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陈少华,男,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6.9-1999.5:北京交通大学,获固体力学博士学位。
1999.7-2001.7: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
2001.7- 现在:中科院力学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002.1-2:瑞典Bleking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访问学者。
2003.10-2005.10:德国 MPI for metals research,访问学者。
2007.3-2010.12: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2008.11-12: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访问学者。
社会兼职:
1.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学位委员会委员。
2. 中国力学学会理性力学和力学中的数值方法专业委员会成员。
3. 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生物材料及仿生专业组组员。
4. 中国力学学会固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塑性力学专业组组员。
5. 《The Ope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编委。
6. 《应用物理》编委。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1. 固体力学
2. 材料力学
3. 生物力学
招生方向:
1. 生物材料及仿生力学
2. 微纳米尺度力学
3. 纳米复合材料力学
培养学生情况:
已毕业学生:
陶彩军 硕士研究生 (副导师)
刘磊 硕士研究生
闫聪 硕士研究生
许光 硕士研究生
李建军 硕士研究生
现指导学生:
王超 博士研究生
彭志龙 博士研究生
张存 博士研究生
陈培见 博士研究生
冯彪 硕士研究生
王琮 硕士研究生
陈磊 硕士研究生
由孟鑫 硕士研究生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生物材料及仿生材料力学。
2.微纳米尺度力学。
3.表面、界面力学。
4.高温材料力学。
5.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力学。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表、界面黏附接触力学(11125211)。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微米薄膜的压痕与断裂性能(10202023)。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生物黏附中的几个力学相关的问题(10672165)。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微观可逆黏附机制的仿生研究(10972220)。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天然生物材料的多尺度力学与仿生研究 (10732050,与清华大学合作)。
6. 上海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项目:“BS600、BS700钢板应力分析及分切翘曲变形研究”。
科研成果:
1. 2000年获中科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
2. 2006年指导学生获郭永怀奖学金。
3. 2007年获香港大学Sino-British Fellowship Trust Visitorship。
4. 2008年“固体的微尺度塑性及微尺度断裂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5. 2009年获第十届中国力学学会青年科技奖。
6. 2009年指导学生获郭永怀奖学金。
7. 2011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资料更新中……
发明专利:
1 折流曝气增压重力出流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设备 刘俊新;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5-04-27
2 外置式气升循环膜分离设备 刘俊新;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2006-12-06
3 一种用于降解燃煤烟气中多环芳烃的催化剂 石建稳; 陈少华; 陈进生; 王淑梅; 叶志隆; 赵金平; 崔星; 徐琪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010-08-18
4 一种分散污水处理装置 王淑梅; 陈少华; 冯翠杰; 叶志隆; 石建稳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010-10-27
5 一种餐饮废水处理装置 王淑梅; 陈少华; 石建稳; 叶志隆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011-06-01
6 一种以盐卤为镁源回收含氮磷废水中氮磷的方法 叶志隆; 陈少华; 石建稳; 王淑梅; 芦敏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专利】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2011-06-15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各大刊物发表SCI论文40余篇,已出版专著2部。
出版专著:
1. 《Micro-scale Plasticity Mechanics》,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
2. 《高等断裂力学》,科学出版社,2009年。
发表中文论文:
1 壁虎粘附微观力学机制的仿生研究进展 陈少华; 彭志龙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力学进展 2012-03-20 15:22
2 单轴拉伸下剪切带的应变梯度理论预测 陈少华; 冯彪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室 【会议】塑性力学新进展——2011年全国塑性力学会议论文集 2011-10-13
3 有限梯度层滑动热接触的研究 陈培见;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会议】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01-09
4 纤维表面粗糙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姚寅;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会议】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2-01-09
5 微孔洞的尺寸效应 冯彪;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01-08
6 固相烧结中颗粒团的影响 王超;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会议】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1-01-08
7 仿生多纤维界面黏附 陈少华; 闫聪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 2007-08-20
8 广义JKR理论及其应用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室 【会议】2006年全国固体力学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文集 2006-08-26
9 壁虎最小黏附单元撕脱行为的仿生模拟 彭志龙;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 【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10 梯度材料的黏附接触解析解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室 【会议】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07-23
11 仿生单纤维黏附的尺寸效应 许光;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室 【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12 钢板轧后控冷模拟及残余应力反演研究 李建军;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 【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13 粉煤灰负载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石建稳; 陈少华; 王淑梅; 叶志隆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会议】中国化工学会2009年年会暨第三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会议论文集(下) 2009-11-26
14 梯度材料的黏附接触封闭解 陈少华; 闫聪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会议】北京力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0-01-10
