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入桌面
科技创新网
人才招聘
人才招聘
发布信息
发布信息
会员中心
会员中心
编辑专家信息当前位置: 首页 » 创新人物 » 基础科学 » 化学 »

胡常伟——著名生物专家胡常伟——四川大学教授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有效期至: 长期有效
最后更新: 2015-04-13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免费注册为会员后,您可以...
发布专家信息 推广科研成果
建立专家网页 在线洽谈生意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还不是会员,立即免费注册
 
 
 胡常伟——著名生物专家胡常伟——四川大学教授 

专家信息:

胡常伟,男,1963年5月21日出生于四川省筠连县,现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院长,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主任,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心期刊《化学研究与应用》主编,核心期刊《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应用化学》编委。应邀为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Journal of Cat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等学术刊物审稿。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化学专业,留校任教至今。

1999年以合作教授身份在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2004年顺访美国SCRIPPS研究所、加州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

教学情况:

主讲课程:

1、绿色化学(化学本科专业基础课)。

2、分子催化(硕士生学位课)。

3、微观反应动力学(硕士生学位课)。

4、分子模拟与设计(化学本科专业课)。

5、现代化学前沿(化学本科专业课)。

教学研究课题:

1、绿色化学双语课程建设研究,教育部,2006-2008,负责人。

2、Green Chemistry,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2008,负责人。

3、化学类本科教学体系的优化改革与实践,四川省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课题,2001.1-2003.12,负责人。

4、化学实验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深化与实践,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第一批立项项目,2005-2008,负责人。

5、化学类学生研究型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第三批立项项目,2007-2008,负责人。

培养学生情况:

1、本科生毕业论文 32 人,创新活动提前进入实验室低年级本科生 21 人。

2、招收和指导 硕士研究生 34 人,博士研究生 15 人。

3、协助指导 博士研究生 3 人。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生物质转化化学,包括生物质催化气化和液化,生物质结构及生物质转化过程的计算机模拟;CO、CO2 、CH4 和低碳烃的催化活化和利用;吸附态化学;精细化学品合成中的催化化学;绿色合成化学;催化体系的分子模拟与设计。

承担的科研项目情况:

曾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7项,参加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研究项目多项。

1、芳香族化合物氨基化合成芳胺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2003,负责人。

2、甲烷与二氧化碳共活化新方法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2-2003,负责人。

3、典型生物质催化液化为能源和化工原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5-2006,负责人。

4、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研究,973(G1999022407),1999-2004,主研。

5、奥运科技相关的环境催化重要反应基础和应用研究-高性能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和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的制备科学与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2004-2006,主研。

6、生物质选择性热解基础研究 973 课题( 2007CB210203 ) 胡常伟 2007-2011 。

7、甲烷部分氧化制备合成丙醛原料气催化剂及工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976109 胡常伟 2010-2012 。

8、国家理科基地条件建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胡常伟 2009-2011 。

9、新型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及催化有机化学反应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 20732030 冯小明 胡常伟参加 2008-2011 。

10、绿色化学双语示范课程建设 教育部 胡常伟 2008-2010 。

11、绿色化学国家教学团队 教育部 胡常伟 2009- 。

12、化学特色专业 教育部 胡常伟 2009 。

13、二氧化碳氧化乙烷制备乙烯的新型 Ni 基催化剂和反应工艺研究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90181110046 胡常伟 2010-2012 。

14、由苯酚及苯直接催化氧化制取二酚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872102 李桂英 2009-2011 。

15、类氨基酸氮杂环 - 钒过氧配合物结构与其对芳烃 C-H 键选择性活化关系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901053 祝良芳 2010-2012 。

16、钛配合物催化苯甲醛不对称氰化反应的模拟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772085 秦松 2008-2010 。

17、类氨基酸氮杂环 - 钒过氧配合物对芳烃 C-H 键选择性活化的构效关系研究 教育部新教师基金 19620090181120063 祝良芳 2010-2012 。

