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发布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人物 » 农业科学 » 作物学 »

杨武云——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杨武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26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杨武云——小麦遗传育种专家杨武云——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 

专家信息:

 

杨武云,男,生于1965年1月,四川省南充市人。现任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作物品资源研究保护中心主任,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成都)分中心副主任,成都综合试验站站长。四川省“十五”作物育种攻关“作物品种资源课题”首席专家。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6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

 

1989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

 

1999年毕业于四川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

 

1995 、1999、2001年分别赴CIMMYT 、英国剑桥国家农业植物研究所、澳大利亚南昆士兰大学研修。又在复旦大学生命科学院攻读博士后。

 

学术兼职:

 

1、省十届人大农业委员会委员。

 

2、中国农学会遗传资源分会理事。

 

3、四川省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理事。

 

4、四川省作物学会生物技术专业组副组长。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小麦抗条锈种质资源创新、节节麦优质高分子谷蛋白亚基基因分子标记与克隆、小麦新型核质互作不育系创制和优质杂种小麦产业化等研究工作。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在“九五”、“十五”期间主持国家、四川省重大科研项目15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

 

主持研究四川省的跨世纪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小麦新型核质互作不育系的创制”。

 

 

科研成果: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三等奖1项;育成小麦品种川麦38、川麦42。

 

1、主持的“小麦高亲和性多基因综合体研制”获199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冬春杂交小麦育种新途径及高产优质抗性川麦30系列品种的选育”获2001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主持的“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的收集、鉴定、保存、遗传评价和利用研究” 获2002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发明专利:

 

1 辅助转育川麦42高产位点的分子标记技术 杨武云; 李俊; 胡晓蓉; 汤永禄; 李朝书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010-06-23

2 鉴别小麦红粒和白粒的分子标记技术 杨武云; 李俊; 胡晓蓉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010-06-30

 

资料更新中……

 

论文专著: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多篇,3篇被Sci收录。

 

发表论文:

1 小麦基因型间籽粒镉积累及低积累资源筛选 杨玉敏; 张庆玉; 张冀; 田丽; 雷建容; 喻华; 杨武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9-05

2 低温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张泽全; 舒长生; 董雪芳; 赖运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10-02-28

3 四川部分县市土壤墒情与病虫害调查及管理措施 魏会廷; 李俊; 杨武云; 汤永禄; 李朝苏 四川农业科技 2010-04-15

4 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突破小麦产量瓶颈的机会与潜力 汤永禄; 杨武云; 魏会廷; 李朝苏; 李俊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15

5 人工合成小麦幼苗耐低温特性鉴定 张泽全; 舒长生; 赖运平; 董雪芳;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6-20

6 小麦品系ICA56抗条锈病鉴定及其抗性基因SSR标记 蒲宗君; 陈国跃; 陈华; 郑科; 魏育明; 颜泽洪; 杨武云; 郑有良 植物病理学报 2009-02-15

7 四川盆地部分县市小麦蚜情调查及防治措施 魏会廷; 杨武云; 汤永禄; 李俊; 李朝苏 四川农业科技 2009-02-15

8 川麦42的1BS染色体臂对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李俊; 魏会廷; 杨粟洁; 李朝苏; 汤永禄; 胡晓蓉; 杨武云 作物学报 2009-12-12

9 小麦苗期抗旱相关形态指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赖运平; 李俊; 张泽全; 董雪芳; 刘新春; 魏会廷; 胡晓蓉; 彭正松; 杨武云 麦类作物学报 2009-11-15

10 突破性超高产高抗条锈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川麦42 段晓明; 张颙; 杨武云 四川农业科技 2006-01-30

11 源于叙利亚小麦ICA31抗条锈病基因分析及分子标记研究 蒲宗君; 杨武云; 颜泽洪; 郑有良; 张增艳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2-05

12 四川盆地两个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研究 汤永禄; 杨武云; 黄钢; 胡晓蓉 西南农业学报 2006-04-28

13 川麦107慢条锈性遗传分析和分子标记研究 刘小俊; 姬红丽; 杨武云; 朱华忠; 沈丽; 杨家秀; 彭云良; 李跃建 麦类作物学报 2006-05-15

14 澳大利亚小麦品种Sunco抗条锈病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恩年; 邹裕春; 杨武云; Mark Sutherland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5-05

