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人物 » 农业科学 » 园艺学 »

陈亮——茶叶专家陈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28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陈亮——茶叶专家陈亮——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 

专家信息:

 

陈亮,男,1967生,浙江缙云人,农学博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副主任,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种质资源利用”岗位专家,国家茶树改良中心、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农业部杭州茶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和杭州茶树资源国家野外试验台站负责人,第一届全国茶树品种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华中农业大学、浙江林学院兼职教授。韩国农村振兴厅(RDA)从世界茶叶研究领域聘请的4位荣誉科学家(Honorary Scientist)之一。Journal of Applied Horticulture、The Open Horticulture Journal、Pakistan Journal of Genetics、茶叶科学、中国茶叶、茶叶等学术期刊编委;常年担任J Agri Food Chem、Euphytica等13个SCI期刊和生物多样性等11个国内外核心期刊审稿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3-1987年本科毕业于浙江林学院林学系,获学士学位。

 

1987-1990年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研究生毕业,师从庄晚芳教授、童启庆教授,获硕士学位。

 

1999-2002年获浙江大学农(茶)学博士学位,师从童启庆教授。

 

2001.01-07获浙江省“151”人才工程首批出国留学资助,到日本爱媛大学基因研究中心担任高级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

 

2002.11-2003.10在美国康乃尔大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吴瑞(Ray Wu) 教授/院士。

 

培养学生情况:

 

已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5名,在读8名。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包括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共享利用;茶树分子标记开发与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茶树遗传育种和新品种选育;茶树资源与育种相关标准制订;茶树重要基因分离克隆与功能研究、功能基因组研究等。

 

承担的科研情况:

 

先后主持国家高技术发展计划(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国际标准,国家 标准和农业行业标准,“八五”、“九五”、“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项 目、科技部基础性工作项目,农业部“九五”攻关课题、农业先进技术引进计划(农业部948项目)、农业部保种项目,人事部留学回 国人员重点资助项目,浙江省科技厅重点和一般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30多项。

 

科研成果:

 

1、率先在国际上开展茶树功能基因组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构建了我国第一批茶树cDNA文库,通过对龙井43 cDNA新梢、幼根文库高通量ESTs序列测定、比对分析,获得5000多个茶树ESTs,其中已知功能基因1200多个,明确了茶树新梢/根部基 因丰度特征和表达谱特征,在GenBank登录部分基因序列1640个(GenBank登录号为CV013548-CV014937,CV066931-CV067174,AY570925- AY570930),占茶树所有已登录核酸序列的50%以上,登录全长基因7个,建立了第一张广谱型茶树基因芯片,初步构建了一个基于基因 芯片的茶树资源与育种研究平台。

 

2、率先在国内开展茶树分子标记研究。首次对茶树种质资源(种间和种内水平)的遗传多样性进行RAPD分析,表明 我国茶树资源在世界上具有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最大的遗传距离,研究思路、策略都被他人广泛引用(单篇论文的引用次数已经超过 70次);建立了基于RAPD的茶组植物分子分类系统;首次提出4种方法进行茶树品种资源的分子鉴别;首次对茶树优质资源遗传稳定性 进行分析,为优质资源的长期利用提供了分子水平的遗传依据。利用ISSR分析了中国茶树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和亲缘关系。 利用EST-SSR对茶树初级核心种质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中国茶树资源的核心种质。

 

3、作为首席科学家,承担我国为UPOV制定的第一个测试指南——[TG/238/1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的研制,曾5次代表中国政府参加 UPOV大会讨论茶树测试指南文本,“该标准是中国自主研制、国际首创,并被UPOV所采纳的国际标准,成为UPOV成员国共同遵循的国际 规则”。“该标准科学、先进、实用,居于国际领先水平”。“该标准的制定对促进我国茶树新品种保护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在国际 植物新品种保护领域的地位等具有重要意义”。

 

4、主持制定茶树资源与育种相关重要标准5个,正在逐步构建一个从茶树资源鉴定评价—育种(区域试验)—新品 种保护—良种繁育—苗木质量的全程标准体系。

 

 

发明专利:

 