18、手性 A1-SCHIFF 碱催化醛氢膦酰研究 教育部新教师基金 200806101007 苏志珊 2009-2011 。

科研成果:

获省部级奖励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发明专利:

1 一种由甲苯一步催化氧化制备甲基苯酚的方法 胡常伟; 钟永科; 李桂英; 祝良芳; 童冬梅 四川大学 2007-12-26

2 一种由微孔碳分子筛作催化剂制备苯二酚的方法 胡常伟; 李松; 祝良芳; 童冬梅; 李桂英 四川大学 2008-07-16

3 一种降低高酸值棕榈油制生物柴油的方法 胡常伟; 童冬梅; 蔡伊莎; 祝良芳; 李桂英 四川大学 2008-07-30

4 低镍甲烷化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王文灼; 胡常伟; 陈豫; 张孟成 四川大学 1990-07-11

5 一种由苯一步直接羟基化制苯酚的方法 胡常伟; 张进; 李桂英 四川大学 2004-12-15

6 由苯直接氧化胺化一步合成苯胺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胡常伟; 祝良芳; 夏云生 四川大学 2004-12-22

7 甲烷与二氧化碳共活化制取乙烯和合成气的催化剂 胡常伟; 张海丽; 吴晶晶 四川大学 2005-01-05

8 一种共沉淀法制备丙烯腈水合铜基催化剂的方法 胡常伟; 黄绣川 四川大学 2005-09-21

9 一种由甲苯一步直接氨基化合成甲苯胺的方法 胡常伟; 余天华 四川大学 2005-12-14

10 甲苯一步直接氨基化合成甲苯胺 胡常伟; 余天华 四川大学 2005-12-14

11 一种由苯直接氧化胺化一步合成苯胺的方法 胡常伟; 祝良芳; 夏云生; 李桂英 四川大学 2006-07-26

12 一种由甲苯一步直接选择性氧化制备苯甲醛的方法 胡常伟; 吴俊萍; 王雪琴; 李桂英 四川大学 2006-09-06

13 一种由甲烷氧化偶联和气相氧化耦合制取丙醛原料的方法 胡常伟; 张海丽; 吴晶晶 四川大学 2007-06-13

14 一种甲烷转化制乙烯及合成气的双功能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胡常伟; 朱建强; 吴晶晶; 祝良芳; 童冬梅; 李桂英; 任松陶 四川大学 2008-08-27

15 一种由固体超强酸催化葡萄糖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方法 胡常伟; 燕鸿鹏; 杨宇; 童冬梅; 祝良芳; 李桂英; 向西 四川大学 2009-02-18

16 一种分子筛催化热解高含脂量微藻制备生物油的方法 胡常伟; 潘攀; 杨文衍; 李越嵩; 童冬梅; 祝良芳; 李桂英 四川大学 2009-08-26

17 一种由碳水化合物制备5-乙酰氧甲基糠醛的方法 胡常伟; 杨宇; 燕鸿鹏; 向西; 童冬梅; 祝良芳; 李桂英 四川大学 2009-12-30

论文专著:

已发表150余篇学术论文,66篇被SCI收录,23篇被EI收录,其中部分发表在J. Catal., Green Chem., AIChE J., Ind. & Eng. Chem. Res., Appl. Catal. A: General, J. Phys. Chem. A, Organometallics, Chem. Phys. Lett., J. Mol. Catal A: Chemical, Catal. Lett., J. Inorg. Biochem., Theochem., Int. J. Quant. Chem.等国际期刊上。

出版专著:

1、大学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年

2、绿色化学原理和应用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6年

3、基础化学学习指南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

4、基础化学(第二版)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6年

5、物理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年

6、大学化学(二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年

发表论文:

1 CO在Ni/TiO_2上的吸附成键及活化解离的量子化学研究 张华北; 胡常伟; 田安民 分子催化 1994-02-28

2 低镍催化剂上CO和CO_2加氢反应的对比研究 胡常伟; 彭新民; 王文灼; 陈豫; 田安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1994-08-15

