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人物 » 基础科学 » 物理学 »

李强——生物物理学专家李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3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李强——生物物理学专家李强——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

专家信息:

 

李强,男,1971年2月6日出生,陕西省宝鸡市人。现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92年7月毕业于西北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1995年6月毕业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

 

1999年1月毕业于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生物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9年2月到2000年4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助理研究员。

 

2000年5月到2000年8月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副研究员。

 

2000年9月至2002年10月受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 资助,与德国科学家合作研究离子束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2002年11月至2004年12月在日本国立放射线科学研究所(NIRS)继续从事重离子束治癌技术的研究。

 

2005年1月起在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从事重离子束辐照生物学效应,重离子束治癌技术的基础等研究工作。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离子束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基础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负责和参加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点项目“离子注入生物诱变机理及生物效应研究”;

 

2、中科院八五重点课题“荷能重离子在生物组织中的径迹结构和能量沉积分布研究”;

 

3、国家科委攀登计划(B)项目“重离子束治癌技术基础研究”;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离子束低剂量辐照下哺乳动物细胞的辐射超敏感性及机制”研究;

 

5、科技部863计划“重离子束治疗癌症计划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科研成果:

 

1、完成了离子注入生物诱变机理及生物效应研究,确认了一种超低能重离子束注入作物诱变育种的原初物理机制即软X射线,该成果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得到多次引用;

 

2、完成荷能重离子在生物组织中的径迹结构和能量沉积分布研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理论上提出了新的被称为连续减慢近似的重离子径迹结构模型;

 

3、完成了重离子束治癌技术的基础研究,全面阐述了重离子束应用于治癌的生物物理特性,提出了全新的称为患者旋转断层治疗的重离子束适形治疗方法;

 

4、负责完成重离子束辐照生物分子改性研究项目,通过重离子束辐照生物大分子如氨基酸获得了新的生物分子,证实了重离子束辐照的质量沉积效应,上报中科院成果一项;

 

5、负责完成重离子束放射治疗中三维剂量成形研究项目,确立了重离子束治癌中束流配送方法及剂量的监测手段,提出了面向生物学效应治疗计划设计的概念;

 

6、负责低剂量重离子束辐照下的细胞辐射超敏感性及其机制项目,全面阐述了细胞辐射超敏感性与离子束传能线密度(LET)之间的关系,确认了细胞辐射超敏感性在高LET射线中的存在;

 

7、完善了重离子束辐照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提出更具优势的离子束辐照联合农杆菌转基因法的双重介导转基因新思想,并完成了这一新手段的方法学研究;

 

8、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的“重离子束治疗人体浅层肿瘤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得2008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发明专利:

1 重离子及质子治疗中Bragg峰展宽的计算方法及其旋转降能装置 周清明; 张红; 李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8-02-20

2 重离子束对肿瘤靶区的三维适形照射装置 李强; 肖国青; 戴中颖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8-06-18

3 重离子束对肿瘤靶区的三维适形照射装置 李强; 肖国青; 戴中颖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8-05-14

4 重离子及质子治疗中布拉格峰展宽的旋转降能装置 周清明; 张红; 李强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8-07-16

5 重离子束治癌当中剂量监测探测器标定和校准装置及方法 李强; 刘新国; 戴中颖; 吴庆丰; 金晓东; 陶家军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8-10-15

6 离子束三维适形调强治疗中改变展宽Bragg峰宽度的方法 李强; 刘新国; 肖国青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8-08-27

7 改变离子束三维适形调强治疗中展宽Bragg峰宽度的装置 李强; 刘新国; 肖国青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8-12-10

8 重离子束治癌当中剂量监测探测器标定和校准装置 李强; 刘新国; 戴中颖; 吴庆丰; 金晓东; 陶家军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09-03-11

9 一种利用高能离子束辐照时减小离子束展宽Bragg峰后沿剂量半影的方法 李强; 刘新国; 戴中颖; 金晓东; 吴庆丰; 李萍; 叶飞; 徐瑚珊; 肖国青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10-06-30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发表科学论文100余篇,被SCI收录60余篇,被引用超过300余次;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用加速器》专著中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恶性肿瘤高LET(重离子、快中子)放射治疗学》专著中的“兰州重离子治疗中心概况”等内容。

 

出版专著:

 