1 茶树热激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杨亚军;陈亮;赵丽萍;王新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 茶树延长因子1α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3 一类茶树膨胀素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高其康;赵丽萍;陈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4 一类茶树微管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徐幼萍;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5 一类茶树叶绿素a/b结合蛋白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高其康;陈亮;赵丽萍;毛伟华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6 一类茶树捕光叶绿素a/b蛋白复合体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高其康;赵丽萍;陈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7 一类茶树光合系统I相关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毛伟华;高其康;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8 一类茶树谷氨酸盐合成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赵丽萍;陈亮;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9 茶树半胱氨酸合成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赵丽萍;高其康;陈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0 一类茶树过氧化物歧化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姚明哲;高其康;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1 茶树二磷酸核苷激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赵丽萍;高其康;陈亮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2 茶树磷酸核糖基邻氨基苯甲酸异构酶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高其康;杨亚军;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3 茶树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王新超;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4 茶树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成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高其康;赵丽萍;姚明哲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5 茶树液泡致电的质子泵三磷酸腺苷酶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6 茶树黄烷酮-3-羟化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赵丽萍;陈亮;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7 茶树亚硝酸盐还原酶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伍炳华;王新超;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8 茶树尿苷酸/胞苷酸激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高其康;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19 茶树蛋白酶体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高其康;陈亮;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0 一类茶树小G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徐幼萍;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1 一类茶树组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2 一类茶树胱硫醚-γ-合成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赵丽萍;陈亮;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3 一类茶树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高其康;陈亮;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4 茶树2-异丙基苹果酸合酶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伍炳华;高其康;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5 茶树二氢吡啶二羧酸合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高其康;赵丽萍;姚明哲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6 茶树钙调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高其康;赵丽萍;陈亮;徐幼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7 茶树核酮糖1,5-二磷酸活化酶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毛伟华;高其康;徐幼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8 一类茶树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高其康;杨亚军;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29 茶树β-淀粉酶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姚明哲;高其康;王新超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30 一类茶树光合系统Ⅱ相关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高其康;陈亮;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31 一类茶树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小亚基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毛伟华;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32 一类茶树泛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33 一类茶树酸性核糖体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陈亮;高其康;赵丽萍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34 一类茶树酰基载体蛋白特异表达序列标签及其生物芯片 杨亚军;陈亮;赵丽萍;高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2004-12-08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Conservation Genetics,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Plant Science,Plant Breeding,Eupytica等SCI收录论文10篇,主编 《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与数据标准》等专著2本,参编《中国茶树栽培学》、《中国茶树品种志》等专著6部。

 

出版专著: 

 

1、中国茶树栽培学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

 

2、中国茶树品种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茶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2001

 

4、茶树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资料更新中……

 

发表论文:

 

1 广西茶树资源生化成分多样性分析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0-05-16

2 浙江省茶树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的EST-SSR分析 乔婷婷; 马春雷; 周炎花; 姚明哲; 刘饶; 陈亮; 作物学报 2010-05-12

3 利用EST-SSR标记研究适制绿茶与乌龙茶品种的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 吴晓梅; 姚明哲; 马春雷; 王新超; 陈亮; 茶叶科学 2010-06-15

4 我国苦茶资源主要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英文) 王新超; 姚明哲; 马春雷; 陈亮;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8-12-15

5 茶树简化EcoTILLING技术的建立 金基强; 陈亮; 姚明哲; 王新超; 马春雷; 茶叶科学 2010-02-15

6 茶树无色花色素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马春雷; 乔小燕; 陈亮; 茶叶科学 2010-02-15

7 EST-SSR标记与茶树表型性状关联的初步分析 姚明哲; 乔婷婷; 马春雷; 金基强; 陈亮; 茶叶科学 2010-02-15

8 茶树休眠芽与萌动芽抑制消减杂交文库的构建与初步分析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马春雷; 姚明哲; 茶叶科学 2010-04-15

9 茶树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王新超; 姚明哲; 园艺学报 2009-01-25

10 植物关联分析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茶树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乔婷婷; 姚明哲; 周炎花; 马春雷;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3-20

11 中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取样策略研究 王新超; 刘振; 姚明哲; 马春雷; 陈亮;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09-04-15

12 基于EST-SSR的福建地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刘振; 姚明哲; 王新超; 陈亮; 中国农业科学 2009-05-10

13 利用EST-SSR分析江北茶区茶树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姚明哲; 刘振; 陈亮; 王新超; 马春雷; 梁月荣; 茶叶科学 2009-06-15

14 利用ISSR标记分析福云(半)同胞系茶树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 余继忠; 杨亚军; 黄海涛; 陈亮; 姚明哲;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04-15

15 植物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及重要基因的调控 乔小燕; 马春雷; 陈亮;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04-15

16 茶树黄酮醇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马春雷; 陈亮;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09-06-28

17 茶树遗传演化研究进展及SSR在茶树遗传演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周炎花; 姚明哲; 陈亮; 孙威江; 中国农学通报 2009-08-05