15 小麦材料PI31抗条锈性鉴定及其抗性基因SSR标记 蒲宗君; 颜泽洪; 魏育明; 杨武云; 郑有良; 张增艳 植物病理学报 2006-08-30

16 四川小麦国际合作又上新台阶——中国与澳大利亚合作的优质小麦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段晓明; 邹裕春; 张颙; 杨武云 四川农业科技 2006-08-30

17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衍生群体的PPO基因分析 杨松杰; 刘世贵; 李俊; 杨武云 分子植物育种 2006-11-28

18 小麦新品种川麦42抗条锈病性遗传分析 张颙; 杨武云; 彭云良; 李俊; 郑有良 植物保护学报 2006-09-30

19 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7的抗条锈病SSR分子标记定位 李俊; 魏会廷; 胡晓蓉; 彭正松; 杨武云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7-04-01

20 高产高抗优质小麦新品种川麦43 张颙; 杨武云; 蒋馨 四川农业科技 2007-04-15

21 川麦42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的SSR标记检测 廖杰; 魏会廷; 李俊; 杨玉敏; 曾云超; 彭正松; 杨武云 作物学报 2007-05-12

22 源于CIMMYT人工合成种的小麦新品种川麦42的选育与研究 张颙; 杨武云; 邹裕春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23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 杨武云; 李俊; 胡晓蓉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24 利用SSR标记分析川育12×人工合成小麦Syn780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偏分离现象 曾云超; 李俊; 杨玉敏; 廖杰; 彭正松; 汤永禄;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25 CIMMYT抗条锈小麦种质CI-66和CI-7抗性遗传研究及其利用 蒲宗君; 刘仲齐; 饶世达; 张顒; 杨武云; 郑有良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26 “川麦38”遗传背景中人工合成小麦导入位点的SSR标记检测 王玲玲; 胡晓蓉; 陈华华; 万洪深; 廖杰; 曾云超; 杨玉敏; 李俊;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27 人工合成小麦RIL群体对条锈病新小种条中32的抗性表现 汤永禄; 杨武云; 曾云超; 李朝苏; 彭云良; 邹裕春; 陈放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28 节节麦遗传多样性的SSR标记分析 魏会廷; 李俊; 胡晓蓉;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29 利用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育成的新品种“川麦42”的生态适应性及产量潜力研究 汤永禄; 朱华忠; 李朝苏; 黄钢; 余秀芳; 陈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30 利用SSR标记分析19份山羊草属种D基因组遗传多样性 孙红艳; 李俊; 胡晓蓉; 陈华华; 魏会廷;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31 节节麦SQ-214衍生系的抗条锈性状遗传分析 杨玉敏; 李俊; 廖杰; 曾云超; 胡晓蓉;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32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揭示“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的遗传差异 李俊; 魏会廷; 胡晓蓉;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33 蓝标型显性核不育小麦的特性及其F_1杂种优势分析 蒲宗君; 饶世达; 杨武云; 田宁 麦类作物学报 2007-11-15

34 人工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的重组近交系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研究(英文) 汤永禄; 曾云超; 杨武云; 邹裕春; 陈放 麦类作物学报 2007-11-15

35 小麦品系P81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蒲宗君; 颜泽洪; 魏育明; 杨武云; 郑有良 植物保护学报 2007-10-15

36 利用SRAP标记研究四川高原青稞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杨平; 刘仙俊; 刘新春; 李俊; 王希文; 何守朴; 李刚; 杨武云; 冯宗云 遗传 2008-01-15

37 高产、高抗条锈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7 张颙; 杨武云; 谭禺 四川农业科技 2008-11-15

38 人工合成小麦对普通小麦农艺性状及产量潜力的改良 汤永禄; 杨武云; 吴元奇; 曾云超; 李朝苏; 邹裕春; 陈放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3-05

39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检测 杨松杰; 杨武云 分子植物育种 2008-04-15

40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 杨松杰; 杨武云 中国农学通报 2008-04-05

41 实心小麦86-741茎秆的解剖分析及壁厚特性的SSR标记 陈华华; 李俊; 万洪深; 王玲玲; 彭正松; 杨武云 作物学报 2008-08-12

42 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Waxy蛋白亚基的分子标记 杨松杰;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8-08-15