1、《医用加速器》 科学出版社 2004

 

2、《恶性肿瘤高LET(重离子、快中子)放射治疗学》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

 

发表论文:

1 重离子治癌相关研究 叶飞; 李强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0-09-20

2 Survivin表达在高LET射线诱导细胞凋亡中作用机理的初步研究 金晓东; 李强; 吴庆丰; 李萍; 陶家军; 巩莉; 戴中颍; 刘新国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0-06-20

3 重离子束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初步临床结果 蔡宏懿; 王小虎; 高力英; 张红; 冉俊涛; 张秋宁; 李强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0-07-28

4 IMP重离子治癌中的剂量计算方法 刘新国; 李强; 戴中颖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9-03-20

5 低剂量碳离子束辐射增强AdCMV-p53转染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治疗效果 刘兵; 张红; 李文建; 李强; 周光明; 谢漪; 郝冀芳; 闵凤玲; 周清明; 段昕 中国科学(G辑: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09-04-15

6 Survivin表达对HepG2细胞高LET射线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金晓东; 李强; 李萍; 吴庆丰; 陶家军; 郝冀方 生物物理学报 2009-07-15

7 重离子辐照HL-7702细胞诱导的损伤修复效应研究 李萍; 李强; 金晓东; 戴中颖; 刘新国 生物物理学报 2009-07-15

8 HIRFL-CSR肿瘤重离子治疗终端剂量校准系统线性响应特性 戴中颖; 李强; 刘新国; 唐彬; 徐志国; 肖国青 生物物理学报 2009-07-15

9 HIRFL-CSR上治癌重离子束的生物物理特性研究 李强; 刘新国; 吴庆丰; 戴中颖; 金晓东; 李萍; 陶家军 生物物理学报 2009-07-15

10 辐照诱导的人正常肝细胞系HL-7702细胞延迟效应 陶家军; 李强; 吴庆丰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9-09-20

11 抑制survivin表达增强人肝癌HepG2细胞对高线性能量转移射线的辐射敏感性 金晓东; 李强; 李萍; 吴庆丰; 陶家军; 郝冀方; 戴中颖; 刘新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0-01-15

12 X射线及电子束照射对非洲紫罗兰叶片外植体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周利斌; 李文建; 马爽; 董喜存; 李强; 高清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6-02-20

13 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的构想 闫铮; 李强; 金晓东; 戴中颖; 李莎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6-06-20

14 利用超分次技术进行肿瘤治疗的探讨 金晓东; 李强; 郭传玲; 郝冀芳; 王菊芳; 李文建; 闫铮; 戴中颖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6-06-20

15 HIRFL浅层肿瘤治疗终端治癌碳离子束物理特性的测量 戴中颖; 李强; 闫铮; 金晓东; 胡正国; 肖国青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6-09-30

16 栅扫描重离子束治癌束流配送系统对运动靶区的适形放疗(Ⅱ)可行性实验 李强; S.O.Groezinger; T.Haberer; G.Kraft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6-09-30

17 80MeV/u ~(12)C~(6+)离子辐照小鼠头部对骨髓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 邴涛; 党秉荣; 谢漪; 邱嵘; 李文建; 荆西刚; 李强; 胡清荣; 高波; 张永东; 梁涛; 李德杏 核技术 2006-11-10

18 一台用于IMP重离子治癌线上的电离室 胡正国; 徐治国; 肖国青; 孙志宇; 徐瑚珊; 章学恒; 毛瑞士; 张宏斌; 黄天衡; 付芬; 唐彬; 涂小林; 王猛; 肖志刚; 王建松; 李强; 郭忠言 核技术 2007-02-10

19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重离子束治癌进展 肖国青; 张红; 李强; 宋明涛; 詹文龙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7-06-20

20 放射性束辐照生物学效应及相关生物物理机理 李强; Y.Furusawa; A.Kitagawa; M.Kanazawa; 金晓东; 戴中颖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7-06-20

21 HIRFL浅层肿瘤重离子治疗终端束流配送系统性能的实验验证 戴中颖; 李强; 肖国青; 金晓东; 闫铮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7-07-15

22 低剂量辐射超敏感性研究进展 金晓东; 李强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7-09-20

