及其哲学难题 李恒威; 唐孝威 心智与计算 2007/3/30
42 如何处理意识研究中的“难问题”? 李恒威; 王小潞; 唐孝威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2/10
43 诗歌隐喻与诗歌主题的异化翻译——《红楼梦》诗歌英译的认知语言学研究 肖家燕; 李恒威 红楼梦学刊 2007/1/15
44 “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 李恒威; 黄华新 哲学研究 2006/6/25
45 语言思维与非语言思维 王小潞; 李恒威; 唐孝威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5/5
46 隐喻认知神经机制研究综观 王小潞; 李恒威 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6/5/1
47 认知的具身化 李恒威; 盛晓明 科学学研究 2006/4/15
48 表征与认知发展 李恒威; 黄华新 中国社会科学 2006/3/10
49 认知的具身观 李恒威; 肖家燕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6/2/10
50 意识经验的感受性和涌现 李恒威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6/1/15
51 意识的“难问题”及其解释进路 李恒威; 于爽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12/30
52 “生活世界”复杂性的动力模式 李恒威 浙江大学 2004/10/1
53 知觉的两义性及科学的知觉基础 李恒威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8/25
54 “生活世界”和胡塞尔的科学观 李恒威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25
55 知觉的两义性及科学的知觉基础 李恒威 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2004/4/1
56 语境、“生活世界”与悖论——从语用学和解释学的角度看悖论 黄华新; 李恒威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4/2/29
57 逻辑悖论研究的语用学维度——读《逻辑悖论研究引论》 李恒威; 黄华新 哲学动态 2004/1/26
58 乔治•索罗斯反身性理论的解释学处境 李恒威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3/3/18
荣誉奖励:
1、200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教育部。
2、2009年,浙江省社科联第二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社科联。
3、2009年,浙江大学科研工作先进个人,浙江大学。
4、2009年,浙江省优秀博士后奖,浙江省教育厅。
5、2007年,第十四届浙江大学董氏文史哲研究奖,浙江大学。
6、2006年,浙江大学优秀博士后奖,浙江大学人事处。
学术报告:
1. 意识:觉知与反思,第四届全国现象学科技哲学学术会议,海拉尔2010年8月10-11日。
2. 意识的独特性及其结构,第七届“心灵与机器”会议,苏州2010年7月25-26日。
浙大李恒威教授:谈心与脑的关系
11 月 2 日 上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恒威教授为人文院师生做了“心与脑的关系——在演化中理解人性”专题讲座。讲座由人文学院院长安晓平教授主持,人文学院相关专业师生聆听了讲座,讲座在行政楼B座117室举行。
李恒威教授围绕心与脑的关系,对人的问题、心脑的关系及人的演化问题等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人类演化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谈到人的问题时,李恒威教授结合心理学和宗教文化,分析了人心的结构和功能,在此基础讲述了心与脑的关系和人的演化问题。
随后,讲座进入互动环节,在做师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李教授一一作了回答。(文/摄:秀梅)
来源:塔里木大学新闻网 2015-11-06
“西溪哲学对话”第49-50次活动报道
2015年9月25日下午2点,“西溪哲学对话”第49-50次活动在人文学院咖啡吧举行。德国基尔大学的Angelika C. Messner(史安梅)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石云里教授分别做了主题为“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s on Ageing in Chinese Contexts”和“明清之际中西自然哲学的对话”的讲座。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李恒威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同时到场的还有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张立副教授和相关专业同学。
