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土保持学报》、《林业科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2部。
 出版专著:
1、《森林土壤研究集成》,罗承德、李贤伟、张健、宫渊波,科学出版社,2013年3月。
2、《低效林恢复与重建》 胡庭兴,张健,李贤伟,宫渊波 编著,华文出版社,2004年。
 发表期刊论文:
1	水土保持工程学课程考试方式改革与实践 	何淑勤; 郑子成; 宫渊波; 李贤伟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6/04
2	川南马尾松低效人工林不同改造模式后枯落物持水特性分析 	张海涛; 宫渊波; 付万权; 陈耀嘉; 徐云岩; 崔亚潇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4
3	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不同雨强、坡度对紫色土坡面产流的影响 优先出版 	车明轩; 宫渊波; 穆罕默德•纳伊姆•汉; 刘莲; 吕宸; 匡昆林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4
4	不同雨强、坡度对秸秆覆盖保持水土效果的影响 	车明轩; 宫渊波; Muhammad Naeem Khan; 陈兆利; 曾倩; 兰依依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2
5	川南马尾松低效林不同改造措施对土壤碳、氮特征及其碳稳定性的影响 	徐云岩; 宫渊波; 付万权; 崔亚潇; 陈耀嘉; 张海涛 	水土保持学报 	2016/01
6	岷江上游山地牧道对林下草本群落分布特征的影响 	郑江坤; 宫渊波; 刘金鑫; 刘剑波 	草业学报 	2015/02
7	紫色土区玉米季坡耕地片蚀过程研究 	黄成龙; 何淑勤; 郑子成; 宫渊波 	水土保持学报 	2015/01
8	官司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密度和储量研究 优先出版 	任姝婷; 宫渊波; 郑江坤; 付万权; 徐雄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4/04
9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及其腐殖质分布特征 	王天高; 何淑勤; 尹忠; 郑子成; 宫渊波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6
10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团聚体交换性K~+、Na~+的分布特征 	何淑勤; 宫渊波; 郑子成; 孔祥东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6
11	放牧干扰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有机碳及其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刘珊珊; 张兴华; 宫渊波; 王芬; 王燕; 尹艳杰; 李渊; 马金松; 郭挺 	土壤 	2014/05
12	官司河流域7种林分枯落物及土壤层水文效应 优先出版 	唐素贤; 郑江坤; 蒲晓君; 史鹏举; 孟晨; 宫渊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10
13	川中丘陵区典型林分枯落物层蓄积量及持水特性 	郑江坤; 王婷婷; 付万全; 杨润红; 宫渊波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3
14	放牧干扰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微生物量及呼吸熵的影响 优先出版 	刘珊珊; 王芬; 张兴华; 宫渊波; 王燕; 尹艳杰; 李渊; 马金松; 郭挺 	水土保持通报 	2014/02
15	川南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磷素变化特征 优先出版 	李渊; 宫渊波; 苏宏伟; 尹艳杰; 马金松; 郑江坤; 王燕; 刘珊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6
16	岷江干旱河谷优势灌丛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 优先出版 	王冰冰; 曲来叶; 宋成军; 宫渊波 	生态学报 	2015/08
17	紫色土区坡耕地壤中流磷素流失特征研究 	何淑勤; 宫渊波; 郑子成 	水土保持学报 	2014/02
18	炼山对巨桉人工幼林土壤酶活性和有效养分的影响 	陈礼清; 罗承德; 宫渊波; 张健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4/03
19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抗冲性及其影响因素 	何淑勤; 宫渊波; 郑子成; 孔祥东 	水土保持通报 	2013/06
20	放牧干扰对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优先出版 	刘珊珊; 张兴华; 宫渊波; 李渊; 王燕; 尹艳杰; 马金松; 郭挺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2
21	不同植被类型条件下土壤抗蚀性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何淑勤; 宫渊波; 郑子成; 孔祥东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5
22	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土壤水土保持功能 	王燕; 宫渊波; 尹艳杰; 郭挺; 刘珊珊; 李渊; 马金松 	水土保持学报 	2013/05
23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表层土壤侵蚀率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何淑勤; 宫渊波; 郑子成; 王玲 	资源科学 	2013/04
24	生态交错带物种多样性研究综述 	夏红霞; 朱启红; 宫渊波 	福建林业科技 	2013/01
25	岷江上游山地牧道与锥花小檗种群特征的关系 	刘金鑫; 宫渊波; 郑江坤; 张兴华; 姜广争; 岳艳杰; 左琴; 刘牧 	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26	《土壤侵蚀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何淑勤; 宫渊波; 李贤伟; 郑子成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2/06
27	西藏茶巴朗流域的土壤侵蚀及防治对策 	迷玛次仁; 宫渊波; 姜广争 	中国水土保持 	2012/12
28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4个乡土树种的抗旱生理指标主成分分析 	申学圣; 宫渊波; 陈林武; 房建佳; 张振恒; 钟熙敏 	贵州林业科技 	2012/04
29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植被α多样性分析 	夏红霞; 宫渊波; 朱启红 	安徽农业科学 	2012/29
30	凉风坳亚热带次生常绿阔叶林土壤种子库和种子雨的特征研究 	张丹桔; 宫渊波; 张健 	西部林业科学 	2012/04
