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信息:
李晓杰,男,1963年9月生于吉林伊通县,博士学位,农工民主党员,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爆炸力学专业,现任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爆炸技术研究所所长。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9.9.-1984.7. 在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学习, 理学学士。
1984.9.-1987.6. 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所学习, 工学硕士。
1998年7月 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工学博士。
1987.6.- 至今 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作。
社会兼职:
1.中国力学学会主办《爆炸与冲击》杂志编委。
2.辽宁省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
3.辽宁省工程爆破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4.辽宁省工程爆破协会大连工作站站长。
5.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6.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爆炸加工专业组组长。
7.中国工程爆破协会常务理事。
8.中国工程爆破学会常务理事。
9.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爆炸加工行业委员会副主任。
10.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爆炸加工行业专家委员会主任。
1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高能束与特种焊接专业委员会委员。
12.中国空气动力学会物理气体专业委员会理事。
13.大连市民爆器材行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
14.大连市民爆器材行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专家组成员。
15.农工民主党大连理工大学委员会主任委员。
16.农工民主党大连市委员会常委。
17.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8.大连市甘井子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培养研究生情况:
在读硕士、博士人数:博士5人,硕士6人。
已毕业硕士博士人数:博士14人,硕士16人,博士后1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爆炸加工技术与理论。
2.冲击与爆轰合成新材料。
3.特种爆破技术。
4.爆炸容器与装备研究。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炸粉末烧结的细观机理研究》。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爆轰合成纳米氧化物的机理研究》。
3.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非晶态合金薄膜的爆炸复合研究》。
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物及其机理研究》。
5.辽宁省工业攻关计划《硝酸盐炸药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物》。
6.日本KURARAY CO.,LTD.《ZnS Complex Materials by Detonation Method》。
7.齐鲁石化公司《MDC-55型电解槽爆炸复合板制作》。
8.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增设原油储罐工程爆破地震安全控制》。
9.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港大窑湾港区开山爆破振动监测与评价》。
10.大连港集团有限公司《大连新港南海罐区强夯对储罐影响论证》。
11.大连船舶重工集团《爆炸焊接半球阻波结构体研究》。
12.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消声减震装甲爆破坑设计》。
13.《导电类复合材料爆炸焊接技术》,国家教委鉴定,1997。
14.《爆炸不锈钢复合板制造技术》,化工部鉴定,1997。
15.《爆炸合成金刚石技术》,辽宁省科委鉴定,1998。
