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宝惠,1961年出生,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上海市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胸部肿瘤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胸科医院GCP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担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执委,CSCO肿瘤血管靶向治疗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美国胸科学会(FCCP)资深委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上海市抗癌协会理事,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肿瘤靶分子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肺科学会委员肺癌组组长, 卫生部呼吸内镜及呼吸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主任。兼任《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中华临床医学杂志》、《循证医学》等10余家杂志编委。
专注肺癌诊疗,开展多项胸部肿瘤临床诊治项目
韩宝惠从事肺部肿瘤临床及转化研究近三十年,具有丰富的肺部肿瘤(肺癌)诊断及治疗经验。先后在美国匹兹堡大学、MD.ANDENSON医学中心、哈佛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和进修。2001年7月到2002年9月,被医院派送到美国匹兹堡大学癌症研究所肿瘤生物治疗组作为期1年多的肿瘤免疫治疗博士后研究,主要对DC为基础的肺癌疫苗在肺癌多学科治疗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完成了临床前期研究工作,为肺癌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
韩宝惠近年来开展了多项胸部肿瘤临床诊治项目,在肺癌早期诊治方面,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上海市卫生系统重大课题“肺癌早期诊断新技术研究”,带领研究团队利用多种肺癌 mRNA 分子标志物的组合,结合应用基于社区早期肺癌高危人群低剂量螺旋 CT以及荧光支气管镜检查、肺癌分子标志物的检测、磁导航支气管镜技术等多种手段,探索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早期肺癌诊断体系,可大幅度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比率,最终提高早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率。
当前肿瘤治疗与大部分的疾病一样,处在“粗糙化治疗”阶段,由于不能精确地找出病变基因,绝大多数病人只能接受笼统的化疗。为了提高疾病缓解率,减少不必要过度治疗以及有害治疗,减少病人的痛苦,韩宝惠带领的团队积极开展个体化治疗研究。他主持和参加了多项相关重要课题研究,如上海市医学领先学科课题“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转化与临床研究”、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肿瘤分子型、个体化治疗研究”等等,获得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二、三等奖等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肺癌个体化治疗的发展。
韩宝惠在肺癌生物免疫靶向治疗的临床转化性研究方面也有深入的研究。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肺癌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生物免疫治疗,使其成为肺癌辅助治疗的一种低毒、高效的治疗手段,应用靶向治疗肺癌超过千余人,显著提高了晚期肺癌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期。他还积极开展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主持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非细胞肺癌规范化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多中心协作研究”子课题,上海市肺癌研究重大课题“登山计划”研究。在晚期肺癌姑息性治疗的临床研究方面,作为研究生导师指导研究生先后开展了晚期肺癌耐药机制与克服耐药研究,化疗与靶向及免疫药物在肺癌中在临床研究、晚期肺癌个体化治疗策略研究等。相关研究成果获上海市临床医学科技二等奖。
推动学科发展,促进我国肺癌诊疗与世界接轨
近三十年来,韩宝惠在肺癌的诊断和治疗研究领域勤奋耕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主持或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以及上海市重大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计划及课题共计20余项,发表肺癌研究论文200余篇,主编或主译了包括《肿瘤生物免疫靶向治疗》、《肿瘤新生血管靶向治疗》、《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等在内的多部专著,参编专著10余部。
作为国内肺癌诊治领域的学科带头人,韩宝惠参与了自2006年至2011年历年中国肺癌治疗指南(CNCCN)的制定。分别于2011年和2014年参与编写了2011版《中国肺癌诊治规范》及《肺癌临床诊治质控标准》的制定。2012年,参与了肺癌临床路径制定。他是《原发性肺癌诊疗质量控制指标(试行)》编写专家组成员,同时也是中国EGFR基因突变检测专家协作组专家共识起草人之一。
韩宝惠多次主持有关肺癌的学术会议。2006~2011年,连续受邀出任中日韩“肺癌会议”的特邀发言人和大会共同主席。2009年,他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第十三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发言,介绍中国抗肿瘤新生血管治疗晚期肺癌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发了世界同行的关注,这是肺癌研究和治疗领域国内课题负责人首次在世界肺癌大会中发言介绍我国肺癌多中心研究的最新成果。2011年,他代表“肺癌靶向维持治疗研究课题组”在第十四届世界肺癌大会报告我国肺癌多中心临床研究的成果。2013年10月,受邀在世界肺癌大会中国肺癌研究专场作“非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专题报告,并作为分会主席主持会议。作为上海市胸科医院药物临床管理机构(GCP)主任,他参加和组织了(PI)多项新药临床研究。近年来,他还主持及参加了多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试验,并作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作为全球肺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IGNIGHT)的4位全球主要研究者(PI)之一,负责开展亚洲地区的研究。
多年来,韩宝惠专注于肺癌早期诊断、肺癌个体化治疗、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肺癌新药临床研究,不断地为肺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道路,取得了多项重要研究成果并应用到实际治疗中,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他先后获得恩德思医学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国呼吸医师奖、上海市临床医学科技二等奖、上海市胸科医院高尚医德奖等多个奖项。近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16人、硕士研究生20余名。
在韩宝惠的带领下,上海市胸科医院呼吸科的专业诊疗水平不断提升,近三年科室获得肺癌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际合作课题及省市级课题数十项,科室应用先进的磁导航、E-BUS技术(超声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解决胸部肿瘤诊断和肺癌分期取得良好效果,在肺癌规范化及个体化靶向治疗领域获得国内外同行、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