31	雅安紫色土小流域土壤有机碳及碳组分分布特征 	刘珊珊; 宫渊波; 向香勇; 陈曼; 杨梅 	水土保持研究 	2012/03
32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土壤及枯落物持水特性 	王景燕; 胡庭兴; 龚伟; 宫渊波; 罗承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33	山地牧道与植被空间异质性研究评述 	刘金鑫; 宫渊波; 左琴; 陈林武; 房建佳; 刘珊珊 	草业学报 	2012/01
34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有机碳变化特征研究 	何淑勤; 郑子成; 李廷轩; 宫渊波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1
35	不同水氮条件对岷江柏幼苗生长的影响 	邵芳丽; 宫渊波; 关灵; 张振恒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1
36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山地森林交错带植被退化机制分析 	夏红霞; 朱启红; 宫渊波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37	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研究 	刘彬; 罗承德; 宫渊波; 张健; 肖千文; 鞠佳伶 	中国水土保持 	2012/01
38	不同保墒处理对岷江柏生长的影响 	申学圣; 关灵; 宫渊波; 陈林武; 房建佳; 张振恒 	林业实用技术 	2011/12
39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汉源县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何淑勤; 宫渊波; 郑子成; 雷文文; 李贤伟 	水土保持研究 	2011/05
40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灌丛植被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特征 	姜广争; 宫渊波; 陈林武; 左琴; 刘金鑫; 岳艳杰; 张兴华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5
41	不同退耕模式下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特征 	何淑勤; 郑子成; 宫渊波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5
42	水、氮对岷江柏幼苗水分利用率及相关因子的影响 	邵芳丽; 宫渊波; 关灵; 张振恒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09
43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氮库与微生物的季节变化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宫渊波; 罗承德 	生态学报 	2011/07
44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钟熙敏; 宫渊波; 陈林武; 伍维翰; 房建佳; 张振恒; 程良爽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1
45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植被恢复对小流域产流产沙的影响 	宫渊波; 陈林武; 张健; 罗承德 	水土保持学报 	2011/01
46	间伐强度对川西亚高山人工云杉林土壤易氧化碳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袁喆; 罗承德; 李贤伟; 宫渊波; 刘彬; 房建佳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6
47	基于生态足迹的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 	何淑勤; 郑子成; 孟庆文; 宫渊波; 王昌全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6
48	川南地区不同退耕地对土壤抗蚀性的影响 	王景燕; 胡庭兴; 龚伟; 宫渊波; 罗承德 	中国水土保持 	2010/12
49	川南坡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微生物和酶活性对退耕模式的响应 	王景燕; 胡庭兴; 龚伟; 宫渊波 	林业科学研究 	2010/05
50	天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有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王景燕; 胡庭兴; 龚伟; 宫渊波; 罗承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03
51	“一山三带”水土保持植被恢复模式的探讨 	胡慧蓉; 宫渊波; 胡庭兴 	中国水土保持 	2010/07
52	森林土壤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冉华; 宫渊波; 龚伟; 罗承德; 罗正华 	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03
53	川南坡地不同退耕模式对土壤团粒结构分形特征的影响 	王景燕; 胡庭兴; 龚伟; 宫渊波; 罗承德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6
54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植被恢复对土壤微生物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易海燕; 宫渊波; 伍维翰; 文维全; 陈林武; 张健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3
55	嘉陵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小流域典型降雨产流特征分析 	宫渊波; 张君; 陈林武; 张健; 王巧红 	水土保持学报 	2010/02
56	岷江上游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退耕还林后土壤养分变化和微生物分布特征 	易海燕; 宫渊波; 陈林武; 张敏; 唐春香; 黄正全; 陈鑫 	水土保持研究 	2010/02
57	川西沿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 	向成华; 栾军伟; 骆宗诗; 宫渊波 	生态学报 	2010/04
58	山地森林-干旱河谷交错带不同植被枯落物水文效益研究 	程良爽; 宫渊波; 关灵; 伍维翰; 刘敏 	中国水土保持 	2009/12
59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腐殖质组分碳和氮的影响 	龚伟; 颜晓元; 王景燕; 胡庭兴; 宫渊波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06
60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植被恢复对沟道产流的影响研究 	宫渊波; 陈林武; 张健; 罗承德 	水土保持学报 	2009/04
61	长期施肥对华北小麦-玉米轮作土壤物理性质和抗蚀性影响研究 	龚伟; 颜晓元; 蔡祖聪; 王景燕; 胡庭兴; 宫渊波 	土壤学报 	2009/03
