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吕厚远——新生代古环境研究专家吕厚远——新生代古环境研究专家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6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吕厚远——新生代古环境研究专家吕厚远——新生代古环境研究专家

专家信息:

吕厚远,男,1960年9月出生,山东省嘉祥县人,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78年至1982年上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专业,理学学士。

1982年至1984年石油大学(原华东石油学院),助教。

1984年至1987年上海同济大学孢粉-藻类专业, 理学硕士。

1987年至1995年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助研,副研究员。

1995年至199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理学博士。

1997年至1998年马普基金资助在德国国家地球科学中心合作研究。

1998年至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

2000年至2001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博士后。

2002年5月至2002年10月;2004年5月至2004年8月;2006年4月至2006年6月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合作研究。

社会任职:

1. 中国孢粉学会理事。

2. 中国环境考古学分会秘书长。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主要利用孢粉学和植硅体分析方法从事新生代古环境研究。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承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以及中国科学院创新项目和973项目等。

资料更新中……

科研成果:

1. 植硅体研究:初步建立了我国植硅体分类系统,提出了区分水稻、黍、粟农作物植硅体的分类标准,明确了中国不同气候带土壤中植硅体组合特征,为进一步开展我国植硅体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多指标现代过程分析:较系统地开展了我国陆相古气候定量研究工作,量化了土壤磁化率与气候参数的函数关系,初步认识了我国现代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空间分布规律,建立了表土植硅体、孢粉组合与气候参数和植被类型的定量关系,进行了多指标综合古气候定量研究的探索。

3. 孢粉学研究:系统开展了青藏高原和西北干旱区现代表土孢粉分析, 结合植硅体分析验证了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基岩山地、沟谷和塬面古植被记录的差异,提出了青藏高原那曲地区250万年来5次大的植被变化的孢粉学证据,初步揭示了青藏高原全新世气候温度、降水时空变化规律。

4. 环境考古研究:利用植硅体、花粉、淀粉分析等手段,对我国陕西关中、河北、河南、新疆罗布泊等地区重点考古遗址,开展了农业考古和环境考古研究,对于早期水稻、粟、黍农业起源,青海喇家遗址4000年前古代面条成分分析、磁山文化农业考古、环境变化与农业起源的关系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5. 第三纪-第四纪气候转型期黄土高原的植被响应 旺罗; 吕厚远; 吴乃琴; 吴海斌 【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009-01-01

论文专著:

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出版著作2部。

出版专著:

1《花粉百话》王开发 吕厚远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8

2《植物硅酸体研究及应用》王永吉 吕厚远 海洋出版社 1993

发表英文论文:

2010

1. Lu Houyuan, XIA XunCheng, LIU JiaQi, QIN XiaoGuang, WANG FuBao, Abuduresule, ZHOU LiPing, MU GuiJin, JIAO YingXin6 & LI JingZhi. (2010) A preliminary study of chronology for a newly-discovered ancient city and five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Lop Nor,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5: 63–71, doi: 10.1007/s11434-009-0586-4

2. Zhang, J., Lu, H., Wu, N., Li, F., Yang, X., Wang, W., Ma, M. & Zhang, X.(2010) Phytolith evidence for rice cultivation and spread in Mid-Late Neolithic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central North China. Boreas, 10.1111/j.1502-3885.2010.00145.x. ISSN 0300-9483

2009

3. Lu H, Zhang J, Wu N, Liu K-b, Xu D, Li Q. (2009) Phytoliths Analysis for the Discrimination of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and Common Millet(Panicum miliaceum). PLoS ONE, 4(2): e4448. doi:10.1371/journal.pone.0004448.

4. Houyuan Lu, Jianping Zhang, Kam-biu Liu, Naiqin Wu, Yumei Li, Kunshu Zhou, Maolin Ye, Tianyu Zhang, Haijiang Zhang, Xiaoyan Yang, Licheng Shen, Deke Xu , Quan Li(2009)Earliest domestication of common millet (Panicum miliaceum) in East Asia extended to 10,000 years ago. PNAS (2009)106(18)7367-7372

5. Kam-biu Liu, Houyuan Lu, Caiming Shen (2009) Some fundamental misconceptions about paleotempestology. Quaternary Research 71 (2009) 253–254

6. YANG XiaoYan, YU JinCheng, Lu Houyuan, CUI TianXing, GUO JingNing & GE QuanSheng.(2009)Starch grain analysis reveals function of grinding stone tools at Shangzhai site, Beijing . Sci China Ser D-Earth Sci, 2009, 52(8): 1164-1171, doi: 10.1007/s11430-009-0089-9.

7. YANG XiaoYan, LIU ChangJiang, ZHANG JianPing, YANG WuZhan, ZHANG XiaoHu & Lu HouYuan(2009)Plant crop remains from the outer burial pit of the Han Yangling Mausoleum and their significance to Early Western Han agricultur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vol. 54 (10):1738-1743.