Messner教授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信赖。Messner教授主张:对于医生,我们切不可盲目信赖,应充分了解其能力及医德。宋朝后期,随着医疗人员的增多,社会上逐渐出版了一些要求提高从医人员水平和医学著作质量的书籍。Messner教授认为:该时期出版的书籍中多带“入门”、“纲目”、“医鑑”等字眼,这些书籍反映了医学和养生的普及,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医生的一种标准化要求。到了十六、十七世纪,人们开始反思“为什么要信赖一个医生以及该如何信赖一个医生”,这在本质上其实是对科学知识何以被信赖的探讨。由于此前的医生群体世代相承,学者和官员以外的人难以涉足医生这个圈子,由此造成一定的垄断现象。因而,此前的医生在医患关系中拥有较高的权威。但在十六、十七世纪,医书的广泛传播,更多的人通过对医书的学习成为了医生,这给传统医生行业带来了冲击和不确定性,因为这些医生的能力和医德是良莠不齐的。Messner教授举例,中国明朝肖京的《轩岐救正论》便反映了庸医不明医理,执方误人的情况,并因此对医生进行了分类。最后Messner教授总结道:建立信赖需要医生和病人双方共同的努力,同时病人也需要充分了解哪些医生是值得信赖的。Messner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对医患关系产生了更多的反思。
接下来,石云里教授与我们探讨了“明清之际中西自然哲学的对话”。石教授认为,在明末清初,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传统思想与西方思想之间在碰撞的过程中试图相互理解,并达成沟通。首先石教授指出,西方自然哲学家泰勒斯、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本原的探究,以及对自然的讲解影响了明清之际的中国人。而这些影响与明清之际的传教士有关,譬如艾儒略的《西学凡》引起了西学体系对中国传统理学观念的冲击。而后的费西加的察性理之道,以自然哲学为基础,让西方哲学术语为中国人所知晓,以及最早解释自然哲学的利玛窦,其《乾坤体义》从天文学、气象学等方面来阐释自然哲学,包含了纯正的希腊哲学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主义,而这一切推动了明清之际的中国人对自然哲学的思考,从而发展了中国传统科学,并形成了中国传统社会哲学。其次,虽然中国古代在研究自然哲学方面的研究特性和形式均与西方不同,但两者所关注的许多问题都是相同的,比如中国古代的人们用阴阳五行等来解释自然,从本原上关注生存。《道德经》、《淮南子》、《春秋繁露》、《正蒙》中的自然哲学篇目,都以自然原则作为基础,与自然息息相关。而元代以后,这样的趋势进一步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这其中有三大重要人物,分别是熊明遇、方以智和揭暄,他们通过对自然哲学的研究为后期的自然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后代哲学家受益匪浅。最后石教授总结道:明清之际的中西哲学的对话,反映了这个时代的思想,通过思想对话,使得中西方两种传统文化得以联系起来,促进了中国哲学家在自然格物方面的进展。
讲座尾声,在场的师生与两位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两位教授也对于大家的踊跃提问和发言耐心地一一作了解答。
来源: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2015-09-29
“西溪哲学对话”第46次活动报道
2015年5月15日上午,“西溪哲学对话”第四十六次活动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咖啡吧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著名现象学专家靳希平主讲,讲座题目为“海德格尔与《存在与时间》”。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恒威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浙江大学哲学系庞学铨教授、徐向东教授和王俊副教授等七十多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整个讲座以漫谈的方式进行,靳希平教授对会前收集的现象学相关问题进行回答。首先他回应了现象学的意识研究与传统哲学中的内省之间的区别:现象学的意识研究建立在传统内省哲学上,并且将这种内省推到极端,试图描述这种内省行为本身及其设立的对象。第二个问题是现象学中的内在时间意识是否可以得到经验实证,靳希平教授指出经验验证本身在哲学讨论中是存疑的。此外,靳希平教授对现象学如何回应自然主义,希腊哲学是否出自彼时技艺和商品经济的基础,海德格尔与亚里士多德的关系,《存在与时间》的写作结构,being以及logos概念的用法等问题都作了令人信服、妙趣横生的回答。靳教授也在讲座中特别介绍了他目前正在翻译研究的、广受关注的海德格尔《黑皮书》的基本情况以及国际学界的反应,讨论了海德格尔与纳粹、海德格尔反犹的政治立场等目前比较热点的问题。靳希平教授学识渊博,各种研究材料信手拈来,结合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讲解深入浅出,整个讲座对海德格尔形象的解读也让人耳目一新。
讲座结束后,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继续提出海德格尔与现代性、荷尔德林等问题,靳希平教授一一作了解答。靳教授风趣睿智的谈话风格,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令在座的师生印象深刻,受益良多。
来源: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 2015-05-27
浙江大学文学院李恒威教授在杭州佛学院举行讲座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 李恒威教授