23 重离子束治癌装置及技术发展 卫增泉; 孙珂珂; 孙启银; 宋明涛; 李强 核技术 2008-01-10

24 (12)~C~(6+)离子辐照诱发人类肝L02细胞hprt基因突变的研究 何晶; 李强; 金晓东 核技术 2008-03-10

25 ~(12)C和X射线辐照人肺癌细胞H1299的生物学效应 苏锋涛; 李强; 金晓东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8-03-20

26 彗星电泳检测~(12)C~(6+)离子束辐照人类肝L02细胞的DNA损伤效应 何晶; 李强; 李萍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8-03-20

27 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DNA损伤修复中的肿瘤抑制作用 李萍; 周利斌; 李强 肿瘤防治研究 2008-04-25

28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碳离子束和X射线照射对Lewis肺癌细胞的DNA损伤 李萍; 周利斌; 何晶; 金晓东; 李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8-04-20

29 重离子辐照对人肝癌HepG2细胞蛋白质组图谱的影响 吴庆丰; 李强; 金晓东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8-06-20

30 ITK及其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张芳; 李强; 王阳萍 微计算机信息 2008-06-25

31 hprt基因突变分析方法及其在辐射生物学中的应用 何晶; 李强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8-09-20

32 重离子辐射哺乳动物细胞敏感性的分子机理 李文建; 周光明; 卫增泉; 王菊芳; 李强; 党秉荣; 颉红梅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3-03-21

33 HIRFL辐照终端照射野均匀度与离子通量的关系 李强; 颉红梅; 李文建; 党秉荣; 马秋峰; 卫增泉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3-03-21

34 人肝癌SMMC-7721细胞对低剂量γ射线辐射超敏感性的研究 金晓东; 李强; 李文建; 王菊芳; 郭传玲; 郝冀芳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5-06-30

35 栅扫描重离子束治癌束流配送系统对运动靶区的适形放疗冰(Ⅰ)模拟计算 李强; S.O.Groezinger; T.Haberer; G.Kraft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5-10-21

36 低剂量率下高线性能量转移碳离子束辐照人类唾液腺细胞的存活效应 李强; Y.FURUSAWA; M.KANAZAWA; M.AOKI; E.URAKABE; S.SATO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05-09-20

37 放射性~9C束流不同贯穿深度上的线能谱测量 李强; N.Matsufuji; E.Urakabe; M.Kanazawa; S.Sato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5-11-21

38 双重辐射源~9C束流在其Bragg峰区对细胞致死效应增强的生物物理机制 李强; Furusawa Yoshiya; Kanazawa Mitsutaka; Kitagawa Atsushi 科学通报 2005-12-15

39 氮离子束对小麦种子不同部位作用的突变效应(英文) 卫增泉; 颉红梅; 张金莲; 李强; 高清祥 激光生物学报 2003-02-25

40 重离子辐射治疗进展(英文) 李强 激光生物学报 2003-10-25

41 重离子束治癌中深度剂量分布优化 马秋峰; 靳根明;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3-10-15

42 重离子辐照对红酵母的诱变作用 李红玉; 李成华; 丁新春; 王菊芳; 周光明; 颉红梅; 李强; 党秉荣; 温小琼; 李文建; 卫增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4-02-29

43 重离子与生物等效材料核反应产生的碎片剂量 党秉荣;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袁世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4-07-20

44 肿瘤治疗的重离子束物理性质研究 党秉荣; 李文建; 马秋峰; 李强; 周光明; 王菊芳; 郝冀芳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5-03-30

45 放射性离子束~9C的细胞生物学效应 卫增泉; 李强; A.Kitagawa; T.Kanai; M.Kanazawa; Y.Furusawa; E.Urakabe; 颉红梅; 周光明 科学通报 2005-03-15

46 75 MeV/u~(12)C离子束在辐射生物实验区产生的中子角分布 党秉荣; 卫增泉; 王经; 李文建; 李强 辐射防护 1999-03-10

47 ~(18)O~(8+)离子辐照胸腺嘧啶N_2O饱和水溶液产物的分析 蔡喜臣; 卫增泉; 李文建; 梁剑平; 李强 分析化学 1999-08-15

48 ~(18) O~(8+) 离子辐照胸腺嘧啶 N_2O饱和水溶液的研究 蔡喜臣; 卫增泉; 李文建; 梁剑平; 李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99-08-10