3 CO和H_2与Ni基催化剂的相互作用研究 胡常伟; 陈耀强; 李平; 明虹; 陈豫; 田安民; 李荣勇 分子催化 1995-12-30

4 铑羰基氢化物的量子化学研究 张华北; 胡常伟; 田安民; 鄢国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1995-04-15

5 CO_2与CO在Ni/Al_2O_3催化剂上的吸附行为 胡常伟; 陈豫; 田安民; 李荣勇 天然气化工 1995-08-30

6 还原温度对Ni/Al_2O_3催化剂上H_2、CO吸附的影响 胡常伟; 陈豫; 田安民 分子催化 1996-10-30

7 用热分析方法研究制备Ni/Al_2O_3催化剂过程中的热分解过程 李荣勇; 胡常伟; 杨争; 陈一权; 田安民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2-28

8 CO在Al_2O_3负载的Ni表面上吸附成键及活化解离的量子化学研究 张华北; 胡常伟; 唐作华; 王文灼 化学研究与应用 1992-09-30

9 制备条件对Ni在Al_2O_3表面上的分配形态及Ni/Al_2O_3体系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 胡常伟; 王文灼; 徐光宇; 潘曦; 陈豫 分子催化 1993-12-27

10 几个制备因素对低镍甲烷化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胡常伟; 王文灼; 陈豫; 马礼敦; 吕刚; 沈孝良 燃料化学学报 1993-02-15

11 低镍催化剂上的二氧化碳甲烷化 王文均; 胡常伟; 陈豫 化学研究与应用 1990-04-02

12 添加钠对低镍甲烷化催化剂结构性能的影响 胡常伟; 陈豫; 王文灼; 吕刚; 马礼敦; 沈孝良 分子催化 1992-08-28

13 Rh_4团簇催化NO+CO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高超; 杨华清; 秦松;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4 Pt/Al_2O_3模型催化剂上乙烷脱氢机理的理论研究 李方明; 杨华清; 高超;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5 胍催化β-酮酯与硝基烯烃间不对称Michael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黄东枫; 秦松;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6 辛可宁-硫脲有机小分子催化α-酮酯不对称氢膦酰化反应理论研究 李唯一; 秦松; 苏志珊;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7 手性Salen-铬(III)催化的杂Diels-Alder反应的理论研究 曹秀丽; 秦松;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8 对铁促进的吡啶的直接芳基化反应机理的研究 董亮; 秦松;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19 从葡萄糖制备多种Ni/C催化剂用于毛竹的催化热解 李杰; 沈丹凤; 罗嘉; 童冬梅; 何玲;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0 Ni/SiO_2和Ni/Al_2O_3催化毛竹热解加氢 沈丹凤; 李杰; 罗嘉; 童冬梅; 何玲;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1 一锅法催化碳水化合物合成2,5-呋喃二甲醛 向西; 杨宇; 童冬梅; 何玲;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2 苯一步羟基化制备苯酚连续流动反应体系研究 张丽;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3 载铁活性炭催化过氧化氢羟基化苯酚制备苯二酚的研究 靳明明; 赵梅芳;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4 活性炭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 徐加泉;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5 果糖催化转化为5-羟甲基糠醛的理论研究 杨孟瑶; 杨华清; 高超; 秦松;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6 毛竹催化水热液化制备生物油的研究 赵灵洁; 罗嘉; 许勇; 童冬梅; 何玲;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7 棕榈酸催化裂解制备生物燃料 董琳琳; 童冬梅; 何玲;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8 固体酸碱催化麻风果油经两步法制备生物柴油 宋蕊立; 童冬梅;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29 KF/MgO-ZrO_2固体碱催化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 唐金强; 宋蕊立; 黄波; 童冬梅;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30 钛基RuO_x-PdO电极下甲基橙降解机理的研究 杜琳伟; 秦松伟;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20

31 针对生物质原料转化的催化研究若干进展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 2010-06 -20

32 利用原子经济反应从源头上消除环境污染的若干进展(摘要) 胡常伟 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08-17