“认知科学中的禅修研究”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2014年5月21日下午2时,应杭州佛学院副院长慧仁法师的邀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恒威教授来杭州佛学院法云校区讲座。讲座的主题为认知科学中的禅修研究,由杭州佛学院德澄法师主持,一百多名师生聆听了该讲座。
整个讲座由四个部分组成。李教授首先从自己与杭州佛学院相遇、认识、合作的经历中,说起了自己对认知科学的了解与研究,说起了杭州佛学院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合作成就了意识科学与东方传统研究中心,说起了在著名科学家唐孝威院士的指导下,杭州佛学院与浙江大学人文学院认知与语言研究中心合作,相互派遣研究生到其院校听取相应的课程,以增进双方在所研究的领域的了解与合作,也在唐孝威院士的指导下,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与杭州佛学院合作成立了《瑜伽师地论》读书小组,并定期举行读书会,共同研究《瑜伽师地论》中的意识的相关问题。
其次,李教授对认知科学的历史与近况进行介绍。在介绍认知科学的历史时,李教授从三个维度对认知科学进行了概述,即古希腊的哲人对认知科学的认知以及成果;中国儒家对认知科学的认知以及成果、佛教对认知科学的认知以及成果。在介绍认知科学的近况时说,在认知科学成为独立正式的学科前,一些著名的科学家与哲学家为认知科学的成立夯实了基础,尤其是象达尔文、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这些科学家与哲学家通过两种方式对认知主体进行认知,一是通过以心观物、向外观察的方式;二是通过以心观心、向内冥思的方式。在介绍认知科学成为真正的学科时,李教授对认知科学的学科领域的模型进行了介绍,这个模型的提出,象征了认知科学作为正式学科成立。认知科学的学科领域模型包括了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人类学、人工智能、语言学,以及这些学科在认知领域之间相互交叉的学科。
在介绍认知科学近况时,李教授也针对认知科学的命名和心智哲学关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介绍。在所关注的问题中包括:心身问题、他心问题、针对外部怀疑论导致的问题、对知觉的分析、自由意志问题、自我与人格同一性问题、动物有没有心智的问题、睡眠的问题、意向性问题、心智因果作用问题、无意识问题、心理的与社会的解释问题、心智模型问题、佛教的心智科学等。在对这些问题进行介绍后,李教授选择性介绍了西方哲学中的哲学家对这些问题的回答。
之后,李教授对西方科学家对禅修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在这方面,神经科学的发展、先进的现代工具、临床医学的发展、心理学治疗等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为科学家运用现代方法对禅修进行研究提供了保障。在这方面,李教授对禅修的基本方法、禅修与注意力、禅修与心智意象、禅修与积极情绪相关联的脑活动、禅修对身体和脑的影响、禅修与脑电、禅修与脑影像、禅修的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几个结论等议题进行简明的概述。
最后,李教授对认知科学中的纯粹意识状态进行了介绍并且与杭州佛学院师生就认知科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友好的交流。
来源:菩萨在线 :2014-05-22
当代意识的理论研究
李恒威 张静
(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作者简介:
李恒威,工学学士、哲学硕士、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教授,科学技术哲学(意识研究方向)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意识科学与东方传统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心智哲学、认知科学哲学和意识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意识的形而上学、意识科学与东方心学传统、当代意识理论等。
张静,工学学士、心理学硕士;浙江大学哲学系/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荷兰莱顿大学心理系/认知与脑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认知心理学、心智哲学、意识科学,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意识演化、自我识别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除了无梦睡眠的那段时间外,每个正常人在一天中都会处于意识状态。意识是人类每天最亲熟、最不可怀疑的实在,但又似乎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怪异的“事物”,因为理解意识是一件自递归的(self-recursive)事情:我们需要意识来理解意识,我们需要有意识的体验、内省、观察、思考和实验活动来建立关于意识的理论。当我们试着理解、澄清或抓住意识时,我们就好像走在一条怪异的埃舍尔(Escher)楼梯上——尽管好像我们在越来越近接解开意识之谜,但实际上我们又回到最初的困惑。意识的这个自递归悖论所带来关于理解意识本性的困难曾被哲学家叔本华称为“世界之结”。然而,意识的怪异之处也正是它的魅力和重要性之所在,它总是不断激起人类理智的惊异和热情,让人去一探究竟。