18 茶树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乔小燕; 马春雷; 陈亮; 茶叶科学 2009-10-15

19 ISSR和EST-SSR标记在检测中国、日本和肯尼亚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上的比较分析 姚明哲; 陈亮; 马春雷; 王新超; 梁月荣; 分子植物育种 2009-09-28

20 茶树优异资源评价与遗传稳定性研究 杨亚军; 虞富莲; 陈亮; 曾建明; 杨素娟; 李素芳; 束际林; 舒爱民; 章志芳; 王玉书; 王海思; 王平盛; 许玫; 宋维希; 郭吉春; 杨如兴; 张文锦; 陈志辉 茶叶科学 2003-12-30

21 ISSR在茶树品种分子鉴别和亲缘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姚明哲; 黄海涛; 余继忠; 陈亮 茶叶科学 2005-06-30

22 茶树氮素利用效率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初探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阮建云 作物学报 2005-07-25

23 优质红碎茶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王新超; 许玫; 陈亮; 杨亚军; 姚明哲; 虞富莲; 王平盛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5-09-30

24 分子标记在茶树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姚明哲; 陈亮 生物技术通报 2003-10-26

25 茶树新梢cDNA文库的构建和ESTs测序成功率初步分析 陈亮; 赵丽萍; 高其康 茶叶科学 2004-03-30

26 不同品种茶树氮素效率差异研究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阮建云 茶叶科学 2004-06-30

27 应用RAPD标记进行茶树优异种质遗传多态性、亲缘关系分析与分子鉴别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分子植物育种 2004-05-28

28 茶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姚明哲;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04-09-30

29 茶树谷氨酸合酶的提取与活性测定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中国茶叶 2004-10-25

30 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4-12-30

31 构建茶树资源核心种质的设想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姚明哲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04-12-30

32 茶树新梢cDNA克隆测序和表达序列标签(ESTs)特性分析 陈亮; 赵丽萍; 高其康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5-02-28

33 利用~(15)N标记研究不同品种茶树氮肥利用率差异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吴伟 福建茶叶 2005-03-30

34 茶树优质资源遗传稳定性的RAPD分析 陈亮; 虞富莲; 杨亚军; 陈大明; 徐昌杰; 高其康 茶叶科学 1999-05-15

35 应用RAPD分子标记鉴定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研究 陈亮; 王平盛; 山口聪 中国农业科学 2002-10-20

36 茶树优质资源花粉的遗传稳定性 束际林; 陈亮; 虞富莲;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00-05-15

37 关于茶组植物分类与演化的讨论 陈亮; 虞富莲; 童启庆 茶叶科学 2000-11-15

38 3种苦丁茶与茶叶的感官和化学成分比较 陈亮; 周智修; 舒爱民; 刘晓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09-30

39 浙江龙王山自然保护区药用植物资源 周智修; 陈亮; 楼炉焕; 李根有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0-12-30

40 日本的茶树品种 陈亮 中国茶叶 2001-06-07

41 利用RAPD进行茶组植物遗传多样性和分子系统学分析 陈亮; 山口聪; 王平盛; 许玫; 宋维希; 童启庆 茶叶科学 2002-06-25

42 茶树花程式和花图式及其在茶树系统演化中的反映 王立; 陈亮 中国茶叶 1994-10-15

43 茶树花粉形态的演化趋势 束际林; 陈亮 茶叶科学 1996-11-15

44 广西的大茶树 陈亮; 虞富莲 中国茶叶 1996-02-15

45 茶树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和评价利用 陈亮; 虞富莲 中国茶叶 1996-12-15

46 茶组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现状 陈亮 茶叶 1996-06-10

47 茶树基因组DNA提纯与鉴定 陈亮; 陈大明; 高其康; 杨亚军; 虞富莲 茶叶科学 1997-11-15

48 山茶属8种1变种花粉形态比较 陈亮; 童启庆; 高其康; 束际林; 虞富莲 茶叶科学 1997-11-15

49 茶树及其他山茶属植物花粉形态、超微结构及演化 束际林; 陈亮; 王海思; 王平盛; 许玖; 宋维希 茶叶科学 1998-05-15

50 茶树RAPD反应系统和扩增程序优化 陈亮; 高其康; 杨亚军; 虞富莲; 陈大明 茶叶科学 1998-05-15

51 15个茶树品种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高其康; 陈大明 茶叶科学 1998-05-15

52 茶树EST-SSR标记的开发及其育种利用 陈亮; 马春雷; 姚明哲; 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 2009-01-04

53 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NBL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赵丹; 李宁; 张增艳; 黄茜; 赵继荣; 陈亮; 黄占景; 辛志勇; 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9-11-29