33 (Me)-Al-MCM-41对毛竹与LDPE共裂解蒸气的催化重整实验 刘文武; 杨宇; 童冬梅; 李桂英; 祝良芳; 张睿楠; 胡常伟 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08-17

34 Rh原子催化CO还原NO的理论研究 高超; 杨华清; 秦松; 胡常伟 第六届全国环境催化与环境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9-08-17

35 Ce、Ca、Pt对镍基催化剂上苯羟基化反应的影响 付真金; 陈彤; 胡常伟; 田安民 中国化工学会2003年石油化工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3-06-30

36 高活性丙烯腈水合铜基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黄绣川; 胡常伟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Ⅲ 2004-09-01

37 NaY分子筛催化毛竹热解液化研究 胡常伟 2005年中国生物质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 2005-07-01

38 高密度聚乙烯的热解和催化热解研究 周晓东; 刘静; 邓代举; 王柳;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2006-07-01

39 玉米芯在几种催化剂作用下的热解液化研究 齐卫艳; 杨宇; 罗嘉;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2006-07-01

40 含Ni_2(μ-O)_2核的甲烷单加氧酶活化甲烷的理论研究 覃松; 杨华清; 秦松;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2006-07-01

41 RuO_x-PdO_y/Ti电极光电作用下降解染料的研究 杜琳; 吴进; 代仕均; 梁斌勇;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2006-07-01

42 聚苯乙烯热解和催化热解研究 刘静; 周晓东; 邓代举; 王柳; 蔡伊莎;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2006-07-01

43 平菇菌种处理对麦秆等生物质热解的影响 杨宇; 罗嘉; 齐卫艳; 苗霞;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2006-07-01

44 毛竹在HZSM-5负载Pt、Co金属催化剂上的热解研究 罗嘉; 苗霞; 杨宇; 齐卫艳;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上册) 2006-07-01

45 钒基催化剂作用下苯的一步氨基化研究 祝良芳; 吕玉芬; 郭滨; 胡晓科; 唐典勇; 李桂英; 胡常伟 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09-01

46 苯及其衍生物一步胺基化反应中羟胺与钒相互作用的研究 郭滨; 祝良芳; 胡晓科; 李桂英; 胡常伟 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09-01

47 助剂磷对V-Mo/γ-Al_2O_3催化剂液相氧化甲苯制苯甲醛的研究 王雪琴; 吴俊萍; 赵明伟; 李桂英; 胡常伟 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09-01

48 甲烷氧化偶联与部分氧化耦合制备乙烯氢甲酰化反应原料 吴晶晶; 张海丽; 梁永森; 胡常伟 第十三届全国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 2006-09-01

49 三齿Schiff碱-Ti配合物催化下Brassard二烯与醛的HDA反应机理研究 苏志珊; 秦松;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 2008-07-01

50 利用离子液体预处理实现再生纤维素的低温热解 罗嘉; 张家玺; 董琳琳; 刘畅; 南晓莎;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学分会场论文集 2008-07-01

51 生物质催化热解液化研究进展 杨宇; 罗嘉; 潘攀; 童冬梅; 李桂英; 胡常伟 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绿色化学分会场论文集 2008-07-01

52 微孔碳分子筛表面含氧基团对H_2O_2催化分解的动力学影响 黎国兰; 李松; 顾声音; 李桂英; 詹国洪;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9-04-15

53 杂双核Rh(Ⅰ)-Cr配合物催化乙炔氢甲酰化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研究 唐典勇; 胡常伟 化学学报 2009-06-28

54 钒取代α-Keggin型杂多阴离子簇合物[PV_nMo_(12-n)O_(40)]~((3+n)-)(n=1~3)氧化性能的DFT研究 王金月; 王健; 胡常伟; 肖慎修 化学学报 2009-06-14

55 模拟含双锌核的甲烷单加氧酶催化甲烷和乙烷羟基化理论研究 徐建; 高超; 杨华清; 秦松;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9-06-15