16.《爆炸合成超硬氮化硼技术》,辽宁省科委鉴定,1998。
科研成果:
1.聚能爆炸切割与射孔:
将爆炸焊接过程中的界面波动引起的射流波动、雾化分析引入线型聚能装药研究中,提出了聚能罩最佳张角理论,成功地设计出多种型号的聚能切割器,应用于工程爆破、石材开采和拆除工程。所发明的高效的工业炸药聚能切割器,应用于大连港重点工程边坡建设;所研制石材开采聚能装药,替代危险性高的黑火药用于珍贵石材开采;设计的超大环型聚能切割器,解决了冻区废弃浅海油井拆除难题。
2.爆炸焊接与成型:
通过对双金属射流形成的压力、应变、应变率、传热和材料熔凝过程建立数学物理模型研究,提出了双金属爆炸焊接窗口理论;以理论为指导进行了超厚、超大板材的爆炸复合板材的开发。研制了超厚铝-铜、铝-钢、铜-钢等导电类复合材料,以及大板幅爆炸复合板、双层与三层工具钢复合板、爆炸焊接轧制和各种爆炸复合管材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这些产品分别应用于电力、铝材、化工设备、民用五金、石油机械设备中。
通过对多层薄膜碰撞的微射流、薄膜弯曲波传播、绝热剪切带形成、射流能量沉积的研究,构成了多层薄膜爆炸焊接原理,成功制造出200层25微米薄膜焊接的块体非晶合金管、板。
将传统的爆炸成型技术应用于地下深层油井整形和连铸结晶器的精密成型。 3.新材料爆炸合成:
将爆炸冲击技术用于新材料合成,开展了粉末冶金、超硬材料和纳米材料合成研究。
以量子力学、位错动力学、结晶动力学与冲击动力学理论相结合,在冲击相变合成中提出了由微观晶体结构对应性、位错运动、结晶形核条件构成的冲击相变合成微观机理;结合宏观冲击波状态参数和细观运动行为研究,得到了爆炸合成金刚石、超硬氮化硼原料的优选原则和诱发相变的宏观、细观条件。
进行了微、纳米尺度下爆炸粉末加工的细观机理研究,从纳米尺度与微米尺度区分了爆炸粉末界面沉能烧结机理。对金属粉末、金属陶瓷粉末、纳米陶瓷粉末进行了爆炸压实和热爆炸压实研究,如铁、铜、钨、钼粉、晶须增强铝合金、硬质合金、氧化铝、碳化硅、反应型合成烧结碳化物、质点弥散强化合金的爆炸烧结与合成,以及热爆炸烧结纳米氧化铝、纳米ITO等。
发明了气相爆轰合成合成氧化物纳米粉末、纳米石墨、硫化物的方法,并采用粉状炸药、水胶炸药、乳化炸药和气体爆轰进行了合成纳米氧化铝、纳米氧化钛、氧化铈、纳米锰酸锂、纳米铁氧体、超细石墨、碳包金属、纳米硫化锌等研究,成功地合成出了5~100nm的各种纳米粉,并对纳米粉末的晶型、尺度与爆轰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了研究。
4.爆炸实验设备与工业装备研究:
通过综合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技术,对爆炸容器、抗冲击波爆炸装备和各种冲击爆炸试验设备开展了研究。组织设计了可承受1吨硝铵炸药爆炸的钢壳半球爆炸洞,为大连船舶重工集团解决了爆炸冲击波损伤难题;为中国一重集团设计了第一个带有消声、隔震功能的装甲爆破坑;自行设计了多种爆炸试验设备。
5.工程爆破安全控制:
积极参与国家、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开展爆破咨询与技术服务。先后为大连港重点工程的水下和陆域爆破、中石油大连分公司的储油扩建工程、大连造船厂船坞建造、红沿河核电站、大连开发区化工工业园建设、市政建设和省高速公路建设等多项工程进行了长年的爆破安全控制和技术咨询服务,不但防止了爆破事故的发生,也解决了大量的工程难题和民事纠纷,确保了国家、省、市重点工程的安全、高效建设。
发明专利:
1 爆轰制备片状纳米石墨粉的方法 李晓杰; 闫鸿浩; 孙贵磊; 孙明; 王军; 于盛发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7-25
2 金属硫化物粉末的制造方法 李晓杰; 闫鸿浩; 岩崎秀治; 前川一彦 大连理工大学; KURARAYLUMINAS株式会社 2008-07-16
3 爆炸合成金刚石的膨胀石墨法 李晓杰; 董守华; 张凯 大连理工大学 1995-06-07
4 回转薄壁壳的爆炸连接焊方法 李晓杰; 奚进一; 董守华; 杨文彬; 孙明 大连理工大学 1998-09-23
5 固结多层脆性金属箔材平板的爆炸焊接技术 李晓杰; 孙明; 阎鸿浩; 王金相; 董守华; 奚进一; 王宇新; 杨文彬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3-06
6 块体非晶态合金管及其复合管的多层爆炸焊接技术 李晓杰; 阎鸿浩; 孙明; 王金相; 董守华; 奚进一; 王宇新; 杨文彬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3-06
7 一种大板幅爆炸复合板的制造方法 李晓杰; 奚进一; 董守华; 杨文彬; 孙明; 王宇新; 朱相刚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4-24
8 具有形状保护功能的复合金属材料爆炸焊接技术 杨文彬; 董守华; 孙明; 王新宇; 奚进一; 李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02-07-17
9 一种泡沫材料填充空穴的水下聚能装药方法 李晓杰; 赵雷; 曹香光; 段宝贵; 邢占胜; 刘宝宏 大连理工大学 2004-12-15