8. HUANG Yue, JIANG Hui, Svante Björck, LI Tiegang, Lu Houyuan , RAN Lihua (2009) Surface sediment diatoms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marginal seas and their cor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Vol. 27 No. 3, P. 674-682

2008

9. Lu, H.Y., Wu, N.Q., Yang, X. D., Shen, C.M., Zhu, L.P., Wang, L., Li, Q., Xu, D.K., Tong, G..B. & Sun, X. J. (2008) Spatial pattern of Abies and Picea pollen distribution along the elevation gradient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and Xinjiang, China. Boreas, Vol. 37, pp. 254–262. 10.1111/j.1502-3885.2007.00019.x.

10. Wang, L., H. Lu, J. Liu, Z. Gu, J. Mingram, G. Chu, J. Li, P. Rioual, J. F. W. Negendank, J. Han, and T. Liu. (2008), Diatom-based inference of variations in the strength of Asian winter monsoon winds between 17500 and 6000 calendar years B.P., J. Geophys. Res., 113: D21101, doi:10.1029/2008JD010145.

11. Kam-biu Liu, Houyuan Lu, Caiming Shen. (2008) A 1200-year proxy record of hurricanes and fires from the Gulf of Mexico coast: Testing the hypothesis of hurricane–fire interactions. Quaternary Research, 69: 29–41.

12. Zheng Zhuo, Huang Kangyou, Xu Qinghai, Lu Houyuan, Cheddadi Rachid, Luo Yunli, Beaudouin Celia, Luo Chuanxiu, Zheng Yanwei, Li Chunhai, Wei Jinhui, Du Chunbin. (2008) Comparison of climatic threshold of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between dominant plants and surface pollen i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51 (8): 1107-1120.

13. Liping Zhu, Xiaolin Zhen, Junbo Wang, Houyuan Lu, Manping Xie, Hiroyki Kitagawa (2008)A ~30,000-year record of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ferred from Lake Chen Co, Southern Tibet. J Paleolimnol. DOI 10.1007/s10933-008-9280-9

2007

14. Hou-yuan Lu, Nai-qin Wu, Kam-biu Liu, Hui Jiang, Tung-sheng Liu. (2007) Phytoliths as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s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China II: Palaeo-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 in the Loess Plateau.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6:759–772.

15. Wang Shuyun, Lu Houyuan, Liu Jiaqi & Jörg F. W. Negendank. (2007) The early Holocene optimum inferred from a high-resolution pollen record of Huguangyan Maar Lake in south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2(20): 2829-2836. PDF 科学通报, 52( 11): 1285-1291.

2006

16. Hou-Yuan Lu, Nai-Qin Wu, Xiang-Dong Yang, Hui Jiangd, Kam-biu Liu, Tung-Sheng Liu. (2006) Phytoliths as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pas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China I: phytolith-based transfer functions.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5: 945–959. PDF

17. L. Wang, H.Y. Lu, N.Q. Wu, J. Li, Y.P. Pei, G.B. Tong, S.Z. Peng. (2006) Palynological evidence for Late Miocene–Pliocene vegetation evolution recorded in the red clay sequence of the central Chinese Loess Plateau and implication for palaeoenvironmental change.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41: 118–128.

18. Naiqin Wu, Yunpeng Pei, Houyuan Lu, Zhengtang Guo, Fengjiang Li, Tungsheng Liu. (2006) Marked ecological shifts during 6.2–2.4 Ma revealed by a terrestrial molluscan record from the Chinese Red Clay Formation and implication for palaeoclimatic evolution. Palaeogeography, Palaeoclimatology, Palaeoecology, 233 (3-4): 287-299.

2005

19. Houyuan Lu, Xiaoyan Yang, Maolin Ye, Kam-Biu Liu, Zhengkai Xia, Xiaoyan Ren, Linhai Cai, Naiqin Wu, Tung-Sheng Liu. (2005) Millet noodles in Late Neolithic China. Nature, 437: 967-968.

20. Hou-Yuan Lu, and Kam-biu Liu. (2005) Phytolith assemblages as indicators of coast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hurricane overwash deposition. The Holocene, 15(7): 965-972.

2004

21. Houyuan Lu, Naiqin Wu, Zhaoyan Gu, Zhengtang Guo, Luo Wang, Haibing Wu, Guoan Wang, Liping Zhou, Jiamao Han and Tungsheng Liu. (2004) Distribution of carbon isotope composition ofmodern soils o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 Biogeochemistry, 70 (2): 275-299.

22. WANG Luo, Lu Houyuan, Wu Naiqin, Chu Duo, Han Jiamao, Wu Yuhu, Wu Haibin & Gu Zhaoyan. (2004) Discovery of C4 species at high altitude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 (12): 1392-1396 PDF. 科学通报, 49(13): 1290-1293.

23. SHEN Ji, Lu Houyuan, WANG Sumin CHEN Shiyue, YANG Xiangdong, WU Yanhong & ZHU Zhaoyu. (2004) A 2.8 Ma record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nd tectonic events inferred from the Cuoe core in the middle of Tibetan Plateau.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7 (11 ): 1025-1034

24. Jens Mingrama, Georg Schettler, Norbert Nowaczyk, Xiangjun Luo, Houyuan Lu, Jiaqi Liu, J.org F.W. Negendank. (2004) The Huguang maar lake—a high-resolution record of palaeoenvironmental and palaeoclimatic changes over the last 78, 000 years from South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22: 85–107.