15 橡胶薄板材料中的裂纹尖端场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三研究所 【会议】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0-12-01
16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尺寸效应 陈少华; 王自强 LNM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LNM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会议】钱学森技术科学思想与力学论文集 2001-11-01
17 影响总氮测定的关键因素研究 周英杰; 王淑梅;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环境工程 2012-02-22
18 二维氧化钛纳米页 石建稳; 陈少华; 崔浩杰; 付明来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化学进展 2012-03-24
19 三峡库区垃圾渗滤液-城镇污水合并处理时的重金属含量研究 叶欣; 张鑫磊; 郭雪松; 陈少华; 吴鹏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期刊】环境工程学报 2012-02-05
20 对活性污泥中6种内分泌干扰物的定量测定 叶欣; 张娴; 张晗; 陈少华; 王宁; 张丹丹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 【期刊】环境化学 2012-01-15
21 聚磷菌和聚糖菌对碳源竞争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冯翠杰; 王淑梅;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化工进展 2011-01-05
22 好氧条件下复合生物膜-活性污泥反应器中的反硝化菌群结构 方芳; 王淑梅; 冯翠杰;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11-03-15
23 钢板轧后控冷模拟及残余应力反演研究 李建军;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机械强度 2011-08-15
24 鸟粪石法回收养猪废水中磷时pH对沉淀物组分的影响 鲍小丹; 叶志隆; 马建华; 陈少华; 林立峰; 颜一军 集美大学生物工程学院;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环境科学 2011-09-15
25 一类蚂蚁黏附系统的实验研究 李新然; 孙冬雅; 谢季佳; 陈少华; 王海军 北京市第四中学高三;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鄂尔多斯附属学校 【期刊】力学与实践 2011-10-08
26 多孔纳米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 石建稳; 陈少华; 王淑梅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人工晶体学报 2010-02-15
27 功能基因在反硝化菌群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方芳;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生态学杂志 2010-09-15
28 超声促进污泥厌氧消化效能及其机理 徐贵华; 陈少华; 石建稳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化工进展 2010-11-05
29 多种光源下氮掺杂TiO_2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研究 石建稳; 陈少华; 王淑梅; 叶志隆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工业水处理 2010-09-20
30 纳米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共掺杂的协同效应 石建稳; 陈少华; 王淑梅; 罗红元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期刊】化工进展 2009-02-05
31 粉煤灰负载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染料废水 石建稳; 陈少华; 王淑梅; 叶志隆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城市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 【期刊】化工进展 2009-11-15
32 Sagnac滤波器的自动补偿 刘丽辉; 陈少华; 赵启大; 刘育梁; 李芳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 南开大学现代光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半导体学报 2006-09-30
33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效能及有机污染物的分子量分布 陈少华; 刘俊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科学通报 2006-08-15
34 重力出流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膜通量及膜污染控制研究 陈少华; 郑祥; 刘俊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期刊】环境科学 2006-12-15
35 生物黏附与仿生黏附力学的进展 陈少华; 苏爱嘉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 北京 【期刊】力学与实践 2007-04-30
36 粉煤灰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石建稳; 陈少华; 王淑梅; 徐贵华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福建厦门; 福建厦门 【期刊】化工进展 2008-03-05
37 对二维编织复合材料弹性、热、强度及失效分析模型的评论 Levent Onal; Sabit Adanur; 陈少华; 彭志龙 Department of Textile Engineering; Auburn University; 115 Textile Building; Auburn; AL 36849;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期刊】力学进展 2008-07-25
38 基于日水量平衡设计城市小区雨水利用调蓄容量 吴鹏; 陈少华; 颜昌宙; 张凯松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 2008-08-17
39 应变梯度理论进展 陈少华; 王自强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 北京 【期刊】力学进展 2003-05-25
40 原子氧对航天器用有机热控涂层影响的研究 陈少华; 张加迅; 杨素君; 邹永军; 王敬宜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 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兰州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宇航材料工艺 2005-08-30
41 厌氧滤池-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不同工艺段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分析 陈明; 陈少华; 许宜平; 刘俊新; 王子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期刊】环境化学 2004-07-30
42 考虑压头曲率半径和应变梯度的微压痕分析 陶彩军; 王自强;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力学学报 2004-11-19
43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许宜平; 陈少华; 陈明; 刘俊新; 王子健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期刊】环境化学 2004-11-30
44 考虑压头曲率半径的J_2形变理论压痕有限元分析 陶彩军; 王自强;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LNM 【期刊】固体力学学报 2005-03-25
45 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分子量的分布及在MBR系统中的变化 陈少华; 刘俊新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期刊】环境化学 2005-03-30
46 橡胶楔体与刚性缺口接触大变形分析 陈少华; 李咏芳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北方交通大学力学研究所 【期刊】力学学报 2000-07-19
47 在材料研制中的连续介质细观力学有限元建模现状评论 陈少华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LNM 【期刊】力学进展 2002-08-25
English:
1. Size-dependent adhesion strength of a single viscoelastic fiber.S. Chen, G. Xu, A. Soh. Tribology Letters, 2010, 37, 375-379.