10 提高条形炸药爆破能量利用率的爆破方法 李晓杰; 阎鸿浩; 曹香光; 赵雷; 段宝贵; 马玉罄; 邢占胜; 刘宝宏 大连理工大学 2004-12-22
11 一种中深孔爆破聚能平底弹及使用方法 李晓杰; 阎宏浩; 曹香光; 赵雷; 段宝贵; 马玉罄; 邢占胜; 刘宝宏 大连理工大学 2004-12-22
12 工业炸药聚能线型切割器 李晓杰; 阎鸿浩; 赵雷; 曹香光; 段宝贵; 马玉罄; 刘宝宏; 邢占胜 大连理工大学 2004-12-22
13 用于电子元件的扁曲型热管式集成散热器 白敏丽; 李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04-12-22
14 氧化物粉末的爆轰合成方法 李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1-26
15 低熔点金属复合板的爆炸焊接方法 李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05-03-02
16 爆轰裂解可膨胀石墨制备石墨微粉的方法 李晓杰; 闫鸿浩; 孙贵磊 大连理工大学 2006-01-11
17 一种粉末材料的爆炸合成与处理装置 李晓杰; 奚进一; 董守华; 杨文彬; 孙明 大连理工大学 1999-09-08
18 爆轰合成掺杂金属离子纳米无机硫化物的方法 李晓杰; 闫鸿浩; 岩崎秀治; 前川一彦 大连理工大学; 可乐丽璐密奈丝株式会社 2008-09-03
19 局部真空爆炸焊接方法 李晓杰; 闫鸿浩; 王小红; 孙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6-24
20 气体保护爆炸焊接方法 李晓杰; 闫鸿浩; 王小红; 孙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6-24
论文专著:
发表论文:
1 滑移爆轰驱动平板的计算机仿真 赵春风; 李晓杰; 闫鸿浩; 王宇新; 王海涛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07-15
2 爆轰合成碳包覆钴、镍磁性纳米颗粒的探索 罗宁; 李晓杰; 闫鸿浩; 王小红; 王立鹤 高压物理学报 2009-12-15
3 Ⅰ型裂纹尖端圆弧对应力强度因子影响的数值研究 赵春风; 李晓杰; 闫鸿浩; 王美芹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02-08
4 半球阻波结构体底部的约束形式 李晓杰; 秦小勇; 闫鸿浩 爆炸与冲击 2010-01-25
5 爆炸粉末固结 W/Cu合金的工艺研究 王占磊; 李晓杰; 莫非; 曹景祥; 赵春风; 王立鹤 功能材料 2010-06-20
6 中美高校学分制比较研究 李晓杰; 郝云忱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09-02-10
7 基于理想流体对称碰撞模型的爆炸焊接流场角变形计算 张晓立; 王金相; 李晓杰; 刘家骢 高压物理学报 2009-02-15
8 硝酸铈爆轰制备球形纳米CeO_2颗粒 杜云艳; 李晓杰; 王小红; 闫鸿浩; 孙贵磊; 江德安 爆炸与冲击 2009-01-25
9 碳包覆纳米金属材料的合成及应用进展 罗宁; 李晓杰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9-06-15
10 冲击载荷下孔隙塌缩过程的数值模拟 赵铮; 李晓杰; 陶钢 爆炸与冲击 2009-05-25
11 复合乳化剂制备乳化炸药的热分解行为 罗宁; 李晓杰; 王小红; 张晓军 火炸药学报 2009-06-15
12 浅谈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及对策 李晓杰; 郝云忱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9-05-15
13 合成碳包覆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现状 李晓杰; 罗宁; 欧阳欣; 闫鸿浩; 王小红 材料导报 2009-07-10
14 爆炸压实法制备纳米氧化铝弥散强化铜 赵铮; 李晓杰; 陶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9-04-15
15 乳化炸药密度与纳米MnFe_2O_4颗粒爆炸合成 王小红; 李晓杰; 闫鸿浩; 江德安; 杜云艳 工程爆破 2009- 09-15
16 几种乳化炸药的热分解动力学行为 罗宁; 李晓杰; 王小红; 崔鑫 含能材料 2009-08-15
17 机械合金化法制备W-Cu合金粉末的研究 李晓杰; 王占磊 材料与冶金学报 2009-09-15
18 冷爆炸压实中纳米陶瓷粉末摩擦传热研究 张越举; 李晓杰; 闫鸿浩; 王小红; 陶玉雄; 姚政; 王勇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9-08-15
19 燃烧室部件传热空间非均匀性对燃油雾化影响的研究 吕继组; 李晓杰; 白敏丽; 周龙 内燃机学报 2009-11-25
20 双金属爆炸焊接下限 李晓杰; 杨文彬; 奚进一; 董守华; 孙明 爆破器材 1999-06-20