2003

25. Lu Houyuan, Liu. Kam-biu. (2003) Phytoliths of common grasses in the4 coastal environments of southeastern USA.. Estuarine, Coastal and Shelf Science, 58: 587-600.

26. Lu Houyuan and Kam-biu Liu. (2003)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 of lobate phytoliths from grasses in China and the southeastern U.S.A.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9(1): 73-87.

27. Houyuan Lu, Tungsheng Liu, Zhengtang Guo. (2003) Natural vegetation of g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periods in Loess Platea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8(5): 411-416.

28. Liu Kb, Lu HY, Shen CM. (2003)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the Alabama Gulf coast to intense hurricane strikes and forest fires in the light of longterm climatic changes, in Ning ZH, Turner RE, Doyle T, and Abdollahi K eds.,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the Consequences of Climate Change for the Gulf Coast Region: Baton Rouge, Frankli Press.p 23-230.

29. Andreas Fuhrmann, Jens Mingram, Andreas Lu cke, Houyuan Lu, Brian Hors.eld, Jiaqi Liu, Jo rg F. W. Negendank, Gerhard H. Schleser, Heinz Wilkes. (2003) Variations in organic matter composition in sediments fromLake Huguang Maar (Huguangyan), south China during thelast 68 ka: 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and climatic change. Organic Geochemistry, 34: 497-1515.

2002

30. Houyuan Lu, Zhenxia Liu, Naiqin Wu, Serge Berne, Yoshiki Saito, Baozhu Liu, and Luo Wang. (2002) Rice domestication and climatic change: phytolith evidence from East China. Boreas, 31(4): 378-385.

31. Chu GQ, Liu JQ, Sun Q, Lu HY, Gu ZY, Wang WY, Liu TS. (2002) The 'Mediaeval Warm Period' drought recorded in Lake Huguangyan, tropical South China. the Holocene, 12 (5): 511 -516.

2001

32. Lu HY, Wang SM, Wu NQ, Tong GB, Yang XD, Shen CM, Li SJ, Zhu LP, Wang L. (2001) A new pollen record of the last 2.8 Ma from the Co Ngoin, central Tibetan Plateau.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4: 292-300.

33. Lu HY, Liu DS, (2001) The effect of C3 and C4 plants for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 soil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4 (4): 318-325.

34. Wu NQ, Rousseau DD, Liu TS, Lu HY, Gu ZY, Guo ZT, Jiang WY. (2001) Orbital forcing of terrestrial mollusks and climatic changes from the Loess Plateau of China during the past 350 ka. Jouran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Atmospheres, 106 (D17): 20045-20054.

2000

35. Lu HY, Wang YJ, Wang GA, Yang H, Li Z. (2000) Analysis of carbon isotope in phytoliths from C3 and C4 plants and modern soil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5 (19): 1804-1808.

36. Lu HY, Liu TS, Gu ZY, Liu BZ, Zhou LP, Han JM, Wu NQ. (2000) Effect of burning C3 and C4 plants an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signal in soil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27 (13): 2013-2016.

37. Liu JQ, Lu HY, Negendank J, Mingram J, Luo XJ, Wang WY, Chu GQ. (2000) Periodicity of Holocene climatic variations in the Huguangyan Maar Lak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5 (18): 1712-1717.

38. Wang L, Liu DS, Lu HY. (2000)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properties of polluted soil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5 (18): 1723-1726.

39. Wang WY, Liu JQ, Liu DS, Peng P, Lu HY, Gu ZY, Chu GQ, Negendank J, Luo XJ, Mingram J. (2000) The two-step monsoon changes of the last deglaciation recorded in tropical Maar Lake Huguangyan, southern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5 (16): 1529-1532.

1999

40. Lu H Y, Liu ZX. (1999) Diatom and paleoceanography in domain of Kuroshio current in Okinawa Trough during the past 20000a. Proceeding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 Marine Geology, 51-62.

1998

41. Guo ZT, Liu TS, Fedoroff N, Wei LY, Ding ZL, Wu NQ, Lu HY, Jiang WY, An ZS. (1998) Climate extremes in Loess of China coupled with the strength of deep-water formation in the North Atlantic. 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1998, 18 (3-4): 113-128.

42. Qin XG, Liu DS, Liu TS, Tan M, Li TY, Lu JP, Gu ZY, Lu HY, Ding ZL, Guo ZT, Liu JQ, Nie GZ. (1998) Grey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banding of stalagmite in Shihua Cave, Beijing and its climatic signification(I) - The study of microstructure of microbandi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41 (2): 151-157.

1997

43. Lu Houyuan, Wu Naiqin, Liu Baozhu. (1997) Recognition of Rice Phytolith. In The State of the Art of Phytoliths in Plants and Soils (Pinilla, A. ed). Monografias del Centro de Ciencias Medambioentales, Madrid, pp. 159-174.

44. Wu Naiqin, Lu Houyuan and Guo Zhengtang. (1997) Reconstrction of paleoclimate in the Loess plateau using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ethod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2(12): 1014-1016.