62	长期施肥对小麦-玉米作物系统土壤颗粒有机碳和氮的影响 	龚伟; 颜晓元; 蔡祖聪; 王景燕; 胡庭兴; 宫渊波; 冉华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1
63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碳库与肥力的变化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宫渊波; 冉华 	生态学报 	2008/06
64	嘉陵江上游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 	王海英; 宫渊波; 陈林武 	水土保持学报 	2008/03
65	岷江柏与尾叶桉幼苗耗水日变化特性研究 	额冬梅; 宫渊波; 张亚军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7
66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磷素的比较 	程永珍; 宫渊波; 陈林武; 李进峰; 张发会 	水土保持研究 	2007/06
67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的土壤水源涵养功能 	王景燕;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冉华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7/05
68	广元3种林分类型生物产量与磷素空间格局的研究 	李进峰; 宫渊波; 陈林武; 程永珍; 张发会 	四川林业科技 	2007/05
69	广元市碗厂沟不同林地类型土壤氮素动态变化分析 	吴雪仙; 陈林武; 宫渊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07/05
70	广元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的分形特征 	李进峰; 宫渊波; 陈林武; 程永珍; 张发会 	水土保持学报 	2007/05
71	嘉陵江上游严重退化地5种森林植被类型枯落物的持水功能比较 	宫渊波; 陈林武; 罗承德; 吴雪仙; 程永珍 	林业科学 	2007/S1
72	退耕还林区林草复合模式土壤养分动态 	杨丁丁; 罗承德; 宫渊波; 梁剑 	林业科学 	2007/S1
73	四川洪雅县3种植被模式的土壤入渗性能 	许秀丽; 罗承德; 宫渊波; 杨朝俊 	林业科学 	2007/S1
74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对土壤的影响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宫渊波; 冉华 	林业科学 	2007/07
75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宫渊波; 冉华; 张世熔 	土壤学报 	2007/03
76	长江上游低山丘陵区小流域森林植被变化对径流影响分析 	张发会; 陈林武; 吴雪仙; 宫渊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07/02
77	光叶子花光合特性研究 	王景燕;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熊庆娥 	浙江林业科技 	2007/02
78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宫渊波; 冉华; 张世熔; 廖尔华 	植物生态学报 	2007/01
79	光叶子花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研究 	王景燕; 龚伟; 胡庭兴; 李梅; 宫渊波; 张健 	四川林业科技 	2006/06
80	两种经济林中的穿透雨与茎流特征研究 	黄兵; 宫渊波; 张健 	四川林业科技 	2006/06
81	森林土壤呼吸研究进展 	栾军伟; 向成华; 骆宗诗; 宫渊波 	应用生态学报 	2006/12
82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对土壤供氮潜力的影响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宫渊波; 冉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S2
83	北美水禽管理计划(NAWMP)及其对中国湿地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张丹桔; 宫渊波; 李贤伟 	生态学杂志 	2006/08
84	四川盆地北部湿地松人工林小气候特征研究 	龚伟; 宫渊波; 胡庭兴; 陈林武; 张发会; 王景燕; 朱志芳 	四川林业科技 	2006/03
85	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龚伟; 胡庭兴; 王景燕; 宫渊波; 冉华 	水土保持学报 	2006/03
86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比较——以嘉陵江上游地区为例 	王海英; 宫渊波; 陈林武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02
87	森林生态系统对大气氮沉降的响应 	王巧红; 宫渊波; 张君 	四川林业科技 	2006/01
88	湿地松幼树冠层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龚伟; 宫渊波; 胡庭兴; 陈林武; 张发会; 王景燕; 朱志芳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01
89	光叶子花茎段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植株再生的研究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熊庆娥; 王景燕; 张健; 李俊 	园艺学报 	2005/06
90	土壤碳现状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张君; 宫渊波; 王巧红 	四川林业科技 	2005/05
91	CO_2浓度升高对湿地松针叶蒸腾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龚伟; 宫渊波; 胡庭兴; 陈林武; 张发会; 王景燕; 朱志芳 	水土保持学报 	2005/05
92	林(竹)+草植被恢复初期地表径流及其养分流失特征 	张学权; 胡庭兴; 李伟; 宫渊波; 张健 	中国水土保持 	2005/10
93	两种野生岩生植物的抗旱适应性研究 	白景文; 罗承德; 李西; 宫渊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03
94	广元市退耕还林区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沈迪玉; 宫渊波; 鲜骏仁; 刘军; 陈小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03
95	不同林分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研究综述 	王海英; 宫渊波; 龚伟 	四川林勘设计 	2005/03
96	四川洪雅县3种植被模式的土壤入渗性能研究 	许秀丽; 罗承德; 宫渊波; 杨朝俊 	四川林业科技 	2005/04
97	土壤微生物量P研究综述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王景燕 	四川林勘设计 	2005/02