43 节节麦DNA指纹关系所揭示的古代中国与西方农业技术交流 魏会廷; 李俊; 彭正松; 卢宝荣; 赵志军; 杨武云 自然科学进展 2008-09-15

44 人工合成小麦衍生品种川麦43 谭禺; 杨武云 四川农业科技 2008-10-15

45 人工合成小麦中HMW-GS 6+8和1.5+10的品质效应 汤永禄; 杨武云; 田纪春; 李俊; 陈放 中国农业科学 2008-11-10

46 人工六倍体小麦后代衍生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英文) 杨松杰; 屈国胜; 杨武云 华北农学报 2008-10-28

47 粗山羊草抗条锈(CYR32)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烈; 杨武云; 张新全; 魏会廷; 李俊 草业学报 2005-08-20

48 四川—CIMMYT小麦穿梭育种回顾与展望 邹裕春; 张颙; 杨武云; 杨恩年; 黄钢 西南农业学报 2003-09-30

49 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 杨武云; 陆春明; 卢宝荣; 王宇; 胡晓蓉; 余毅; 张顒 西南农业学报 2003-12-30

50 蚕豆低异交率结实特性的初步研究 杨武云; 余东梅 西南农业学报 2004-05-05

51 小麦新品种川麦42蛋白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张颙; 李伟; 杨武云; 郑有良 西南农业学报 2004-11-05

52 小麦新品种川麦42分子特征 张颙; 李伟; 杨武云; 郑有良 西南农业学报 2005-01-05

53 小麦遗传材料86-741与黑麦的可杂交性研究 廖晓虹; 蒲宗君; 杨武云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03-25

54 四川小麦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邹志同; 杨武云 作物品种资源 1995-04-21

55 采用桥梁单体培育小麦品种间染色体代换系的新方法 杨武云; 胡晓蓉; 毛沛 华北农学报 1997-12-20

56 川麦42重要基因发掘及遗传转育 杨武云; 李俊; 魏会廷; 李朝苏; 汤永禄; 胡晓蓉 全国植物分子育种研讨会摘要集 2009-01-04

57 1950年以来四川盆地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遗传改良 刘仲齐; 饶世达; 蒲宗君; 余东梅; 杨武云 21世纪小麦遗传育种展望——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 2001-05-01

58 小麦加工品质在四川生态区表达研究 杨恩年; 邹裕春; 杨武云 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10-01

59 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 杨武云; 陆春明; 卢宝荣; 王宇; 胡晓蓉; 余毅; 张顒 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10-01

60 利用RIL群体研究1.5+10HMW-GS对普通小麦品质性状和产量的潜在影响 汤永禄; 杨武云; 田纪春; 李朝苏; 李俊; 陈放 中国作物学会栽培专业委员会换届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11-01

61 应用SRAP标记研究中国小麦育成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刘仙俊; 杨平; 刘新春; 李俊; 杨武云; 冯宗云 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 2008-10-01

62 小麦育种亲本SW3243中1BL/1RS易位的细胞学和分子标记检测及来源分析 杨恩年; 唐宗祥; 李俊; 杨武云; 邹裕春 麦类作物学报 2010-09-15

63 矮杆大穗高产小麦育种亲本SW3243重要农艺性状特性及育种应用效果 杨恩年; 李俊; 杨武云; 邹裕春 中国农学通报 2010-06-20

64 水稻秸秆浸提液对小麦幼苗的化感作用 董雪芳; 李俊; 赖运平; 张泽全;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20

65 小麦品种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苗期叶片生长研究 徐玉平; 彭正松; 廖杰; 杨武云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6-20

66 三个新型人工合成缺体-四体小麦材料的细胞学观察 李龙秀; 张连全; 王纯洁; 廖攀; 杨武云; 刘登才 西南农业学报 2009-08-15

67 Mapmarker/Exp3.0遗传图谱构建中重要参数设置初步探讨 赖运平; 李俊; 董雪芳; 张泽全; 魏会廷; 彭正松; 胡晓蓉;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9-12-28

68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川麦44的选育研究 蒲宗君; 饶世达; 杨武云; 张增艳; 蒲至恩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1-05

69 优质小麦新品种川麦42 张颙; 杨武云 中国农村科技 2006-02-01

70 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小麦新品种川麦38抗条锈性及遗传分析 张颙; 杨武云; 郑有良; 余毅; 胡晓蓉; 彭云良; 杨家秀 西南农业学报 2006-02-28