1996

45. Lu Houyuan, Wu Naiqin, Liu Tungsheng, Han Jimao, Qin Xiogun, Sun Xiangjun, Wang Yongji. (1996) Seasonal climatic variation recorded by phytolith assemblages from Baoji loess sequence in central China over the last 150000 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6(6): 629-639.

46. Han Jiamao, Lu Houyuan, Wu Naiqin, Guo Zhengtang, (1996) Th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modern soils in China and its use for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Studia geoph.et grod., 40: 262-275.

47. Guo, Z., T. Liu, J. Guiot, N. Wu, H. Lu, J, Han, J. Liu, Z. Gu. (1996) High frequency pulses of East Asian monsoon climate in the last two glaciation :link with the North Atlantic. Climate Dynamics, 12: 701-709.

48. Liu Tungsheng, Guo Zhengtang, Wu Naiqin, Lu Houyuan. (1996) Prehistoric vege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Steppe or forest? Journal of Southeast Asian Earth Science, 13(3-5): 341-346.

1995—1900

49. Lu Houyuan, Wu Naiqin, Nie Gaozhong. (1995) Discovery of bamboo phytolith in the loess -paleosol sequences of Guanzhong Basin, Shaanxi Province.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0(4): 405-409.

50. Wu Naiqin, Lu Houyuan, Sun Xiangjun, Guo Zhentang. (1995) Climatic factor transfer function from opal phytolith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aleoclimate reconstruction of China loess-paleosol sequence. 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Supp. Issue, (1): 105-114.

51. Li Peiying, Cheng Zhenbo, Lu Houyuan and Liu Guohai. (1992) The coastal zone loess of the Liaodong Peninsula , Liaoning Province. Acta Geological Sinica, 5 (3): 311-324.

52. Lu Houyuan, Wu Niqin, Nie Gaozhong, Wang Yoongji. (1991) Phytolith in loess and its bearing on paleovegetation . In :Liu DS(ed), Loess, Environment and Global Change, Science Press, Beijing, 1991, 112-123.

53. Lu Houyuan and Wang Yongji. (1990) A study on plant opal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explanation of paleoenvironment of Qingdao in the past 3000 year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35(6): 498-503.

54. Wang Jian, Lu Houyuan and Shen Caiming. (1990) Factor interpretation method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limatic changes over the last 12000 years in China. in: Liu Chuan et al (eds), Global Change and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Section III, Reg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Pacific Countries of G.U., Beijing, p. 66-68.

发表中文论文:

1 我国旱作农业黍、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估算 左昕昕;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11届(2011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中) 2012-01-05

2 三封推荐信——怀念导师刘东生先生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纪念刘东生院士 2009-02-01

3 东亚季风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原因 郭正堂; 姜文英; 吕厚远; 吴乃琴; 姚小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2学术论文摘要汇编 2002-12-01

4 青藏高原现生禾本科植物的δ~(13)C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旺罗; 吕厚远; 吴乃琴; 吴海斌;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 2003-12-01

5 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 吕厚远; 刘东生;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 2003-12-01

6 末次冰期以来湛江湖光岩玛珥湖孢粉记录及古环境变化 吕厚远; 刘嘉麒; 储国强; 顾兆炎; Negendank J; Schettler G; Mingram J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GeoForchuns Zentrum Potsdam D-14473 Potsdam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 2003-12-01

7 现代植物炭屑形态的初步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 张健平;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 2007-02-01

8 我国中低纬度末次冰消期气候转暖与高纬度气候变化的关系 王淑云; 吕厚远; 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论文摘要集 2007-02-01

9 湖光岩玛珥湖高分辨率孢粉记录揭示的早全新世适宜期环境特征 王淑云; 吕厚远; 刘嘉麒; J?rg F.W.Negendank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GeoForschungsZentrum(GFZ)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7学术论文汇编(第七卷) 2008-01-01

10 中国北方典型时段环境格局与植被演替区带及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秦小光; 刘东生; 蔡炳贵;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三学术论文汇编?第三卷(地球环境?工程地质与灾害) 2003-12-01

11 粮食表面附着物的粒度特征 宁波; 秦小光; 殷志强; 吕厚远; 穆燕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 2009-01-01

12 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 吕厚远; 夏训诚; 刘嘉麒; 秦小光; 王富葆;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周力平; 穆桂金; 焦迎新; 李敬芝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若羌县楼兰遗址博物馆; 中国科学探险普及宣传中心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2011-01-13

13 关中盆地6000~2100cal.aB.P.期间黍、粟农业的植硅体证据 张健平; 吕厚远; 吴乃琴; 李丰江; 杨晓燕; 王炜林; 马明志; 张小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中国会议】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2011-01-13

14 湛江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的末次冰期以来植被演化与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响应关系 刘强; 顾兆炎; 刘嘉麒; 吕厚远; 储国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2001年全国沉积学大会摘要论文集 2001-10-01

15 东北玛珥湖硅藻纹层形成机制及气候变化 储国强; 刘嘉麒; Mingram J.; Schettler G.; 顾兆炎; 吕厚远; 刘强; J.F.W.Negendank;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GeoforschungZentrum; Potsdam; Germany 【中国会议】高分辨记录与同位素技术在环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 2004-09-01