21 爆炸焊接二维复板飞行姿态计算机仿真 王宇新 ; 杨文彬; 李晓杰 爆破器材 1999-10-20
22 损伤材料的热塑性本构关系及对柱壳破裂问题的应用 李永池; 张伟; 黄承义; 李晓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1999-06-30
23 热膨胀型固体物态方程 李晓杰 物理学报 2002-05-12
24 爆炸焊复合板热处理过程中的碳扩散计算 闫鸿浩; 李晓杰; 杨文彬; 张建臣; 孙明 云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12-30
25 爆炸焊在块体非晶态合金制备中的应用研究 闫鸿浩; 李晓杰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2-30
26 在不同碰撞角度下爆炸焊接界面熔层厚度计算 李晓杰; 闫鸿浩; 奚进一; 王宇新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2-10-15
27 块体非晶合金制备技术展望 闫鸿浩; 李晓杰; 奚进一; 董守华 金属功能材料 2001-08-20
28 爆炸焊接驻点近区应变率分布规律计算 李晓杰; 闫鸿浩; 王金相; 张建臣; 奚进一; 董守华 爆炸与冲击 2002-11-28
29 多层非晶薄带爆炸焊接温度场模型 闫鸿浩; 李晓杰; 奚进一; 董守华 高压物理学报 2002- 03-25
30 高转化率冲击合成金刚石微粉 李晓杰; 张凯; 董守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4-11-30
31 单次冲击六方氮化硼向立方型转化的研究 李晓杰; 李永池; 董守华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1995-12-15
32 厚板爆炸焊接窗口理论的应用 李晓杰 爆破器材 1996-08-20
33 粘塑性靶板中冲击波的演化 李永池; 龚红卫; 李晓杰; 陈杰 爆炸与冲击 1996-07-28
34 刚热粘塑性轴对称一维流的解法 李晓杰; 李永池 高压物理学报 1996-06-25
35 石化企业爆炸事故的类型及特点 董守华; 李晓杰; 王海波; 谭凤贵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1996-04-15
36 石化企业事故爆炸的能量评估方法 董守华; 李晓杰; 王海波; 谭凤贵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1996-06-15
37 事故爆炸冲击波破坏准则综述 董守华; 李晓杰; 王海波; 谭凤贵 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1996- 08-15
38 爆炸切割技术在拆船工程中的应用 杨文彬; 奚进一; 孙明; 李晓杰; 董守华 船舶工程 1997-12-15
39 爆炸焊接技术在氯碱业应用 杨文彬; 奚进一; 李晓杰; 董守华; 孙明; 王生 氯碱工业 1997-11-25
40 爆炸焊接异种金属导电材料 李晓杰; 杨文彬; 奚进一 轻合金加工技术 1997-04-20
41 爆炸复合板的界面波及其影响 杨文彬; 奚进一; 孙明; 董守华; 李晓杰 爆破器材 1998-08-15
42 爆炸焊接飞板运动速度的计算 李晓杰 ; 杨文彬; 奚进一; 董守华; 孙明 爆破器材 1998-12-15
43 爆炸复合板边界效应研究 杨文彬; 奚进一; 孙明; 李晓杰 ; 董守华 计算力学学报 1998-05-20
44 爆炸复合纤维增强材料的初步探索 李晓杰; 张凯; 奚进一; 孙明 上海金属 1992-08-28
45 多层非晶薄膜爆炸焊接原理 李晓杰; 张凯 高压物理学报 1993-10-01
46 非晶合金条带的爆炸焊接 李晓杰; 张凯; 杨文彬; 奚进一; 孙明 高压物理学报 1993-12-31
47 滑移爆轰下带覆盖平板抛掷的理论与计算 张凯; 李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88-04-30
48 聚能线型切割器最佳张开角的理论分析 张凯; 李晓杰 爆炸与冲击 1988-12-30
49 在两层不同爆速炸药滑移爆轰作用下飞板运动的数值计算研究 张凯; 李晓杰 爆炸与冲击 1989-04-02
50 多孔材料冲击绝热线的近似计算 李晓杰 高压物理学报 1991- 12-31
51 双金属爆炸焊接上限 李晓杰 爆炸与冲击 1991-07-02
52 箔材爆炸焊接的碰撞点速度门限值研究 张凯; 李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2-04-30
53 应用LS-DYNA进行爆炸压实爆轰过程的数值模拟 赵铮; 闫鸿浩; 李晓杰; 欧阳欣 计算爆炸力学进展 2006-08-10
54 对截卵形,亚半球形和锥形罩的比较分析 李晓杰 ; 刘大辉 计算爆炸力学进展 2006-08-10
55 手枪弹入水数值模拟 李晓杰; 姜力; 闫鸿浩; 谢兴华 计算爆炸力学进展 2006-08-10
56 多元气相爆轰合成纳米TiO_2研究 闰鸿浩; 李晓杰; 欧阳欣; 王小红 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 2007-08-20