2. Peeling behavior of a bio-inspired nano-film on a substrate. Z. Peng,S. Chen, A. Soh. Int. J. Solids Struct. 2010, 47, 1952-1960.
3. Dynamic behaviors of mode III interfacial crack under a constant loading rate.S. Chen, H. Gao. Continuum Mechanics and Thermodynamics, 2010, 22, 515-530
4.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surface nano-crystallized graded materials. J. Li,S. Chen, X. Wu, A. Soh, J. Lu. Mater. Sci. Eng. A, 2010, 527, 7040-7044
5. Mechanics of adhesive contact on a power-law graded elastic half-spaceS. Chen, C. Yan, P. Zhang, H. Gao J. Mech. Phys. Solids 2009, 57,1437-1448
6. Adhesive behavior of two-dimensional power-law graded materialsS. Chen, C. Yan, A. Soh Int. J. Solids Structure 2009, 46, 3398-3404
7. Discussion on the contact width in generalized plain strain JKR model for isotropic solids C. Yan,S. Chen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9, 25, 491-497
8. Friction properties of bio-mimetic nano-fibrillar arraysS. Chen, C. Mi Chin. Phys. Lett 2009, 26(10), 108103
9. An extension of the two dimensional JKR theory to the case with a large contact widthS. Chen, Z. Peng Chin. Phys. Lett 2009, 26(12), 124601
10. New strain gradient theory and analysis D. Yi, T.C. Wang,S. Chen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 2009, 22, 45-52
11. Orientation-dependent adhesion strength of a rigid cylinder in non-slipping contact with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half-space H. Yao,S. Chen, P.R. Guduru, H. Gao Int. J. Solids Structure, 2009, 46, 1167-1175.
12. Tuning the geometrical parameters of biomimetic fibrillar structures to enhance adhesion.S. Chen, A. Soh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008, 373-382.
13. Non-slipping JKR model for transversely isotropic materials.S. Chen, C. Yan, A. Soh Int. J. Solids Structure, 2008, 45, 676-687.
14. The capillary force in micro- and nano-indentation with different indenter shapesS. Chen,A. Soh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lids and Structures, 2008, 45, 3122-3137.
15. Robust nano-adhesion under torqueS. Chen, G. Xu, A. Soh Tribology Letter, 2008, 29, 235-239.
16. Subsonic interface crack with crack face contactS. Chen, G. Xu, C. Ya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08, 33-37, 307-314.
17. Adhesive models to understand the sensitivity of bio-molecules to environmental signalsS. Chen Molecular & Cellular Biomechanics, 2008, 5, 97-106.
18. Non-slipping adhesive contact between mismatched elastic cylindersS. Chen, H. Gao Int. J. Solids Struct. 2007, 44, 1939-1948.
19. Bio-inspired mechanics of reversible adhesion: orientation-dependent adhesion strength for non-slipping adhesive contact with transversely isotropic elastic materialsS. Chen, H. Gao J. Mech. Phys. Solids, 2007, 55, 1001-1015.
20. Small scale, grain size and substrate effects in nano-indentation experiment of film-substrate systemsS. Chen, L. Liu, T. C. Wang Int. J. Solids Structure, 2007, 44, 4492-4504.
21. Adhesive contact of an elastic cylinder on stretched substrates S. H. Chen, H. J. Gao, Proceedings of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A, 2006, 462, 211-228
22. Generalized Maugis-Dugdale model of an elastic cylinder in non-slipping adhesive contact with a stretched substrate S. H. Chen, H. J. Gao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06, 97, 584-593.
23. A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crack penetrating or deflecting into an interface in a thin laminate S. Kao-Walter, P. Stahle, S. H. Chen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6, 312, 173-178
24. Non-slipping adhesive contact between mismatched elastic spheres: a model of adhesion mediated deformation sensor S. H. Chen, H. J. Gao J. Mech. Phys. Solids, 2006, 54(8),1548-1567.
