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编辑专家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人物 » 基础科学 » 生命科学 »

陈新——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6-12-08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陈新,常州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型抗生素和抗癌药物。1983年考入兰州大学化学系,先后获得兰州大学化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进入清华大学化学系作博士后研究,后受聘为清华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97年留学美国,先后在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和杜克大学作博士后研究。2001年至2004年,供职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TransTech Pharma;2004年至2010年,受聘为杜克大学化学系小分子合成中心主管和研究助理教授。 

2009年,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和常州市“领军型海归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在常州市创办了常州宁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公司总裁。2010年9月起,被常州大学聘为制药学院教授。先后发表了60多篇SCI期刊论文,其中包括Nature和Science,获得3项美国发明授权、11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和正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支撑项目1项,常州市科技项目4项。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完成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 1项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基金(NIH) 1项。 

EDUCATIONBACKGROUND (教育背景):

1993, Ph.D. (Major: synthetic organic chemistry), Lanzhou University,China.(兰州大学化学系) Advisor: Yulin Li

1990, M.Sc. (Major: organic chemistry), Lanzhou University, China.(兰州大学化学系)Advisor: Ziyi Zhang

1987, B.Sc. (Major: organic chemistry), Lanzhou University, China.(兰州大学化学系)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工作经历): 

2010- Professor of Chemistry School of Pharmaceutical andLife Sciences, Changzhou University, China.(常州大学制药学院)

2004-2010 Directorof Small Molecule Synthesis Facility & Assistant Research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Duke University, North Carolina, USA. (美国杜克大学化学系)

2001-2003SeniorResearch Scientist TransTech Pharma Inc., North Carolina, USA. (美国TransTech Pharma制药公司)

2000-2001Postdoctoral Research Associate Department of Chemistry,Duke University, North Carolina, USA (美国杜克大学化学系)

1997-1999Postdoctoral Fellow Departmentof Entom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Riverside, California, USA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昆虫学系)

1995-1997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Tsinghua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清华大学化学系)

1993-1995Postdoctoral Researcher Department of Chemistry,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清华大学化学系)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