54 源于中间偃麦草7XL的抗小麦黄矮病重要基因TiDPK1的分离克隆与功能验证 陈亮; 张增艳; 刘艳; 辛志勇; 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9-11-29

55 茶树黄酮合成酶Ⅱ基因全长cDNA序列的克隆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乔小燕; 马春雷; 陈亮; 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9-11-29

56 在后基因组时代,对茶树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思考 陈亮; 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3: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 2007-09-18

57 浙江省茶树地方品种与选育品种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的EST-SSR分析 乔婷婷; 马春雷; 周炎花; 姚明哲; 陈亮;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09-26

58 基于生产区划和表型数据构建中国茶树初级核心种质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姚明哲; 马春雷;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09-26

59 利用EST-SSR基因分型研究分子标记与茶树表型性状的关联性 姚明哲; 乔婷婷; 马春雷; 金基强; 陈亮; 杨亚军; 中国茶叶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9-09-26

60 RAPD及其在茶树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 陈亮; 杨亚军; 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0-04-01

61 知识经济与21世纪初我国农业科技 周智修; 陈亮; 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 2002-06-01

62 茶树叶片ESTs序列及其功能基因表达谱特征分析 赵丽萍; 陈亮; 高其康; 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10-01

63 茶树品种间氮素效率差异机制的初步研究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阮建云; 中国茶叶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4-10-01

64 茶树新梢不同叶片中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赵丽萍;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长三角现代植物生物学与农业专题论坛论文集 2005-10-01

65 中国大陆茶树育种研究的进展—从单株选择到杂交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陈亮; 杨亚军;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09-01

66 茶树基因芯片的研制和初步应用 赵丽萍; 高其康;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09-01

67 高含量β-胡萝卜素茶树资源的初步筛选 王新超; 陈亮; 马春雷; 张亚丽; 梅菊芬; 赵丽萍; 姚明哲; 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6-09-01

68 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策略的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张亚丽; 2007中国植物生理学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 2007-08-01

69 基于表达序列标签(EST)策略的茶树分子生物学研究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张亚丽; 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07-01

70 安吉白茶正常与白化叶片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王新超; 赵丽萍; 姚明哲; 陈亮; 杨亚军; 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07-01

71 茶树新梢不同叶片中β-葡萄糖苷酶和β-樱草糖苷酶基因表达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赵丽萍;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茶叶科学 2006-03-15

72 天然胡萝卜素开发利用状况和设想 王新超; 杨亚军; 陈亮; 姚明哲; 赵丽萍; 广西植物 2006-05-30

73 茶树功能基因分离克隆研究进展 马春雷; 陈亮; 分子植物育种 2006-12-30

74 植物氮素营养基因型差异研究进展 王新超; 陈亮; 杨亚军; 姚明哲; 赵丽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07-30

75 茶树基因芯片的研制和初步应用 赵丽萍; 高其康; 陈亮; 王新超; 姚明哲; 茶叶科学 2006-09-15

76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β-胡萝卜素含量 王新超; 陈亮; 赵丽萍; 马春雷; 张亚丽; 梅菊芬; 姚明哲;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9-05

77 我国茶树无性系品种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姚明哲; 陈亮; 王新超; 赵丽萍; 杨亚军; 作物学报 2007-04-12

78 茶树亲环素基因cDNA全长的分析鉴定与原核表达 张亚丽; 赵丽萍; 马春雷; 陈亮; 茶叶科学 2007-05-15

79 茶树查尔酮异构酶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马春雷; 赵丽萍; 张亚丽; 陈亮; 茶叶科学 2007-05-15

80 病原诱导的中间偃麦草ERF转录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特性 姚乌兰; 张增艳; 陈亮; 辛志勇; 作物学报 2007-09-12

81 基于EST-SSR的西南茶区茶树资源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刘振; 王新超; 赵丽萍; 姚明哲; 王平盛; 许玫; 唐一春; 陈亮; 分子植物育种 2008-02-15

82 安吉白茶正常与白化叶片基因表达差异的初步研究 王新超; 赵丽萍; 姚明哲; 陈亮; 杨亚军; 茶叶科学 2008-02-15

83 我国苦茶资源主要生化成分的鉴定评价 王新超; 姚明哲; 马春雷; 陈亮;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6-05

84 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茶树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的制订 陈亮; 虞富莲; 姚明哲; 吕波; 杨坤; 堵苑苑; 中国农业科学 2008-08-10

85 茶树ACC合成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张亚丽; 乔小燕; 陈亮; 茶叶科学 2008-08-15