16 东北和华南两个玛珥湖末次冰期以来的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古气候环境意义 刘强; 刘嘉麒; 顾兆炎; 储国强; 吕厚远; 陈晓雨; 游海涛; JensMingram; GeorgSchettler; J?rgFWNegendank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GeoForschungsZentrum Potsdam; Potsdam 14473; Germany 【中国会议】第三届全国沉积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004-09-01

17 植硅体在海岸带环境和飓风沉积研究中的应用 吕厚远; 廖淦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graphy and Anthropology;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227 Howe-Russell Geoscience Complex; Baton Rouge; LA 70803 【中国会议】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5-06-01

18 我国中低纬度植硅体记录揭示的末次冰消期气候转暖与高纬度气候变化的关系 王淑云; 吕厚远; 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5-06-01

19 棕榈科植物植硅体形态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徐德克; 李泉; 吕厚远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5-06-01

20 竹亚科植硅体形态学研究及其生态学意义 李泉; 徐德克;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孢粉学分会七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5-06-01

21 青藏高原南部2万年来温度、降水变化的初步研究 吕厚远; 李泉; 徐德克; 羊向东; 朱立平; 童国榜; 吴乃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七届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06-01

22 表土花粉含量与优势植物地理分布的气候特征对比研究 郑卓; 黄康有; 许清海; 吕厚远; 孙湘君; 罗运利; Rachid Cheddadi; Celia Beaudouin; 罗传秀; 杜春彬; 李春海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Institut des Sciences de I\'Evolution Universite Montpellier Ⅱ; Montpellier 34095; France;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会议】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2007-11-01

23 表土长链正构烷烃CPI值的纬向变化:CPI作为气候干旱程度替代指标的证据 罗攀; 彭平安; 吕厚远; 郑卓; 王旭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期刊】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2-11-20

24 我国旱作农业黍、粟植硅体碳封存潜力估算 左昕昕;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科学通报 2011-12-05

25 国际植硅体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for Phytolith Nomenclature 1.0)的介绍与讨论 李泉; 吕厚远; 王伟铭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期刊】古生物学报 2009-03-15

26 基于遥感数据对中国表土花粉进行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的研究 郑卓; 郑艳伟; 黄康有; 魏金辉; 许清海; 吕厚远; 罗运利; 罗传秀; Celia Beaudouin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期刊】古生物学报 2009-06-15

27 汉阳陵外藏坑农作物遗存分析及西汉早期农业 杨晓燕; 刘长江; 张健平; 杨武站; 张小虎;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期刊】科学通报 2009-07-15

28 北京平谷上宅遗址磨盘磨棒功能分析:来自植物淀粉粒的证据 杨晓燕; 郁金城; 吕厚远; 崔天兴; 郭京宁; 刁现民; 孔昭宸; 刘长江; 葛全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09-20

29 罗布泊新发现古城与5个考古遗址的年代学初步研究 吕厚远; 夏训诚; 刘嘉麒; 秦小光; 王富葆; 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 周力平; 穆桂金; 焦迎新; 李敬芝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新疆若羌县楼兰遗址博物馆; 中国科学探险普及宣传中心 【期刊】科学通报 2010-01-25

30 我国中低纬度末次冰消期气候转暖与高纬度气候变化的关系 王淑云; 吕厚远; 刘嘉麒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6-03-30

31 植物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 杨晓燕; 吕厚远; 夏正楷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期刊】考古与文物 2006-05-30

32 现代植物炭屑形态的初步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 张健平;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6-09-30

33 湖光岩玛珥湖高分辨率孢粉记录揭示的早全新世适宜期环境特征 王淑云; 吕厚远; 刘嘉麒; J?rg F.W.Negendank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GeoForschungsZentrum(GFZ) Section3; Telegrafenberg; Potsdam D-14473; Germany 【期刊】科学通报 2007-06-15

34 中国表土花粉与建群植物地理分布的气候指示性对比 郑卓; 黄康有; 许清海; 吕厚远; Rachid Cheddadi; 罗运利; Celia Beaudouin; 罗传秀; 郑艳伟; 李春海; 魏金辉; 杜春彬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Institutdes Sciences de l\'Evolution Universite Montpellier II Montpellier 34095; France;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Institutdes Sciences de l\'Evolution Universite Montpellier II; Montpellier 34095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06-15

35 青藏高原常见早熟禾亚科植硅体形态特征初步研究 秦利; 李杰; 旺罗;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大学 【期刊】古生物学报 2008-06-15

36 粮食表面附着物的粒度特征 宁波; 秦小光; 殷志强; 吕厚远; 穆燕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期刊】安徽农学通报 2008-10-10

37 关中地区的新石器古文化发展与古环境变化的关系 吕厚远; 张健平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8-11-15

38 青藏高原现生禾本科植物的δ~(13)C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旺罗; 吕厚远; 吴乃琴; 吴海斌;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3-09-30

39 末次冰期以来湛江湖光岩玛珥湖孢粉记录及古环境变化 吕厚远; 刘嘉麒; 储国强; 顾兆炎; Negendank J; Schettler G; Mingram J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GeoForchuns Zentrum Potsdam D-14473 Potsdam; GeoForchuns Zentrum Potsdam D-14473 Potsdam 北京; Germany 【期刊】古生物学报 2003-04-15