56 Al-MCM-48中Al含量对高密度聚乙烯催化裂解的影响 李大鹏; 杨宇; 刘文武; 燕鸿鹏;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9-07-15

57 纳米二氧化钛管阵列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氧化降解甲基橙性能的研究 郭新宇; 秦松; 裴娟; 胡常伟 四川化工 2009-08-15

58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微孔碳分子筛及其洗脱液中的金属元素含量 黎国兰; 陈民助; 李松; 李桂英; 胡常伟 冶金分析 2009-08-15

59 含咪唑基的铜配合物催化蔗糖水解研究 张平; 孟祥光; 杜娟; 李建梅; 曾伟鹏; 胡常伟 无机化学学报 2009-08-10

60 Ag_2~-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唐典勇; 胡建平; 张元勤; 胡常伟 化学学报 2009-08-28

61 活性炭表面含氧基团对苯酚吸附平衡及动力学的影响 黎国兰; 李松; 李桂英; 罗丽珠; 胡常伟; 陈娅兰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9-10-15

62 钒取代对α-Keggin型杂多阴离子簇合物氧化性能的影响——DFT理论研究进展 王金月; 傅小红; 王健; 胡常伟 中国科学(B辑:化学) 2009-12-15

63 聚苯乙烯的催化裂解研究 刘静; 杨宇; 周晓东;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9-12-15

64 金属铜配合物催化氧化1-(3,4-二甲氧基苯)乙醇的动力学研究 曾伟鹏; 李小红; 杜娟; 李建梅; 张平; 胡常伟; 孟祥 光 化学学报 2010-01-14

65 无水AlCl_3催化合成N-乙基-N-氰乙基苯胺的研究 谭晓燕; 赵莹; 杨志;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6-02 -28

66 吲哚与亚烷基丙二酸二甲脂Michael加成反应机理的从头算研究 王金月; 付小红; 吴同; 王健; 肖慎修; 胡常伟 化学学报 2006-04-28

67 硅钼钒和硅钨钒杂多酸的制备及其在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中的活性研究 罗茜; 简敏; 张进;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6-06-30

68 利用过程强化技术有效活化天然气研究进展 李桂英; 丁小东; 胡常伟 天然气化工 2006-06-25

69 Ni~(2+)与双甘氨肽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徐建华; 胡常伟 化学学报 2006-08-28

70 聚丙烯和毛竹共热解的研究 邓代举; 李圣峰;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6-10-30

71 Fe(~5D/~3D)+CH_2(~1A_1)→FeC+H_2的理论研究 徐建华; 胡常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6-10-20

72 钛基RuOx-PdO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活性艳红K-2BP研究 吴进; 杜琳; 李桂英; 胡常伟 贵金属 2006-12 -30

73 无水AlCl_3催化合成N,N-二氰乙基间氯苯胺的研究 谭晓燕; 李松; 赵莹; 王元兰; 胡常伟 化工时刊 2006-11-25

74 光电催化降解活性艳红K-2BP中电解质NaCl和Na_2SO_4的作用研究 杜琳; 吴进; 李桂英; 秦松; 胡常伟化学学报 2006-12-28

75 Schiff碱Co(Ⅱ)配合物在胶束中催化BNPP水解 王莹; 胡伟; 李敏娇; 蒋维东;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6-12-30

76 钛基RuO_x-PdO电极光电降解活性艳红K-2BP 吴进; 杜琳; 李桂英; 梁斌勇; 秦松; 胡常伟 物理化学学报2007-02-15

77 玉米芯与低密度聚乙烯混合物在氢气气氛下的催化热解研究 王柳; 李桂英; 周晓东; 邓代举;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7-03-30

78 Schiff碱钴(Ⅱ)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研究 王莹; 胡伟; 邹立科; 胡常伟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28

79 硅钼钒和硅钨钒杂多酸催化过氧化氢直接氧化苯制苯酚的活性研究 罗茜; 董亮; 王金月; 简敏; 张进; 李桂英; 胡常伟 分子催化 2007-04-15

80 毛竹在氢气中的催化热解研究 苗霞; 罗嘉;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7-05-15