49 50MeV/u~(12)C~(6+) 离子辐照B_(16) 细胞氧效应研究 何静; 李文建; 周光明; 王菊芳; 李强; 颉红梅; 党秉荣; 卫增泉; 高清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99-08-10

50 研究微剂量学的Q型计数器 党秉荣; 卫增泉; 张树明; 李文建; 李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1999-05-20

51 CR—39核径迹探测器的标定试验 颉红梅; 李强; 党秉荣; 卫增泉 核技术 1999-07-10

52 固体核径迹探测器在空间育种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卫增泉; 颉红梅; 李强; 王菊芳 核技术 1999-07-10

53 LiF热释光剂量计对49.3MeV/u ~(12)C离子束辐射的剂量响应初步研究 李强; 王桂玲; 卫增泉; 李文建; 党秉荣; 王菊芳; 周光明 核技术 1999-10-10

54 重离子辐照胸腺嘧啶产物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蔡喜臣; 卫增泉; 李文建; 梁剑平; 李强 色谱 1999-09-30

55 ~(12)C~(6+)离子束局部照射小鼠后的存活及血象变化观察 李文建; 张晓文; 郭红云; 卫增泉; 李强; 张红; 王晓辉; 党秉荣; 颉红梅; 梁建平; 何静; 蔡喜臣; 王菊芳; 梁克; 张树民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9-02-25

56 重离子束用于肿瘤放射治疗的基础理论 李强; 卫增泉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9-12-30

57 氧离子辐射对体外人精子自发化学发光、运动性、顶体反应和存活率的影响(英文) 张红;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陈卫强; 胡红梅; 张树民; 何静; 黄涛; 郑荣梁 实验生物学报 1999-02-15

58 低剂量碳离子诱导的哺乳动物细胞适应性反应的研究 王菊芳; 李文建; 周光明; 何静; 李强; 党秉荣; 李兴林; 蔡喜臣; 颉红梅; 卫增泉; 高清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0-02-10

59 仓鼠V79细胞对加速碳离子的辐照致死效应 李强; 周光明; 王菊芳; 李文建; 卫增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0-05-10

60 ~(16)O~(6+)辐照诱导的人肝癌细胞DNA双链断裂及其修复 周光明; 卫增泉; 李文建; 王菊芳; 何静; 李强; 党秉荣; 颉红梅; 高清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0-08-10

61 用CB微核法预测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王菊芳; 李文建; 周光明; 何静; 李强; 党秉荣; 颉红梅; 卫增泉; 高清祥 核技术 2000-03-10

62 中能重离子束深度剂量分布计算 李强; 卫增泉; 李文建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0-05-15

63 DNA和细胞对重离子辐照诱导DNA双链断裂的敏感性比较 周光明; 李文建; 王菊芳; 李强; 李兴林; 党秉荣; 颉红梅; 温小琼; 卫增泉; 高清祥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09-25

64 不同LET碳离子对V79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影响 王菊芳; 周光明; 何静;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李兴林; 温小琼; 颉红梅; 卫增泉; 高清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1-02-10

65 重离子照射野均匀度对细胞存活率影响的理论研究 温小琼; 李强; 周光明; 李文健; 王菊芳; 卫增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1-05-10

66 重离子治癌中剂量分布均匀度对肿瘤控制率的影响 温小琼; 李强; 周光明; 李文建; 卫增泉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1-08-10

67 重离子辐照诱导DNA双链断裂的剂量率效应 周光明; 李文建; 王菊芳; 李强; 温小琼; 党秉荣; 颉红梅; 李兴林; 卫增泉; 高清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2001-11-10

68 中能碳离子束对不同贯穿深度上黑色素瘤B16细胞的辐照存活效应 李强; 周光明; 王菊芳; 李文建; 温小琼; 党秉荣; 颉红梅; 卫增泉 核技术 2001-04-10

69 重离子与X射线沿水介质入射深度诱导癌细胞失活的比较 李文建; 卫增泉; 周光明; 王菊芳; 李强; 颉红梅; 党秉荣; 蔡喜臣; 何静; 梁克; 沈瑜 核技术 2001-04-10

70 重离子束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李强; 卫增泉; 李文建; 温小琼; 党秉荣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1-06-30