57 爆轰合成纳米材料研究 李晓杰 ; 闫鸿浩 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 2007-08-20
58 爆轰法合成碳包覆纳米材料 孙贵磊; 李晓杰; 闫鸿浩 第八届全国爆炸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7-09-19
59 环境温度对空气氢气爆轰系统气相合成纳米TiO_2的影响 李晓杰; 欧阳欣; 闫鸿浩 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 2007-08-20
60 爆炸焊接半球结构体的阻波研究 闫鸿浩; 李晓杰; 曲艳东; 孙贵磊 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 2007-08-20
61 添加剂对纳米二氧化铈形貌的影响 杜云艳; 李晓杰 ; 王小红 中国爆破新技术Ⅱ 2008-10-29
62 大型线型聚能切割器对浅海废弃油井切割的数值模拟 江德安; 李晓杰 ; 闫鸿浩 中国爆破新技术Ⅱ 2008-10-29
63 T2-Q235B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研究 张保奇; 李晓杰 ; 王德和 中国爆破新技术Ⅱ 2008-10-29
64 爆炸加工的历史、现状及其未来发展 张勇; 李晓杰; 张越举 中国爆破新技术Ⅱ 2008-10-29
65 爆轰合成纳米MnZn铁氧体 李晓杰; 王小红; 闫鸿浩; 江德安; 杜云艳 中国爆破新技术Ⅱ 2008-10-29
66 基于流固耦合算法的多孔铜爆炸压实数值模拟 赵铮; 李晓杰; 陶钢; 杜长星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67 气相爆炸合成纳米二氧化钛纳米颗粒生成机理的初步研究 李晓杰 ; 欧阳欣; 闫鸿浩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68 无限域空气起爆冲击波的数值模拟及误差分析 闫鸿浩; 王立鹤; 李晓杰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69 便携式聚能装药穿墙弹的参数设计与应用研究 李晓杰; 朱建桥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70 爆轰合成用乳化炸药制备技术与爆轰特性的探讨 王小红; 李晓杰; 闫鸿浩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71 爆轰法合成碳包覆铁纳米金属材料的研究 李晓杰; 罗宁; 闫鸿浩; 王小红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72 用爆炸粉末压实法制取钨铜电极复合材料初探 王占磊; 李晓杰; 闫鸿浩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 08-24
73 关于爆炸焊接界面温度场的研究 李晓杰; 莫非; 闫鸿浩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74 爆炸焊接中的JWL状态方程研究 赵春风; 李晓杰; 闫鸿浩; 孙伟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75 重炮概率估算在爆破工程中应用分析 闫鸿浩; 李晓杰; 王小红; 孙明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 08-24
76 降低聚能装备超压原理 赵阳囤; 李晓杰; 闫鸿浩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77 应用小试件研究材料抗破甲性能的方法 刘伟东; 冯荣欣; 刘凯欣; 闫鸿浩; 李晓杰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78 聚能射流及集团装药对混凝土的破坏模拟 朱建桥; 李晓杰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 2009-08-24
79 刚热黏塑性球对称塌缩一维流动解析解 王金相; 李晓杰; 赵峥 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报告会——应用力学进展论文集 2004-09-01
80 爆炸冲击技术与纳米粉体合成 谢兴华; 李晓杰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 2005-08-01
81 爆轰法合成片状纳米α型三氧化二铝的实验研究 李晓杰; 李瑞勇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 2005-08-01
82 尖晶石锰酸锂的爆轰合成 李晓杰; 谢兴华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 2005-08-01