81 生物质热解前景研究 杜瑛; 胡常伟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30

82 气相色谱法测定污染空气中恶臭硫化物 李松; 尹辉; 黎国兰; 何冀川; 胡常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7-07-18

83 活性炭载铁催化剂作用下几种典型芳烃一步氧化羟基化反应研究 钟永科; 李桂英; 祝良芳; 唐典勇; 胡常伟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7-08-10

84 RuO_x-PdO/Ti电极上活性氯的生成及甲基橙模拟废水降解研究 代仕均; 秦松; 杜琳; 王玉; 郭新宇; 胡常伟贵金属 2007-11-15

85 杂双核(H)Rh-Cr配合物中乙烯插入Rh~I—H键反应的密度泛函研究 唐典勇; 胡常伟 化学学报 2008-03 -28

86 高密度聚乙烯与两种典型生物质在Y型分子筛上的催化共热解研究 周晓东; 杨宇; 李大鹏; 李桂英; 胡常伟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03-15

87 Pd/Al_2O_3催化剂催化毛竹与聚乙烯共裂解反应研究 曾琪; 李桂英; 童冬梅; 胡常伟 分子催化 2008-02 -15

88 FeCH_2+H_2→Fe+CH_4反应机理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徐建华; 胡常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08-04-25

89 Au_(2n)~-(n=1,2)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唐典勇; 张元勤; 胡常伟 化学学报 2008-07-14

90 钌-钯掺杂Ti/TiO_2阳极电催化降解甲基橙研究 代仕均; 胡常伟; 杜琳; 张新申 化学学报 2008-07 -28

91 硫酸化剂和制备方法对锆基固体酸催化剂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蔡伊莎; 童冬梅; 吴瑕; 蒋康华; 赵志明;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08-15

92 几种载体载Ni催化剂上苯直接羟基化制备苯酚的研究 严云; 谭晓燕; 李松; 吴刚; 张进;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08-15

93 杂双核Rh-M(M=Cr,Mo,W)物种中羰基插入Rh~I—C键的密度泛函研究 唐典勇; 张元勤; 胡常伟 化学学报2008-10-28

94 两种食用菌菌糠的化学成分分析及热解液化研究 杨宇; 罗嘉; 齐卫艳; 苗霞;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8-11-15

95 碳酸二甲酯胺解合成苯氨基甲酸甲酯催化研究 康武魁; 姚洁; 王公应; 胡常伟; 经小平 分子催化2003-05-20

96 热动力学特征对比参量法及其应用研究 谢家庆; 陈勇; 张斌; 孟祥光;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学报 2003-08-20

97 NiZrCe/Al_2O_3催化剂上H_2O_2作氧化剂直接使苯氧化胺化一步合成苯胺研究 陈彤; 付真金; 祝良芳; 胡常伟; 田安民 化学学报 2003-11-20

98 甲烷单加氧酶化学模拟研究进展 寇兴明; 曾宪诚;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3-04-28

99 咪唑衍生物金属胶束模拟过氧化物酶研究 冯发美; 黄忠; 陈勇; 谢家庆; 蒋炳英; 孟祥光;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3-12-28

100 Ni基催化剂上苯直接催化氧化制苯酚的正交实验研究 付真金; 陈彤; 胡常伟; 田安民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28

101 制备方法对CeNi/Al_2O_3催化剂还原和吸氧性能的影响 陈彤; 祝良芳; 何铃; 胡常伟; 田安民 四川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6-28

102 金属胶束模拟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 黄忠; 谢家庆; 冯发美; 蒋炳英; 胡常伟; 曾宪诚 四川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28

103 胺类添加物对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化的影响 蒋炳英; 黄忠; 王茜; 胡常伟; 曾宪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2-28