71 利用SSR标记分析“川麦42”和“川麦43”的遗传差异 魏会廷; 李俊; 杨武云; 彭正松; 杨烈 西南农业学报 2006-04-28

72 四个四川主推小麦品种的鲜白盐面条品质指标分析 杨恩年; 陈东升; Eric Storlie; 邹裕春;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6-04-28

73 四川青衣江、岷江流域鹅观草遗传多样性的溶蛋白分析 杨烈; 张新全; 杨武云; 李俊; 魏会廷 草业学报 2006-08-20

74 源于叙利亚小麦抗条锈性的遗传分析 蒲宗君; 杨武云; 彭云良; 郑有良 西南农业学报 2006-10-28

75 高抗条锈和白粉病节节麦资源SQ-214遗传背景的SSR标记分析 杨玉敏; 曾云超; 廖杰;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6-10-28

76 强筋小麦品种川麦36的抗条锈病性状遗传研究 杨恩年; 邹裕春;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6-10-28

77 分子标记所揭示的人工合成小麦与推广品种杂交后代中出现的新变异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卢宝荣; 杨武云 云南植物研究 2006-10-30

78 SSR在鸭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初探 曾兵; 张新全; 杨武云; 兰英 西南农业学报 2006-12-28

79 小麦地方品种“宜章赤面小麦”抗条锈性状的遗传分析 曾云超; 杨玉敏; 廖杰;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彭云良;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6-12-28

80 穗重型小麦品种川麦42与穗数型品种川农16遗传差异的SSR标记分析 廖杰; 曾云超; 杨玉敏; 李俊;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2-28

81 CIMMYT种质及育种技术在四川小麦品种改良中的利用 邹裕春; 杨武云; 朱华忠; 杨恩年; 蒲宗君; 伍铃; 张颙; 汤永禄; 黄钢; 李跃建; 何中虎; Ravi Singh; S.Rajaram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82 川麦42/川农16重组自交系群体中小麦迟熟α-淀粉酶(LMA)的遗传分析 杨恩年; 张颙; 李俊; 汤永禄; 杨武云; 邹裕春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83 川W565的复小穗性状遗传分析 廖杰; 李俊; 杨玉敏; 曾云超; 魏会廷; 彭正松; 胡晓蓉;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84 实秆小麦86-741遗传背景的SSR标记分析 陈华华; 李俊; 胡晓蓉; 万洪深; 王玲玲; 杨玉敏; 曾云超; 廖杰;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85 不同N、P、K营养水平下“川麦42”苗期生物学特性初步分析 万洪深; 李俊; 陈华华; 王玲玲; 彭正松; 胡晓蓉;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86 六倍体普通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Glu-A1和Glu-B1共同缺失材料研究初报 杨恩年; 张洁; 杨武云; 邹裕春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87 利用SSR标记分析“川育12”和人工合成小麦“SYN780”的遗传差异 曾云超; 李俊; 杨玉敏; 廖杰; 魏会廷; 彭正松;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88 “川麦42”ד川农16”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 廖杰; 李俊; 汤永禄; 杨玉敏; 曾云超; 魏会廷; 彭正松; 胡晓蓉;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89 利用小麦A、B基因组特异SSR标记扩增节节麦D基因组 杨玉敏; 李俊; 廖杰; 曾云超; 魏会廷; 彭正松; 胡晓蓉;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7-04-28

90 蓝标型矮败小麦的创制及利用 蒲宗君; 杨武云; 颜泽洪; 田宁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8-15

91 高产、高抗条锈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川麦42 张颙; 杨武云 中国农村科技 2005-09-01

92 抗条锈、抗穗发芽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Cereta/Aegilops tauschii783的SSR标记分析 李俊; 魏会廷; 杨武云; 彭正松 分子植物育种 2005-11-28

93 四川蚕豆育种及生产现状 杨武云; 余东梅; 罗菊枝 四川农业科技 2003-10-30

94 西藏三联小穗小麦的性状遗传分析 杨武云; 陆春明; 卢宝荣; 王宇; 胡晓蓉; 余毅; 张颙 西南农业学报 2004-03-05

95 南瓜属三个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孙正海; 李跃建; 宋明; 杨武云; 房超; 刘小俊 西南农业学报 2004-03-05