71 离子束次级辐射对春麦的诱变效应 李兴林; 卫增泉; 李文建; 颉红梅; 周光明; 王菊芳; 郝冀芳; 温小琼; 党秉荣; 李强; 袁世斌; 冯岩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1-06-30

72 重离子束定点诱变育种初探 颉红梅; 王浩瀚; 王菊芳; 卫增泉; 刘秦; 李文建; 周光明; 李强; 郝冀方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1-09-30

73 重离子治癌的磁扫描照射野形成法 温小琼; 李强; 李文建; 卫增泉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01-09-30

74 重离子辐照对红酵母的诱变作用 李红玉; 李成华; 丁新春; 王菊芳; 周光明; 颉红梅; 李强; 党秉荣; 温小琼; 李文建; 卫增泉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1-10-20

75 重离子束治癌的医学生物物理基础及现状 党秉荣;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温小琼; 马秋峰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1-08-25

76 不同LET碳离子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王菊芳; 周光明;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何静; 卫增泉; 高清祥; 陈宏波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1-10-25

77 重离子辐照装置控制系统准确性 党秉荣;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周光明; 王菊芳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1-11-20

78 Phoswich探测器测量重离子在生物组织中的核碎片 党秉荣; 卫增泉; 张保国; 段利敏; 李松林; 殷旭; 诸永泰; 李文建; 李强; 袁世斌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2002-01-20

79 放射性核束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李强; 卫增泉 核技术 2002-01-10

80 55MeV/u~(40)Ar~(17+)离子在生物等效材料中产生的核碎片 党秉荣; 卫增泉; 段利敏; 张保国; 李松林; 殷旭; 诸永泰; 李文建; 李强; 袁世斌 核技术 2002-06-10

81 重离子注入生物材料质量沉积效应评述 袁世斌; 卫增泉; 李强 核技术 2002-12-10

82 碳离子辐照细胞的相对生物学效率 李文建; 周光明; 卫增泉; 王菊芳; 党秉荣; 李强; 颉红梅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002-07-15

83 中能重离子束深度剂量分布计算 李强; 卫增泉; 李文建 科学通报 2002-09-15

84 氮离子束注入与贯穿小麦种子的生物效应初步研究 李文建; 卫增泉; 颉红梅; 李强; 韩光武; 党秉荣; 周光明; 杨汉民; 汪丽虹; 高清祥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95-08-10

85 中能氮离子束辐照小麦种子产生自由基的研究 李文建; 卫增泉; 颉红梅; 李强; 党秉荣; 韩光武 核技术 1995-07-10

86 辐射伏特效应用于核衰变能发电的初步研究 王铁山; 张保国; 王柱生; 李强 核技术 1995-12-10

87 低能重离子及其碰撞产生的级联原子在生物材料中的直接作用范围 韩光武; 马受武; 卫增泉; 颉红梅; 李文建; 李强 核技术 1995-12-10

88 低能电子径迹中能量沉积频率分布 李强; 卫增泉; 马受武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5-12-21

89 中能离子束注入与贯穿辐照对小麦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 颉红梅;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韩光武; 张金莲; 胡钺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96-02-10

90 采用电离室测定重离子束的Bragg峰位 卫增泉; 颉红梅;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韩光武 核技术 1996-01-10

91 重离子束的Bragg峰定位于麦粒的自由基探针技术 李文建; 卫增泉; 颉红梅; 李强; 韩光武; 党秉荣 核技术 1996-03-10

92 液态水中重离子径述结构及能量沉积分布的研究 李强; 卫增泉; 党秉荣; 周光明; 陈卫强 核技术 1996-07-10

93 重离子辐照小麦种子产生的自由基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李文建; 卫增泉; 颉红梅; 韩光武; 李强; 党秉荣; 杨汉民; 高清祥 核农学报 1996-09-20

94 重离子径迹结构的Monte Carlo计算模型 李强; 卫增泉; 马受武 核物理动态 1996-12-30

95 液态水中重离子径向剂量分布的计算 李强; 卫增泉; 马受武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6-05-21

96 超低能离子注入作物育种的一种重要机制 卫增泉; 韩光武; 周光明; 李强; 颉红梅; 高清祥 生物物理学报 1996-06-30

97 超低能重离子注入作物育种的原初物理机制 卫增泉; 李文建; 颉红梅; 韩光武; 李强; 周光明; 党秉荣 激光生物学 1996-09-30

98 25 MeV/u~(40)Ar~(14+) 辐照肝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周光明; 陈卫强; 李文建; 颉红梅; 党秉荣; 李强; 韩光武; 黄涛; 卫增泉; 高清祥; 杨汉民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97-08-10