意识曾经是科学研究的禁地——或者是因为科学还没有准备就绪,或者是因为科学曾对意识持有的幼稚偏见:意识是主观的,而科学追求客观性。但是,在过去20-30年间,心智哲学和认知科学对意识的强烈兴趣已经引起了一个新学科——“意识研究”或意识科学——的诞生,这一波研究浪潮强劲而迅猛。意识现象作为一个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主题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进入哲学和科学的视野。现在,在认知科学中,意识是心智研究上的“皇冠”,它被当代的很多哲学家和科学家看作是“科学的下一个伟大前沿”,是人类终极的“大脑计划”试图要触及的人性的最深层的方面。
历史上,对意识现象本身的聚焦并不是在这一波“意识研究”中首次出现的。在东方,佛家唯识学以训练有素的第一人称方法(止观)对心智和意识现象进行了堪称首次的系统研究。在西方,近代意识研究可以说是从笛卡尔开始的,他的彻底怀疑方法和实体二元论学说对后世的心智和意识的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笛卡尔之后,人们对意识的看法和研究一直夹杂在认识论的整个事业中;19世纪中后期,人们对意识的见解贯穿在早期的实验心理学和精神分析中。到19世纪末,因为神经生理学和脑科学的进步,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不再信奉实体二元论。20世纪上半叶,行为主义主导了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立场和研究方向,结果一切心智活动都被排除在主流科学研究之外,更遑论意识了;然而,这个时期意识在现象学中却受到基于现象学反思和悬置的第一人称方法的广泛考察。即使在以功能主义为主导的20世纪60、70年代,认知科学仍然没有全面和正面地介入意识研究。然而,对意识的研究兴趣和热情自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哲学和科学的主流之外一直都在缓慢地积累,20世纪90年代前后,情况出现了显著变化:由于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的长久孕育和新的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意识研究开始走进认知科学的中心区域,并且进入了一个爆炸性的成长阶段。这个时期,一些顶尖的哲学家(如塞尔、内格尔、麦金、丹尼特、格里芬)和科学家(如埃克尔斯、斯佩里、克里克、里贝特、埃德尔曼、坎德尔、达马西奥)都曾或正在聚焦于这个引人入胜的研究领域。塞尔说,在哲学界如果之前第一哲学是语言哲学,那么现在第一哲学应归于心智哲学。
在最近的20-30年间,意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同时在心智哲学领中围绕心-身问题——在物理主义占主导的当代语境中,心-身问题有时也被表达为“难问题”(hard problem)或“解释鸿沟”(explanatory gap)——的形而上学研究也在稳步前进。在这个意义上,当代意识科学面临的核心挑战是:提供一种既能说明意识体验的主观性又能说明意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解释框架。显然,这个挑战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要完成一个哲学任务,即提出一个怀特海意义上的思辨的观念体系,从而在自然主义立场上说明意识体验的主观性;另一方面,它要完成一个实证科学的任务,即以自然主义的方法说明意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这两重任务不是彼此独立而是紧密地缠结在一起的。
与单纯物理的客体性实在不同,意识是具身的(embodied)的主体性实在,同时在认识上它又是自递归的。鉴于意识在存在论和认识论上的独特性,因此,我们提出:一个恰当且全面的意识理论除了完成上述两重任务外,它还必须做好如下两个预备工作,即广义现象学和方法论。简单地说,一个恰当且全面的意识理论要完成的工作包含对如下四个方面的描述、解释或说明:(1)广义现象学。它的核心是回答意识是什么。它要从日常的体验、内省和反思,从现象学的体验和反思,从东方禅修的止观,乃至从病理学的体验-观察中澄清和界定意识的内涵和外延;在意识与无意识的现象学对比中,突显出意识在演化中的价值和功能。(2)形而上学。心与身-脑相关,但心与身-脑的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是二元的还是一元的?是因果性?依赖性?随附性?相关性?相应性(correspondence)还是同一性?心-身关系是意识研究中最根本的形而上学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到恰当理解,意识之谜就无望真正被解决。(3)实证科学。它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意识在所有这些层级——从神经系统,到神经元,到分子,到量子——上的机制。就目前而言,广受关注的是神经系统层面上意识机制的问题,例如,意识神经相关物(NCC)或最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什么?无意识心智活动与有意识心智活动之间神经表征的差别是什么?为什么分布式的、时序上有先后的神经网络的活动会最终显现为一个统一的意识体验?(4)方法论。正如埃德尔曼所言:“虽然人们对自己的意识进行报告是有用的,但是单纯的内省在科学上无法令人满意,这种报告不能揭示隐藏在它背后的脑的工作机制。然而,仅仅研究脑本身也不能使人明白意识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限制说明要把意识引入科学的殿堂必须采取特殊方法。”因此,我们认为意识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必须受到特别关注。不同的方法——第一人称的体验-反思、第二人称的体验-观察、第三人称的观察——会使我们注视到意识的不同方面。如何有效地、恰当地和综合地实施这些方法是意识研究不可忽视的方法论问题。