83 非晶合金薄带柱状爆炸焊接中二维绝热剪切带研究 闫鸿浩; 李晓杰 ; 孙贵磊 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 2005-08-01
84 碳包覆铁碳化合物的爆轰合成及表征 孙贵磊 ; 李晓杰; 闫鸿浩 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6) 2007-11-01
85 爆轰法合成铝酸锶铕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 李晓杰; 曲艳东; 李瑞勇; 谢兴华; 陈涛; 王占磊; 史兴治 功能材料 2006-02-20
86 321-15CrMoR爆炸焊接复合板结合界面区的显微组织分析 张保奇; 王德和; 李晓杰; 杨文彬 焊接学报 2006-02-25
87 铝酸盐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曲艳东; 李晓杰; 陈涛; 李瑞勇 稀有金属 2006-02-04
88 爆轰法合成纳米α- Al_2O_3粉体 李晓杰; 李瑞勇; 曲艳东; 谢兴华; 陈涛 工程爆破 2006-03-30
89 纳米ITO粉末爆炸压实及后续烧结工艺研究 李晓杰; 张越举; 阎鸿浩; 陈涛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6-04-30
90 爆炸粉末烧结法制取WC/Cu复合材料的研究 李晓杰; 王占磊; 李瑞勇; 张越举; 谢兴华; 陈涛; 曲艳东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6-06-15
91 纳米α-Al_2O_3的爆轰合成实验及烧结特性研究 李瑞勇; 李晓杰; 曲艳东; 陈涛; 谢兴华; 王占磊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06-06-30
92 爆轰法制备纳米 TiO_2及其参数控制 李晓杰; 陈涛; 徐兆龙; 李瑞勇; 曲艳东; 王占磊 高压物理学报 2006-06-05
93 WC/Al_2O_3颗粒增强Cu基复合材料爆炸粉末烧结实验研究 李晓杰; 王占磊; 谢兴华; 赵铮; 史兴治 爆炸与冲击 2006-08-25
94 金属粉末爆炸烧结中微碰撞焊接引起的沉能研究(英文) 王金相; 李晓杰; 闫鸿浩; 曲艳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6-07-30
95 中深孔爆破分层装药分层填塞研究 李晓杰; 曲艳东; 闫鸿浩; 赵铮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12-30
96 混合型纳米氧化铝的爆轰合成研究 李瑞勇; 李晓杰; 闫鸿浩; 曲艳东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9-30
97 爆轰制备球形纳米γ-Fe_2O_3粉末 孙贵磊; 闫鸿浩; 李晓杰; 曲艳东; 齐林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6-10-15
98 温度对爆轰合成纳米锰酸锂晶形及粒度的影响 谢兴华; 李晓杰; 李瑞勇 钛工业进展 2006-08-25
99 爆轰法制备二氧化钛微粉及表征 李晓杰; 陈涛; 李瑞勇; 王占垒; 曲艳东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6-11-30
100 硫酸亚钛爆轰制备纳米TiO_2粒子 曲艳东; 李晓杰; 张越举; 孙贵磊; 王小红 功能材料 2006-11-20
101 锌锂氧化物块状纳米晶合成(英文) 谢兴华 ; 李晓杰; 颜事龙; 黄文尧; 王猛; 吴红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6-12-30
102 爆速对纳米氧化铝尺度控制影响研究 李晓杰; 李瑞勇; 谢兴华; 曲艳东; 闫鸿浩; 陈涛; 王占磊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7-03-30
103 原油储罐区爆破振动控制 蒋冠杰; 闫鸿浩; 孙贵磊; 李晓杰 爆破 2007-06-15
104 纳米陶瓷粉末在爆炸压实过程中的破碎行为研究 张越举 ; 李晓杰; 闫鸿浩; 曲艳东; 陶玉雄 高压物理学报 2007-06-05
105 爆轰法制备纳米MnFe_2O_4粉体的实验研究 王小红 ; 李晓杰; 张越举; 曲艳东; 孙贵磊; 谢兴华 高压物理学报 2007-06-05
106 爆轰裂解可膨胀石墨制备石墨微粉(英文) 孙贵磊; 李晓杰; 闫鸿浩 新型炭材料 2007-09-15
107 爆炸载荷下油罐钢板破损的数值模拟 秦小勇; 赵铮; Dik.voerman; 李晓杰 水运工程 2007-09-25
108 基于LS-DYNA强夯冲击数值模拟 秦小勇; 李晓杰 ; Dik.voerman; 赵铮; 徐涛 水运工程 2007-09-25
109 外界条件对爆轰制备纳米氧化铁的影响研究 孙贵磊; 闫鸿浩; 李晓杰; 张越举; 王小红 真空 2007-09-25
110 乳化炸药在爆轰合成纳米氧化物颗粒中的应用 李晓杰 ; 王小红; 谢兴华; 张越举; 曲艳东; 孙贵磊 含能材料 2007-10-15