99 25MeV/u~(40)Ar~(14+) 离子在组织等效气体中能量沉积分布的研究 党秉荣; 卫增泉; 张树民; 李强; 李文建; 颉红梅; 周光明; 陈卫强; 韩光武; 黄涛; 姜兴周 核技术 1997-09-10

100 重离子Bragg峰的研究及其应用 李强; 卫增泉; 党秉荣; 李文健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7-06-21

101 重离子治癌中的三维剂量成形方式 李强; 卫增泉 原子核物理评论 1997-12-30

102 人肝癌细胞受重离子照射后的微核及存活的动态观察 李文建; 周光明; 陈卫强; 卫增泉; 颉红梅; 党秉荣; 李强; 韩光武; 张树民; 黄涛; 高清祥; 杨汉民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1998-02-10

103 用于微剂量学研究的无壁正比计数器系统 党秉荣; 卫增泉; 张树民; 李文建; 李强; 周光明; 陈卫强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1998-03-20

104 γ射线对SMMC-7721细胞的生物学效应 周光明; 王菊芳; 李文建; 高清祥; 陈卫强; 黄涛; 李强; 党秉荣; 颉红梅; 韩光武; 张树民; 卫增泉 核技术 1998-04-10

105 75MeV/u~(16)O离子在辐照生物实验区产生的中子角分布 党秉荣; 卫增泉; 王经; 李文建; 李强 核技术 1998-09-10

106 不同能区重离子束在小麦育种上的比较研究 颉红梅; 卫增泉; 张金莲; 韩光武; 李文建; 周光明; 高清祥; 黄涛; 李强; 党秉荣; 王菊芳; 蔡喜臣; 何静 核技术 1998-10-10

107 展宽重离子束的Bragg峰 李强; 卫增泉; 李文建; 周光明; 党秉荣; 蔡喜臣; 何静; 颉红梅; 韩光武; 黄涛; 陈卫强; 王菊芳; 张树民 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1998-07-21

108 碳离子诱导的DNA双链断裂 周光明; 卫增泉; 李文建; 何静; 李强; 王菊芳; 蔡喜臣; 颉红梅; 黄涛; 党秉荣; 陈卫强; 张红; 韩光武; 梁建平; 张树民; 彭秀茹; 高清祥; 张岳; 陈彦杰 生物物理学报 1998-03-30

109 氧离子辐射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李文建; 张晓文; 郭红云; 卫增泉; 李强; 王晓辉; 颉红梅; 党秉荣; 张红; 陈卫强; 黄涛; 蔡喜臣; 何静; 梁建平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1998-12-25

110 中能离子注入与贯穿对小麦诱变效果的研究 张金莲; 胡钺; 卫增泉; 颉红梅;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韩光武 中国农学通报 1998-12-30

111 75MeV/u ̄(12)C离子Bragg曲线及黑色素瘤细胞失活的测量 李强; 卫增泉; 李文建; 周光明; 党秉荣; 蔡喜臣; 何静; 颉红梅; 韩光武; 黄涛; 陈卫强; 王菊芳; 张树民 核技术 1998-08-10

112 重离子束(12C6+)治疗52例浅表肿瘤临床研究 冉俊涛; 王小虎; 高力英; 赵林; 张红; 李强; 张秋宁; 蔡宏懿; 陈学忠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09-17

113 重离子束(12C6+)治疗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的近期疗效 蔡宏懿; 王小虎; 张红; 高力英; 冉俊涛; 张秋宁; 李强; 刘志强; 赵林; 肖国青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09-17

114 重离子束治癌的历史及现状 李文建; 卫增泉; 李强 Fast Neutron Radiation Therapy--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 1999-11-01

115 半导体探测器用于核衰变能发电机制研究 王铁山; 张保国; 王柱生; 李强 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 1994-10-01

116 用于微剂量学研究的无壁正比计数器系统 党秉荣; 卫增泉; 张树民; 李强; 周光明; 陈卫强 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 1996-12-01