25. General solution to two-dimensional non-slipping JKR model with a pulling force in an arbitrary direction S. H. Chen, T. C. Wang J. Coll. Interface Sci. 2006, 302,363-369
26. Investigation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in films by nano-indentation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ickness and different coating-substrate combination S. H. Chen, L. Liu, T. C. Wang 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2005, 191, 25-32
27. A crack perpendicular to and terminated at a bimaterial interface in a finite solid S. H. Chen, T. C. Wang, S. Kao-Walter Acta Mech. Sinica, 2005, 21(1), 56-64
28 Nanoscale flaw tolerance of a thin strip under tension H. J. Gao, S. H. Chen ASME: Journal of Applied Mechanics, 2005, 72(5),732-737
29 study of size-dependent microindentation S. H. Chen, C. J. Tao, T. C. Wang Acta Mech.,2004,Vol.167, No.1-2, 57-71
30 ze dependent nanoindentation of a soft film on a hard substrate S. H. Chen, L. Liu, T. C. Wang Acta Mater., 2004, Vol.52(2), 1089-1095
32. Nanoindentation of thin-film substrate system: determination of film hardness and young’s modulus S. H. Chen, L.Liu, T. C. Wang Acta Mechanica Sinica, 2004, 20(4): 383-392
33. Crack tip field and J-integral with strain gradient effect. S. Xia, T. C. Wang, S. H. Chen Acta Mech. Sinica, 2004, 20(3): 228-237
34. A crack perpendicular to the bimaterial interface in finite solid S. H. Chen, T. C. Wang, S. Kao-Walter Int. J. Solids and Structure, 2003, Vol.40, No.11, 2731-2755
35. Crack tip fields with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S. H. Chen, T. C. Wang Int. J. Nonlinear Sci. and Numer. Simulation, 2002, Vol.3, No.3-4, 689-693
36. A kind of deformation theory for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S. H. Chen, T. C. Wang Int. J. Plasticity, 2002, Vol.18, No.8, 971-995
37. Interface crack problems with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S. H. Chen, T. C. Wang Int. J. Fract. 2002, 117(1), 25-37
38.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in the particle-reinforced metal-matrix composites S. H. Chen, T. C. Wang Acta Mech. 2002, Vol.157, No.1-4, 113-127
39. Finite element solutions for plane strain mode I crack with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S. H. Chen, T. C. Wang Int. J. Solids and Structure, 2002, Vol.39, No.5, 1241-1257
40. Analysis of a rubber cone tensioned by a concentrated force Y. C. Gao, S. H. Chen Mech. Res. Communication, 2001, Vol.28, No.1, 49-54
41. Large strain field near a crack tip in a rubber sheet Y. C. Gao, S. H. Chen Mech. Res. Communication, 2001, Vol.28, No.1, 71-78
42. Asymptotic analysis based K-S constitutive law for a rubber wedge compressed by a line load at its tip S. H. Chen, Y. C. Gao Mechanics of Materials, 2001, Vol.33, No.9, 481-491
43. Strain gradient theory with couple stress for crystalline solids S. H. Chen, T. C. Wang European Journal of Mechanics- A/Solids, 2001, Vol.20, 739-756
44. Asymptotic analysis and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of a rubber notch contacting with a rigid wedge S. H. Chen, Y. C. Gao Acta Mechanica, 2001, Vol.147, No.1-4, 111-124
45. Asymptotic analysis and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of a rubber wedge under tension S. H. Chen, Y. C. Gao Acta Mechanica, 2001, Vol.146, No.1-2, 31-42
46. Mode I and Mode II crack tip fields with strain gradient effects. S. H. Chen, T. C. Wang Acta Mech. Sinica, 2001, Vol.17, No.3, 269-280
47 Mode I crack tip with strain gradient effect S. H. Chen, T. C. Wang Acta Mech. Solida Sin., 2000, Vol.13, No.4, 290-298
48. Asymptotic analysis and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of a rubber cone under tension. Y. C. Gao, S. H. Chen Acta Mech., 2000, Vol.141, No.3-4, 149-159
49 A new hardening law for strain gradient effect. S. H. Chen, T. C. Wang Acta Mater., 2000, Vol.48, No.16, 3997-4005
荣誉奖励:
1. 2001年获中科院优秀博士后称号。
2. 2002年获力学所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一等奖。
3. 2011年获力学所“百人计划”。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