111 低侵彻手枪弹入水侵彻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李晓杰; 姜力; 闫鸿浩; 赵铮 爆炸与冲击 2007-07-15
112 爆炸粉末烧结微冲击波耗散沉能分析 王金相; 张晓立 ; 李晓杰; 钱吉胜 弹道学报 2007-09-15
113 变应变率下的肌肉本构方程 李晓杰; 姜力; 闫鸿浩; 赵铮 医用生物力学 2007-09-15
114 预热爆炸压实烧结纳米ITO陶瓷粉末 张越举; 李晓杰; 闫鸿浩; 刘凯欣; 曲艳东; 王小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7-09-15
115 爆破振动速度测试精细分析 闫鸿浩; 李晓杰; 曲艳东; 欧阳欣 岩土力学 2007-10-15
116 新型乳化炸药基质的稳定性研究 王小红; 李晓杰; 闫鸿浩; 薛里 化工生产与技术 2007-12-25
117 爆轰对纳米晶体微结构的影响 曲艳东; 李晓杰; 闫鸿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7-09-15
118 气相爆轰压力及环境温度对制备纳米TiO_2粉末的影响 李晓杰; 欧阳欣; 闫鸿浩; 赵铮; 姜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7-09-15
119 爆轰法制备纳米颗粒的探索 李晓杰; 王小红; 阎鸿浩; 曲艳东; 孙贵磊 材料导报 2007-11-25
120 纳米二氧化钛粉体的气相爆轰制备 欧阳欣; 闫鸿浩; 刘津开; 李晓杰; 曲艳东; 杜云燕 高压物理学报 2007-12-05
121 爆炸压实过程中颗粒碰撞问题的SPH法数值模拟 赵铮; 李晓杰; 闫鸿浩; 欧阳欣 高压物理学报 2007-12-05
122 爆轰法合成纳米材料研究进展(英文) 李晓杰; 曲艳东; 闫鸿浩; 王小红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7-12-15
123 射孔枪射孔过程数值模拟及参数控制 张昭; 刘亚丽; 胡海飞; 亢战; 韩秀清; 李晓杰; 张洪武 塑性工程学报 2008-12-28
124 爆轰裂解法制备纳米石墨粉的吸附性能研究(英文) 孙贵磊; 李晓杰; 闫鸿浩; 王小红; 江德安 高压物理学报 2008-12-05
125 罐内爆炸成型技术在修复结晶器中的实验研究 于盛发; 闫鸿浩; 李晓杰 实验力学 2008-02-15
126 高速旋转弹头侵彻运动金属薄板的数值模拟 李晓杰; 姜力; 赵铮; 刘大辉; 欧阳欣 爆炸与冲击 2008-01-25
127 爆轰法制备球形纳米CeO_2粉末 李晓杰; 杜云艳; 王小红; 阎鸿浩; 江德安; 曲艳东 中国稀土学报 2008-04-15
128 串并网路重炮概率计算 闫鸿浩; 李晓杰; 赵铮 爆破器材 2008-04-15
129 一种新型聚能爆破切割水下废弃油井方法的探索 江德安; 李晓杰; 闫鸿浩 爆破器材 2008-06-15
130 爆炸加工洞内自然通风三维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研究 吕继组; 白敏丽; 李晓杰; 秦小勇; 王军; 于盛华; 闫鸿浩 计算力学学报 2008-06-15
131 爆炸焊接用半球阻波器内爆数值模拟 秦小勇; 李晓杰; 闫鸿浩; 赵铮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15
132 爆炸焊接用半球结构体的降压实验 于盛发; 闫鸿浩; 李晓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15
133 大型聚能切割器对浅海废弃油井的爆破拆除 李晓杰; 江德安; 闫鸿浩; 王小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5-15
134 爆轰和燃烧法合成SrAl_2O_4:Eu~(2+),Dy~(3+)纳米发光粉(英文) 曲艳东; 李晓杰; 赵铮; 欧阳欣 高压物理学报 2008-06-05
135 纳米γ-Al_2O_3陶瓷粉末的预热爆炸压实实验研究 张越举; 李晓杰; 赵铮; 王小红 爆炸与冲击 2008-05-25
136 爆炸焊接界面产生非晶相的理论解释 闫鸿浩; 李晓杰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3-03-30
137 爆炸焊驻点近区应变场分析 李晓杰; 闫鸿浩; 王金相; 张越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3-09-30
138 爆炸焊界面附近熔化层厚度估算 闫鸿浩; 李晓杰; 贾宏志; 李洪升; 奚进一 高压物理学报 2003-06-25
139 对复杂环境岩石大孔径中深孔爆破地震波的控制技术 付武; 李晓杰; 马玉罄; 车学春 中国矿业 2003-11-15
140 爆炸烧结中多孔材料等压推广冲击状态方程 李晓杰; 王金相; 闫鸿浩; 赵铮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5-06-10
141 基于尺寸效应的爆炸粉末烧结颗粒间摩擦升温计算 王金相; 李晓杰; 李瑞勇; 张越举 工程力学 2005-12-30