86 福建武夷山地区茶树种质的茶橙瘿螨抗性变异及高抗优质资源的发掘 姚明哲; 郭华伟; 王新超; 肖强; 陈亮;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9-05

87 茶树幼根cDNA文库构建及其表达序列标签特性分析 赵丽萍; 马春雷; 陈亮; 分子植物育种 2008-09-15

88 茶树ACC氧化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张亚丽; 乔小燕; 陈亮; 茶叶科学 2008-12-15

89 茶树花粉形態的观察 陈亮; 童启庆; 庄晚芳; 中国茶叶 1993-06-30

90 茶树花粉形态及其模糊聚类的研究 陈亮; 童启庆; 庄晚芳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2-07-01

91 桂西山区茶树种质资源考察初报 左志明; 陈亮; 虞富莲 广西农业科学 1994-03-10

92 广西茶树种质资源考察研究初报 陈亮; 虞富莲; 左志明 广西农业科学 1996-03-10

93 试论我国茶园间作的类型和利弊 陈亮; 茶叶 1991-10-20

94 茶树遗传多样性的RAPD研究 陈亮; 杨亚军; 虞富莲; 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 1999-10-18

 

95 Zhao L P, Liu Z, Chen L*, Yao M Z, Wang X C.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24 novel EST derived microsatellites from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and cross-species amplification in its closely related species and varieties. Conservation Genetics, 2008, 9(5): 1327-1331

 

96 Yao MZ, Chen L*, Liang YR. Genetic diversity and relationship among tea cultivars (Camellia sinensis) from China, Japan and Kenya revealed by ISSR markers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parental selection in tea breeding programs. Plant Breeding, 2008, 127 (2), 166–172

 

97 Chen L*, Zhou ZX, Yang YJ*.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in China: From individual selection to hybridization and molecular breeding. Euphytica, 2007,154: 239-248

 

98 Chen L*, Zhao LP, Gao QK. Generation and analysis of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from the tender shoots cDNA library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Plant Science, 2005, 168(2):359-363

 

99 Chen L*, Gao QK, Chen DM, Xu CJ. The use of RAPD markers for detecting genetic diversity, relationship and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of Chinese elite tea genetic resources [Camellia sinensis (L.)O. Kuntze] preserved in tea germplasm repository.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2005, 14(6): 1433-1444

 

100 Chen L*, Yamaguchi S. RAPD markers for discriminating tea germplasms on the inter-specific level in China. Plant Breeding, 2005, 124(4):404-409

 

101 Chen L*, Yamaguchi S. Genetic diversity and phylogeny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and its related species and varieties in the section Thea genus Camellia determined by randomly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analysis.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2002, 77(6):729-732

 

102 Chen L*, Zhou ZX. Variations of main quality components of tea genetic resources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preserved in the China National Germplasm Tea Repository. Plant Foods for Human Nutrition, 2005, 60(1):31-35

 

103 Chen L*, Yu FL, Yao MZ, Lv B*, Yang K, Du YY. Preparation of the UPOV 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Agriculture Science in China. 2008, 7(2) 224-231

104 Ni S, Yao MZ, Chen L*, Zhao LP and Wang XC. Germplasm and breeding research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based on DNA molecular marker approaches.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2008, 2(2) 200-207

 

105 Ma CL, Chen L*.Research progress on isolation and cloning of functional genes in tea plants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2007,1(4)449-455

 

106 Chen L*, Yao MZ, Yang YJ, Yu YJ. Collection, conservation, evalu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ea genetic resources (Camellia spp.) in China. Floriculture, Ornamental and Plant Biotechnology: Advances and topical issues. Global Science Books (UK). 2006, 1: 578-583

 

107 Chen L*, Yao MZ, Zhao LP and Wang XC.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es on molecular biology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Floriculture, Ornamental and Plant Biotechnology: Advances and topical issues. Global Science Books (UK). 2006, 4,425-436

 

108 Chen L*, Wang PS, Yamaguchi S. Identification of wild tea germplasm resources (Camellia sp.) using RAPD markers. Agriculture Science in China. 2002, 1(10): 1105-1110

 

109 Zhao LP, Gao QK, Chen L*. Sequencing of cDNA clones and analysis of the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of tea plant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young shoots. Chines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2005, 2(2); 137 –141

 

荣誉奖励:

 

先后获国家“八五”、“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成果奖二次,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第13),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一次(第6)。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次(第6、7名)。全国优秀茶叶科技工作者,韩国农村振兴厅(RDA)“荣誉科学家”(Honorary Scientist)。

 

1、1997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