40 黄土高原地质、历史时期古植被研究状况 吕厚远; 刘东生;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期刊】科学通报 2003-01-15

41 62 kaBP以来湖光岩玛珥湖沉积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古气候环境意义 刘强; 顾兆炎; 刘嘉麒; 游海涛; 吕厚远; 储国强; 祁向雷; J?rg F W Negendank; Jens Mingram; GeorgSchettler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地质出版社; Geo Forschungs Zentrum Potsdam; Potsdam14473; Germany; Germany 北京;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期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5-05-30

42 竹亚科植硅体形态学研究及其生态学意义 李泉; 徐德克;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5-11-28

43 棕榈科植硅体形态分析及其环境意义 徐德克; 李泉;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5-11-28

44 中国北方典型时段环境格局与植被演替区带及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启示 秦小光; 刘东生; 蔡炳贵;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期刊】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3-05-15

45 青藏高原现代表土中冷杉和云杉花粉的空间分布 吕厚远; 王淑云; 沈才明; 羊向东; 童国榜; 廖淦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古人类学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古人类学系 北京;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70803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4-01-28

46 错鄂孔深钻揭示的青藏高原中部2.8 MaBP以来环境演化及其对构造事件响应 沈吉; 吕厚远; 王苏民; 陈诗越; 羊向东; 吴艳宏; 朱照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南京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04-20

47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C_4植物的发现 旺罗; 吕厚远; 吴乃琴; 除多; 韩家懋; 吴玉虎; 吴海斌; 顾兆炎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西藏气象局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科学通报 2004-07-15

48 粟、黍和狗尾草的淀粉粒形态比较及其在植物考古研究中的潜在意义 杨晓燕; 吕厚远; 刘东生; 韩家懋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5-03-28

49 晚第四纪风尘物质成分的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郭正堂; 魏兰英; 吕厚远; 吴乃琴; 姜文英;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9-01-30

50 末次间冰期以来黄土高原南部植被演替的植物硅酸体记录 吕厚远; 刘东生; 吴乃琴; 韩家;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9-07-30

51 “植硅体”含义和禾本科植硅体的分类 吕厚远; 贾继伟; 王伟铭; 王永吉; 廖淦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地理与古人类学系 北京1; 美国路易斯安那70803 【期刊】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2-12-15

52 环境磁学某些研究进展评述 邓成龙; 袁宝印; 胡守云; 刘东生; Kenneth L Verosub; 韩家懋; 郭正堂;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Department of G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A9561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 【期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06-30

53 C3,C4植物和现代土壤中硅酸体碳同位素分析 王永吉; 吕厚远; 王国安; 杨辉; 李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期刊】科学通报 2000-05-15

54 污染土壤的磁化率特征 旺罗; 刘东生;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期刊】科学通报 2000-05-30

55 湖光岩玛珥湖全新世气候波动的周期性 刘嘉麒; 吕厚远; J. Negendank; J. Mingram; 骆祥君; 王文远; 储国强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GeoForschungsZentrum Potsdam D-14473 Potsdam;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 【期刊】科学通报 2000-06-15

56 海拔高度的变化对青藏高原表土δ~(13)C_(org)的影响 吕厚远; 顾兆炎; 吴乃琴; 旺罗; 郭正堂; 吴海斌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1-09-30

57 黄土高原35万年来冬、夏季风变化周期的差异——陆生蜗牛化石的证据 吴乃琴; 裴云鹏; 吕厚远; D.D.Rousseau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Laboratoire de Palynologie URA327; University MontpellierII; France 北京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1-11-30

58 C3, C4植物及燃烧对土壤磁化率的影响 吕厚远; 刘东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01-20

59 青藏高原错鄂湖2.8Ma来的孢粉记录 吕厚远; 王苏民; 吴乃琴; 童国榜; 羊向东; 沈才明; 李世杰; 朱立平; 旺罗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与古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12-30

60 硅藻分析与第四纪定量古地理和古气候研究 蒋辉; 吕厚远; 支崇远; 羊向东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丹麦奥胡斯大学地球科学系; 奥胡斯8000 【期刊】第四纪研究 2002-03-30

61 东亚季风区的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原因 郭正堂; 姜文英; 吕厚远; 吴乃琴; 姚小峰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期刊】地学前缘 2002-03-30

62 红树林孢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恢复古环境的可行性初探 李珍; 王开发; 王永吉; 张玉兰; 吕厚远; 毛礼米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同济大学海洋系;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同济大学海洋系 山东青岛; 山东青岛 【期刊】海洋科学进展 2002-07-15

63 2万年来我国东部海陆环境变化的不同步现象 吕厚远; 刘振夏; 刘宝柱; Serge Berné; Yoshiki Saito; 李铁刚; 吴乃琴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Coastal Environment Research Group; Geological Survey of Japan; French Oceanographic Institute;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 【期刊】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2-03-30

64 山东临淄田旺龙山文化遗址植物硅酸体研究 靳桂云; 吕厚远; 魏成敏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期刊】考古 1999-02-25