142 爆炸粉末烧结微孔隙塌缩沉能分析 王金相; 李晓杰; 闫鸿浩 高压物理学报 2005-06-05
143 金属粉末爆炸烧结颗粒间结合细观机制研究 李晓杰; 王金相; 陈浩然; 李瑞勇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5-03-30
144 爆炸烧结制备 CuCr合金 李晓杰; 赵铮; 曲艳东; 陈涛; 王占磊 爆炸与冲击 2005-06-25
145 纳米金属氧化物粉体爆轰合成 李晓杰; 谢兴华; 李瑞勇 爆炸与冲击 2005-06-25
146 岩体爆破效应的声波探测 李晓杰; 曲艳东; 闫鸿浩; 王金相; 张越举 爆破器材 2005-08-20
147 温度对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铝晶型及晶粒度的影响 李瑞勇; 李晓杰 ; 文继明; 陈涛; 谢兴华; 曲艳东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5-10-15
148 热风炉输送管路内涡流激振作用的流动特征 邢桂菊; 李晓杰 ; 白敏丽; 尚策; 李文忠 钢铁 2005-09-30
149 制备ITO靶材的探索 张越举; 李晓杰; 孙贵磊; 陈涛; 王小红 真空 2005-11-25
150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实验研究 李瑞勇; 李晓杰; 陈涛; 曲艳东; 谢兴华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2-30
151 基于Laval喷管的圆管爆轰驱动近似解 李晓杰; 王金相; 闫鸿浩; 张越举; 李瑞勇 工程爆破 2003-12-30
152 偏钛酸爆轰合成纳米TiO_2研究 李晓杰; 陈涛; 张越举; 曲艳东 功能材料 2005-09-20
153 爆炸焊接技术回顾与展望 李晓杰; 闫鸿浩; 王金相; 李瑞勇; 张越举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4-20
154 ITO纳米粉末爆炸压实烧结致密化陶瓷靶材研究 李晓杰; 张越举; 王金相; 李瑞勇; 赵铮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4-02-20
155 基于Laval喷管的平板爆轰驱动近似解 李晓杰; 王金相; 闫鸿浩; 赵安德 爆破器材 2004-02-20
156 粉末爆炸固结技术及其应用 王金相; 李晓杰 粉末冶金技术 2004-02-29
157 热风炉系统振动管路的流体力学行为分析 邢桂菊; 李晓杰; 白敏丽 冶金能源 2004-05-25
158 非晶态合金薄带爆炸焊接界面传热分析 李晓杰; 赵铮; 闫鸿浩; 王金相; 张越举; 李瑞勇 爆破器材 2004-06-20
159 爆炸粉末烧结机理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李晓杰; 王金相; 闫鸿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4-06-30
160 爆炸粉末烧结颗粒间摩擦引起的界面温升研究 李晓杰; 王金相; 张越举; 李瑞勇; 赵铮 高压物理学报 2004-06-05
161 爆炸法消除焊接接头残余应力的数值模拟 刘凯欣 ; 张晋香; 刘颖; 李晓杰; 张凯 应用力学学报 2004-06-30
162 工业炸药线型聚能切割器的研制 李晓杰 ; 李瑞勇; 马玉磬; 王金相; 张越举; 赵峥 工程爆破 2004-12-30
163 爆炸焊接技术应用扩展 闫鸿浩; 李晓杰 爆破 2005-03-25
164 爆轰法制备纳米α-Al_2O_3 李晓杰; 李瑞勇; 曲颜东; 王占磊; 谢兴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5-06-20
165 爆轰合成纳米γ—氧化铝粉体的实验研究 李瑞勇; 李晓杰; 赵峥; 谢兴华; 曲颜东; 王占磊; 陈涛 材料与冶金学报 2005-03-25
166 爆轰法合成纳米氧化铝的实验研究 李晓杰; 李瑞勇; 赵峥; 谢兴华; 曲颜东; 王占磊; 陈涛 爆炸与冲击 2005-04-25
167 爆炸压实烧结ITO陶瓷靶材的实验研究 李晓杰; 张越举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5-03-30
168 符合我国国情的高校学分制构建研究 李晓杰 大连理工大学 2009-06-01
荣誉奖励:
1.1998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1999年获辽宁省青年科技奖。
3.199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4.2000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5.28.2000年获大连市优秀人才奖。
6.29.2005年获农工民主党辽宁省优秀党员。
7.30.2007年获大连市第四批优秀专家。
8.31.2007年获农工民主党辽宁省优秀党务工作者。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