98	四川盆周低山暴雨区不同配置模式水土保持林生物多样性分析 	王巧红; 宫渊波; 陈林武; 沈迪玉; 王海英 	生态学杂志 	2005/06
99	川西低山区几种林(竹)-草复合经营模式水土保持能力对比研究 	李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张学权; 万雪琴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5/01
100	鱼腥草组织培养研究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张健; 王景燕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5/01 
101	坡耕地退耕还林后的植被恢复 	万雪琴; 胡庭兴; 张健; 李贤伟; 宫渊波 	林业科学 	2005/02
102	土壤管理方式对李园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 	张猛; 张健; 刘远鹏; 宫渊波; 廖尔华 	中国南方果树 	2005/01
103	森林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宫渊波; 罗承德; 冯茂松; 冉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S1
104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冯茂松; 张健; 胡庭兴; 宫渊波; 李贤伟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S1
105	森林培育系列实验实践及探索 	钟宇; 宫渊波; 李贤伟; 张健; 胡庭兴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S1
106	《分析测试系列实验》教学初探 	冯茂松; 宫渊波; 冉华; 罗承德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4/S1
107	印楝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龚伟; 宫渊波; 胡庭兴; 张健; 王景燕; 辜云杰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108	华西雨屏区退耕地不同植被经营模式坡面径流和产沙特征分析 	张学权; 胡庭兴; 李伟; 宫渊波 	水土保持学报 	2004/06
109	细裂银叶菊叶的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余峥; 王米力; 辜云杰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04/05
110	印楝在我国的引种与经营利用现状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叶萌 	经济林研究 	2004/03
111	印楝在我国的引种与经营利用现状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叶萌 	四川林业科技 	2004/03
112	退耕还林中林草模式效益评价与物种的选择与配置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张健 	四川林勘设计 	2004/03
113	嘉陵江上游低山暴雨区不同水土保持林结构模式水源涵养效益研究 	宫渊波; 麻泽龙; 陈林武; 胡庭兴; 张健 	水土保持学报 	2004/03
114	细裂银叶菊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王米力; 辜云杰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02
115	浅谈脆弱森林生态系统的形成特征及其治理措施 	龚伟; 胡庭兴; 宫渊波; 张健 	四川林勘设计 	2004/01
116	红千层离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龚伟; 宫渊波; 胡庭兴; 王米力; 辜云杰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4/01
117	红千层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龚伟; 宫渊波; 胡庭兴; 张健; 辜云杰; 麻泽龙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04
118	森林覆盖率与水土保持关系研究进展 	麻泽龙; 宫渊波; 胡庭兴; 于增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3/01
119	林学本科专业分析测试系列实验模块构建初探 	宫渊波; 李贤伟; 罗承德; 胡庭兴 	中国林业教育 	2002/01
120	对四川省退耕还林区发展果品经济林的思考 	宫渊波 	四川林业科技 	2001/01
121	制定林学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思路 	罗承德; 胡庭兴; 李贤伟; 宫渊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S1
122	面向21世纪林学本科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李贤伟; 胡庭兴; 罗承德; 刘应高; 宫渊波; 张健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S1
123	面向21世纪森林培育课程改革思考 	张健; 宫渊波; 陈礼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S1
124	四川野生果用胡颓子生长区划及加工特性研究 	邓玉林; 宫渊波; 陈礼清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0/02
125	四川省干鲜果品经济林发展现状分析 	宫渊波 	四川林勘设计 	1999/02
126	银杏叶果汁饮料的研制 	宫渊波; 陈礼靖 	四川林业科技 	1997/02
127	经济林发展比例的因素探讨 	宫渊波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7/01
128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森林承载力研究 	张健; 宫渊波; 陈林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03
129	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探讨 	张健; 宫渊波; 陈林武 	林业科学 	1996/04
130	四川盆地低山丘陵区县级最佳防护效益森林覆盖率定量研究 	宫渊波; 张健; 陈林武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02
131	四川盆地防护林体系结构研究 	张健; 陈林武; 宫渊波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6/02
132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经济林专业简介 	宫渊波 	经济林研究 	1993/01
会议论文:
1	土壤抗冲性的研究方法和影响因素 	周义贵; 李贤伟; 张健; 范川; 宫渊波; 白燕; 袁晖 	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 	中国会议 	201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