理论的形成是对某一现象研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既然意识是人类最亲熟的现象,是人类生活和文明的基础,因此,意识研究和意识理论的建立无疑会对哲学和基础科学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过去20-30年间,已经出现了一些符合我们上面所提标准的较为全面的意识理论,诸如巴尔斯(B.J.Baars)、尚热(J.P.Changeux)和迪昂(S.Dehaene)的全局工作空间理论、克里克(F.Crick)和科赫(C.Koch)的神经生物学理论、埃德尔曼(G.Edelman)的动态核心理论、里贝特(B.Libet)的时控理论、托诺尼(G.Tononi)的信息整合理论、达马西奥(A.Damasio)的意识的感受理论、汉弗莱(N.Humphrey)的演化理论等。此外,还有一些偏向于哲学的理论,诸如丹尼特(D.Dennett)的多重草本理论、塞尔(J.Searle)的生物自然主义、查默斯(D.Chalmers)的自然主义二元论、罗森塔尔(Rosental)等人的高阶理论、瓦雷拉(F.Varela)等人的神经现象学、威尔曼斯(M.Velmans)的反身一元论等。
就一个好的意识理论而言,我们当然希望它能为复杂而多层次的意识现象提供一个统一的说明,就如同演化论和遗传学统一了生物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统一了物理学那样。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上述诸理论仍然处在最终的统一意识理论出现之前的竞争和整合的阶段:不同的理论因为研究者各自有限的学术背景而呈现出不同的偏好和侧重点,它们在论战中既相互批判也相互借鉴和融合。在这里,我们无法就当前的各种意识理论做全面深入的阐述、分析和比较。不过,克里克和科赫、埃德尔曼以及达马西奥大致在相同的时期都就意识理论的框架阐明了各自的假说、理据和构想。
克里克和科赫2003年在“意识的框架”(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一文中把他们的理论思路总结成10条工作假设,而在解释意识的神经机制的这些工作假设之前,他们有一个基本的哲学背景假设。对此,科赫在《意识探秘: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写道:“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假设,任何现象状态(例如,看见一条狗,感到疼痛,等等)都依赖于脑状态。意识的神经相关物(NCC)是指足够产生特定有意识的现象状态所需的神经活动的最小集合(在满足合适前提条件的背景下)。每个感受都会伴随特定的NCC。心身问题的核心是感受质(qualia),它是意识的基本元素。弗朗西斯和我力图解释感受质是如何从神经系统的活动中产生出来的。”
同是2003年,埃德尔曼在“自然化意识:一个理论框架”(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一文中也概括了其意识理论的基本思路。在提出更具体的理论观点(例如,再入的动态核心、初级意识和高级意识的模型)之前,埃德尔曼采取了三条工作假设作为整个理论的方法论平台,这三条假设是物理假设、演化假设和感受质(qualia)假设。物理假设是说:如果传统的物理过程就能令人满意地解释意识,那么二元论就是不必要的;因此,他假定意识是由某个脑的结构-动力学所产生的一类特殊物理过程。演化假设是说:意识是生物自然选择的演化结果。感受质假设是说:意识的主观品质是私人的、第一人称的。这一假设意味着即便我们能够描述产生某人意识体验的充分必要条件,但我们也并不能因此成为他的意识体验。埃德尔曼认为,描述(即关于意识体验产生的知识)不能取代存在(即意识体验本身)。
几乎在同一个时期,著名的认知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在其一系列充满浓郁哲学意蕴的著作中发展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意识理论。达马西奥认为,从神经生物机制的角度看,意识问题由两个紧密相关的问题构成。第一个问题是脑如何产生客体的心智意象(mental image),第二个问题就是,与产生一个客体的心智意象同时,脑如何在知觉客体的同时产生了自我感(a sense of self)。在关于意识问题是什么方面,达马西奥与心智哲学和理论心理学家汉弗莱的观点惊人的一致。汉弗莱提出,在一个人的意识体验中,通常存在两个成分,一个命题成分(即达马西奥所说的客体意象)和一个现象成分(即达马西奥所说的自我感)。达马西奥认为,成功的意识理论是基于对四个视角的结合:(1)主体性的视角,它是内省的、第一人称的;(2)行为视角,它是观察的、第三人称的;(3)脑视角,它要求我们出现某个意识体验时的特定脑活动。(4)生物演化的视角,它要求我们首先考虑早期生命的心智水平,接着渐渐地跨越演化的历史朝向目前生命的心智水平。
不难看出,尽管当代意识科学在形而上学立场上还没有达成一致的观点——既有功能主义、还原论的物理主义、非还原论的物理主义、涌现论的物理主义、涌现论的交互作用论,也有两面论和不同版本的泛心论——但一个较为基本的认同还是存在的,即:尽管意识是主观性实在,但意识仍然是一个演化的自然现象,对意识的解释最终必须是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因此实体二元论是不可接受的。在上述对克里克、埃德尔曼和达马西奥的简单介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基本的一致之处。
哲学家麦金(C.McGinn)曾经质问:“演化如何使生物组织之水酿出意识之酒?”我们希望未来的意识理论能够在哲学和科学这两个层面上最终回应这个挑战——解开“世界之结”。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