96 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张顒; 杨武云; 胡晓蓉; 余毅; 邹裕春; 李青茂 西南农业学报 2004-05-05

97 小麦杂种优势群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 蒲宗君; 刘仲齐; 杨武云; 颜泽洪; 郑有良 麦类作物学报 2004-10-15

98 小麦地方品种“开县罗汉麦”在远缘杂交中的遗传评价 刘登才; 颜济; 杨俊良; 罗明诚; 杨武云 作物学报 1999-12-15

99 两个抗旱小麦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廖晓虹; 周庭莲; 杨武云 种子 1999-04-15

100 四川圆锥小麦地方品种(兰麦)品质特性分析 廖晓红; 杨武云 种子 1999-10-15

101 多小穗小麦新种质86-1幼穗发育遗传分析 张庆玉; 王芬; 李金秀;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2002-09-30

102 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Decoy1/Aegilops tauschii 510抗条锈性状(条中30,条中31)的遗传分析 杨武云; 颜济; 杨俊良; 郑有良; 余毅; 胡晓蓉; 杨家秀 西南农业学报 1999-06-30

103 节节麦及其在小麦生物技术育种中的研究与应用 杨武云; 余毅; 胡晓蓉; 杨家秀; 颜济; 杨俊良; 郑有良 西南农业学报 1999-12-30

104 节节麦抗白粉病基因直接转移及遗传表达 杨武云; 余毅; 胡晓蓉; 伍碧华; 颜济; 杨俊良; 郑有良 西南农业学报 2000-12-30

105 硬粒小麦SW AHEN 3抗条锈(条中30、31)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武云; 余毅; 胡晓蓉; 杨家秀; 颜济; 杨俊良 麦类作物学报 2001-02-28

106 论农业的弱质性 姜太碧; 郑景骥; 杨武云 经济论坛 2002-12-25

107 小黑麦×小麦育成特殊类型育种材料的细胞遗传分析 杨武云; 胡晓蓉 西南农业学报 1996-12-30

108 四川地方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分析 杨武云; 胡晓蓉 西南农业学报 1996-12-30

109 k_r基因在普通小麦-偃麦草双二倍体背景下的遗传表达分析 杨武云; 李先碧; 刘登才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08-30

110 一个豌豆育成品种遗传不稳定性的细胞遗传学机制 杨俊品;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1997-03-30

111 小麦自然群体中部分同源染色体配对促进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刘登才; 罗明诚; 杨俊良; 颜济; 兰秀锦;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1997-09-30

112 多小穗小麦10-A幼穗发育的遗传研究 杨武云; 黄钢; 胡晓蓉; 饶世达 西南农业学报 1997-09-30

113 四川部分高亲和性普通小麦地方品种品质特性分析 廖晓虹; 杨武云; 胡晓蓉 麦类作物学报 1998-11-20

114 小麦高亲和性多基因综合体研制 杨武云; 饶世达; 胡晓蓉 西南农业学报 1998-03-30

115 四川主要作物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杨武云; 罗大刚; 杨淑筠 西南农业学报 1998-12-30

116 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分子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杨武云; 胡晓蓉; 余毅 西南农业学报 1998-12-30

117 小黑麦×普通小麦及其选育小麦遗传材料的研究 饶世达; 廖小虹;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1998-12-30

118 六倍体小麦脆穗性遗传初步研究 杨武云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2-04-01

119 绵阳11号小麦单体系统的转育及校正 肖子泉; 张新苹; 胡晓蓉; 杨武云 西南农业学报 1993-12-31

120 中国特有普通小麦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应用 杨武云; 饶世达; 梁碧波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12-31

121 小麦新型化杀剂SC2053诱导花粉败育的机制研究 杨武云; 饶世达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12-31

122 抗条锈、抗穗发芽六倍体人工合成小麦Cereta/Aegilops tauschii783的SSR标记分析 李俊; 魏会廷; 杨武云; 彭正松 2005植物分子育种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10-01

123 蓝标型矮败小麦的创制及利用 蒲宗君; 杨武云; 颜泽洪; 田宁 中国作物学会2007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7-09-01

 

荣誉奖励:

 

1、2001年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

 

2、2001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3、2002年获第六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

 

4、2002年被评选为第三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5、2009年获庄巧生小麦研究贡献奖。

 

资料更新中……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