65 史前黄土高原的自然植被景观──森林还是草原? 刘东生; 郭正堂; 吴乃琴;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 【期刊】地球学报 1994-11-25

66 关中盆地黄土地层中竹子植物硅酸体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吕厚远; 吴乃琴; 聂高众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青岛 【期刊】科学通报 1994-12-23

67 中国现代土壤磁化率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 吕厚远; 韩家懋; 吴乃琴; 郭正堂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青岛 【期刊】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12-15

68 陕西渭南晚冰期时的环境与气候──蜗牛化石的证据 吴乃琴; 吕厚远; 陈德牛; 高福清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5-05-25

69 黄土中钙结核的碳氧同位素研究(二)碳同位素及其古环境意义 韩家 ; 姜文英; 吕厚远; 吴乃琴;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5-11-25

70 黄土高原和南海陆架古季风演变的生物记录与Heinrich事件 吕厚远; 郭正堂; 吴乃琴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6-02-25

71 最后两个冰期黄土中记录的Heinrich型气候节拍 郭正堂; 刘东生; 吴乃琴; 吕厚远; 韩家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6-02-25

72 150ka来宝鸡黄土植物硅酸体组合季节性气候变化 吕厚远; 吴乃琴; 刘东生; 韩家懋; 秦小光; 孙湘君; 王永吉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北京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04-15

73 黄土碳酸盐中古气候变化的同位素记录 韩家懋; 姜文英; 刘东生; 吕厚远; 郭正堂; 吴乃琴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10-15

74 中国黄土综合古气候指标的非线性反演 吴乃琴; 吕厚远; 郭正堂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期刊】科学通报 1996-05-23

75 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若干问题的反思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1996-10-15

76 植物硅酸体AMS~(14)C测年和同位素分析 王永吉; 吕厚远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青岛 【期刊】海洋通报 1997-06-15

77 中国北方花粉-气候因子转换函数建立及应用 宋长青; 孙湘君;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北京 【期刊】科学通报 1997-10-23

78 人类生存与环境演变 刘嘉麒; 吕厚远; 袁宝印; 靳桂云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8-02-25

79 玛珥湖高分辨率古环境研究的新进展 刘东生; 刘嘉麒; 吕厚远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8-11-25

80 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海洋地质学中的应用 王永吉; 刘宝柱; 吕厚远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8-01-13

81 C_3、C_4植物及其硅酸体研究的古生态意义 吴乃琴; 吕厚远; 聂高众; 王永吉; 孟毅; 顾国安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北京大学地理系;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博士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2-09-30

82 2.5Ma 以来古气候变化的混沌吸引子 吕厚远; 赵永良; 丁仲礼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第四纪研究 1993-07-02

83 黄土地层中真菌孢子的发现及古环境意义 吴乃琴; 吕厚远; 徐和聆; 吴锡浩; 蒋复初; 肖国华; 安芷生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西安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开放研究实验室 北京 【期刊】地质论评 1993-06-30

84 人类疾病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 吕厚东; 李荣华; 吕厚远; 吴乃琴 济宁医学院;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期刊】环境与健康杂志 1992-06-29

荣誉奖励:

1. 1993年获国家海洋局杰出青年奖。

2. 1993年获中央国家机关百名优秀青年奖。

3. 1994年获第三届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奖。

4. 2000年获第二届中国第四纪研究青年科学家奖。

5. 2001年获国家海洋局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6. 200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

资料更新中……

媒体报道:


地质手段:揭秘4000年前的一碗面条——访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吕厚远

 

一碗面条,穿过4000年的时间隧道,突然活生生地闯进21世纪科学家的眼帘。人们于惊奇中带着疑问,这难道真的是我们如今还在吃的面条吗?

 

故事发生在2002年,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当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倒扣在地面上的土陶碗揭开,他们在积满泥土的碗里发现,竟然还有一团卷曲缠绕的东西,很像面条!

 

做这项考古研究的,是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所。喇家遗址简直就是一个见证古文化的巨幅画像,让领队的考古专家叶茂林研究员痴迷。但是,断定这碗里盛的是面条,而且是用小米和黍制成的面条,是地质学者。

 

2005年10月13日,最新出版的世界科学权威杂志英国《自然》上发表了青海喇家遗址出土齐家文化面条状遗存的鉴定研究论文。记者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楼里采访了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吕厚远研究员。

 

记者:合作用地质手段鉴定面条,是怎么开始的?

 

吕厚远:2002年冬,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袁靖研究员在向我介绍叶茂林研究员新的发掘工作时,特别提到有一碗像面条的东西。2004年冬,中国科学院地质所的博士后杨晓燕又提起面条的事,和我讨论能否用地质手段进行鉴定。考虑到自己有过多年植硅体研究的基础,了解国外类似的研究方法,过去也曾与上海博物馆和秦兵马俑考古队等单位进行过成功的合作研究,我就答应了下来。

 

记者:你第一眼见到那个碗,里面有些什么?