117 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对细胞存活的影响 王菊芳; 周光明; 李文建; 党秉荣; 李强; 袁世斌; 李兴林; 卫增泉 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 2000-10-01

118 中能重离子深度剂量曲线理论计算 党秉荣;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周光明; 温小琼; 袁世斌; 王菊芳; 颉红梅; 郝冀芳; 马秋峰 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 2000-10-01

119 重离子束适形放射治疗技术 李强; 温小琼; 党秉荣; 周光明; 王菊芳; 李文建; 卫增泉 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 2000-10-01

120 重离子束治癌的医学生物物理基础及现状 党秉荣;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温小琼; 马秋峰 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中国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1-09-01

121 重离子束治癌的医学生物物理基础及现状 党秉荣;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温小琼; 马秋峰 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分会第三次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2001-09-01

122 氮离子束对春小麦种子不同部位作用的突变效应 卫增泉; 颉红梅; 张金莲; 李强; 周光明; 高清祥 第八届全国激光生物学学术会议暨《激光生物学》创刊十周年庆祝会会议指南及论文摘要 2002-11-01

123 重离子束在生物体产生的核碎片研究 党秉荣; 李文建; 李强; 卫增泉 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2-05-01

124 低能铁离子束对半胱氨酸及其衍生物的辐照效应研究 袁世斌; 卫增泉;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周光明; 颉红梅; 王菊芳; 马秋峰; 毛淑红; 高清祥; 李海燕; 傅四希 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2-05-01

125 重离子束治癌中对运动肿瘤的适形治疗方法 李强; S.Groezinger; T.Haberer; G.Kraft 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2-05-01

126 我国重离子束治癌的基础研究 李文建; 李强; 党秉荣; 周光明; 卫增泉; 颉红梅 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 2002-05-01

127 肿瘤治疗重离子束物理性质研究 党秉荣; 李文建; 马秋峰; 李强; 周光明; 王菊芳; 郝冀芳 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4-04-01

128 肿瘤治疗的重离子束物理性质研究 党秉荣; 李文建; 马秋峰; 李强; 周光明; 王菊芳; 郝冀芳 第十二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集(下) 2004-10-01

129 重离子治疗计划系统概要 闫铮; 李强; 金晓东 第二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08-01

130 双重辐射源~9C束流在其Bragg峰区对细胞致死效应增强的生物物理机制 李强; Y.Furusawa; M.Kanazawa; 金晓东; 闫铮 第二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08-01

131 利用超分割技术进行肿瘤治疗的理论探索 金晓东; 李强; 郭传玲; 郝冀芳; 王菊芳; 李文建; 闫铮 第二届全国反应堆物理与核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08-01

132 浅层肿瘤重离子束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李强; 肖国青; 张红; 金晓东; 闫铮; 戴中颖 四川成都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研讨会论文集 2005-09-01

133 重离子照射后hepG2细胞中survivin蛋白表达差异性研究 金晓东; 巩莉; 李强; 叶兰萍; 戴中颖; 郭传玲; 魏巍; 闫铮 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6-05-01

134 浅层肿瘤重离子束适形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李强; 戴中颖; 闫铮; 金晓东; 张红; 肖国青 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 2006-05-01

135 重离子束辐照联合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非洲紫罗兰诱变研究 周利斌; 李文建; 李强; 余丽霞; 马爽; 董喜存 第五届核农学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006-07-01

136 重离子束治癌治疗计划研究进展 李强 2007年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学科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7-04-01

137 HIRFL浅层肿瘤重离子治疗终端三维层叠适形照射技术模拟与验证 戴中颖; 李强; 肖国青; 金晓东; 闫铮 2007年全国核反应会暨生物物理与核物理学科交叉前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 2007-04-01

138 重离子束治疗浅层恶性肿瘤的前期临床试验观察报告 李莎; 魏世华; 岳养军; 田种泽; 张红; 李强 2007第六届全国放射肿瘤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7-11-01

139 基于被动式束流配送系统的重离子束2D/3D分层适形照射剂量计算方法 刘新国; 李强; 戴中颖; 金晓东; 吴庆丰; 李萍; 陶家军 长城2008国际医学物理大会暨第14届中国医学物理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11-01

 

荣誉奖励:

 

1、1995年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2、2004年入选中科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暨“百人计划”项目。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