 

吕厚远:我看过面条的照片,非常生动,这首先是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但是,叶茂林告诉我,当它被封口带到北京,再打开一看,卷曲缠绕的面条状的东西消失了。我们拿到标本,肉眼可以看到的,是一碗的泥土,里面有散落的类似面条状的东西,已经被风化得成了躯壳。

 

记者:鉴定是怎样完成的?

 

吕厚远:我们采用的是微体古生物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碗口开始,对碗里的沉积物,一层层地取样,共采了6个样品。之后,我们又到出土文物附近的耕地里取了一个样,加起来,总共是7个样品。我们将这7个样品进行浮选、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统计并记录几组数据,然后进行对比分析。

 

记者:为什么肯定它是面条,而且是用小米和黍制成的面条?

 

吕厚远:这涉及植硅体的特点。植物与矿物的联系实际是很密切的,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到硅,然后硅以蛋白石的形式沉淀在植物细胞内。由于不同植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它沉积硅的形态也就不同,这种以不同形态存在于植物中的蛋白石,就是植硅体。

 

植硅体分布非常广,因为它很小,体积只有2微米~2000微米,一克禾本科植物叶子中有10万~100万个植硅体。随着植物的自然死亡、腐烂或通过动物的排泄、大火等原因,植硅体从有机体中释放到土壤中。在很难保存花粉和其他生物化石的地层及火灾灰烬层中,植硅体可以大量保存下来。时间消灭了植物,但沉积下的植硅体却不会变化。而由于它们在不同植物中的形态不同,当我们知道了植硅体的形态,也就可以反推出它所寄存过的植物是什么。这就是我们鉴定面条成分的基本原理。

 

记者:你在显微镜下发现的植硅体是什么样子?

 

吕厚远:我们做了7个样品的实验,结果发现在碗底面条层的3个样品中有两类形态非常特别的植硅体,而且含量很高,这是我们以前在老的第四纪黄土中没有注意到的:一类是皱折得像树枝;另一类,皱折的纹理更宽些。

 

记者:这个结果就能证明它是面条吗?

 

吕厚远:我们其实用了两个办法同时进行。一是去文物的发现地——青海附近的西北地区采了大量的农作物和野生植物样品。比如大麦、青稞、小麦、燕麦、高粱、谷子、黍子、狗尾草等,对植物果实的壳进行仔细的分析,例如把谷子的颖片、外稃、内稃分别进行分析,分析壳中的植硅体形态特点,结果发现,小米和黍子壳中植硅体的形状与那碗里面条层中出现的两类特殊的植硅体是一致的,没有发现小麦等其他植物壳体的植硅体。就是说,这碗里的面和小米与黍子有关。

 

记者:另一个办法是什么?

 

吕厚远:提取、分析样品中的淀粉成分,实验发现,样品中也有淀粉。因为不同植物的淀粉也有自己的特殊形状和鉴定特征。尽管煮熟的淀粉发生糊化后,没有办法鉴定,但仍然有许多没有煮熟的淀粉保留下来,它们的形态、大小也支持了植硅体的分析结果。这也说明,面条可能没有完全煮熟,或者因为高原的原因,火候只能如此。

 

记者:你事先想到过这样的结果吗?

 

吕厚远:没有。开始我们都猜想可能是小麦,因为照片上的面条是细长的,后来在碗底部土层中又发现许多,至少有50厘米长。这是需要有黏性的面粉进行制作的。但结果不是。这让我们很伤脑筋,小米是没有黏性的。在后来的研究中,我们了解到了小米面也可以加工成面条,在北方一些农村,还有用小米磨粉做面条的民俗。尽管如此,我们至今还不知道当时是用什么方法做成的。

 

记者:有科学家论证,喇家遗址是一场突如起来的大地震的结果,在震后4000年,面条居然能保存下来,是个奇迹吧?

 

吕厚远:4000年前的面条能够保存下来,这种可能性实在太小了。有可能是地震突然发生,土坍落在碗里,随之,碗被颠覆倒,紧接着又被随后发生的洪水带着泥沙埋在下面,密封住,倒扣的碗中的面条和碗底之间可能有一定的空间,不致于使面条直接承受压力而化为粉末,这才使这碗面条有可能保存到今天。软体的东西能存在4000年,的确是个奇迹。

 

记者:从地质的角度来说,这个地方发生地震的几率大吗?

 

吕厚远:这个地区处在青藏高原的边缘,在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变中,容易发生地质构造活动。

 

记者:用地质的理念和手段参与考古,在我国很普遍吗?

 

吕厚远:利用地质学的手段和方法可以在考古的研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们所的周昆叔老师就倡导环境考古,植物研究所的孔昭辰老师通过对我国许多重要的考古遗址中植物化石的研究,取得许多新的成果,从一些看似很小的、看似没有意义的遗存中,捕获了更大的信息量,并对这些进行解释。目前,许多院校、院所在从事类似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用地质的手段进行考古研究,有很多方法,我们用的是古生物的方法,其他各种如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物探、遥感等,都是可以在考古中发挥重要作用的。

 

被采访人简历:吕厚远?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孢粉学会理事,环境考古学会秘书长。主要利用孢粉学和植硅体分析方法从事新生代古环境研究。

 

文章来源:《东营市国土资源局》2005-12-22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