104 苯直接羟基化合成苯酚的研究进展 陈彤; 付真金; 祝良芳; 刘雪奇; 胡常伟; 田安民 石油化工 2003-06 -20

105 镍基催化剂上苯直接催化氧化制苯酚的研究 付真金; 陈彤; 余天华; 胡常伟; 田安民 天然气化工 2003-04 -30

106 异氰酸酯的清洁生产工艺进展 康武魁; 王公应; 胡常伟; 经小平 天然气化工 2003-04-30

107 Ce-Ni/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的研究 陈彤; 祝良芳; 付真金; 徐军; 胡常伟; 田安民 天然气化工 2003-10-30

108 钛基RuO_x-PdO电极电催化氧化降解苯胺研究 王波; 梁斌勇; 李桂英; 冯易君; 胡常伟 贵金属 2005-06 -20

109 三种不同阳极上活性艳红X-3B的光电降解 梁斌勇; 王波; 李桂英; 杜瑛; 冯易君; 胡常伟 催化学报 2005-07-30

110 金属胶束催化:二氧环胺Ni(Ⅱ)配合物催化羧酸酯水解 臧蓉蓉; 黄忠; 朱杰; 孟祥光; 胡常伟; 曾宪诚 催化学报 2005-07-30

111 双Schiff碱过渡金属配合物在胶束溶液中催化BNPP水解的研究 刘富安; 黄生田; 谢家庆;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5-06-28

112 Fe助剂对CuO/Al_2O_3催化剂上CO_2+H_2合成甲醇影响的研究 李桂英; 胡常伟 天然气化工 2005-06-30

113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罗茜; 张进; 胡常伟 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30

114 双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催化羧酸酯水解 胡伟; 谢家庆; 杜鹃; 孟祥光; 寇兴明; 胡常伟; 曾宪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0-28

115 Zr-Ni/Al_2O_3催化剂上苯由H_2O_2氧化直接氨基化制苯胺 陈彤; 祝良芳; 胡常伟 分子催化 2005-09 -25

116 双帽Keggin型杂多阴离子[H_4As_3Mo_(12)O_(40)]~–和Keggin型杂多酸H_3PM_(12)O_(40)(M=Mo,W)质子化的DFT研究王金月; 胡常伟; 肖慎修 化学学报 2005-08-30

117 钒钼磷杂多酸催化苯直接羟化为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张进; 罗茜; 唐英; 谢家庆;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10-28

118 钌钯氧化物涂层电极光电降解活性红3BS的研究 梁斌勇; 王波; 杜琳;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5-10-28

119 镍-钒催化剂作用下由苯直接氧化氨化合成苯胺 夏云生; 祝良芳; 李桂英; 胡常伟 物理化学学报 2005-12 -15

120 Schiff碱铜配合物模拟过氧化物酶的研究 李慎新; 李建章; 谢家庆; 陈勇; 孟祥光;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学报2004-03-30

121 Schiff碱配合物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苯酚的动力学研究 向庆华; 李建章; 谢家庆; 孟祥光;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02-28

122 腈水合酶的发酵及酶学性质 曾亮; 黄绣川; 侯若彤; 杨志荣; 胡常伟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02-28

123 金属胶束催化VII:双核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PNPP水解反应动力学 胡伟; 冯发美; 黄生田; 谢家庆; 胡常伟; 曾宪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28

124 金属胶束催化VIII:肟基铜(Ⅱ)配合物催化羧酸酯水解反应研究 蒋炳英; 黄忠; 蒋维东; 谢飞; 胡常伟; 曾宪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28

125 杂氮冠醚化Schiff碱钴(Ⅱ)配合物模拟磷酸二酯水解酶的研究 胡伟; 刘富安; 谢家庆; 李建章; 秦圣英;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04-28

126 La(Ⅲ)配合物催化磷酸酯水解动力学研究 蒋维东; 蒋炳英; 林竹修; 臧蓉蓉; 胡常伟; 曾宪诚 化学研究与应用2004-06-28

127 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中考试方法改革的探索与研究 邓锦琳; 钟安永; 胡常伟; 何玉萼; 肖友发; 万家义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3-30

128 钼钒磷杂多酸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张进; 唐英; 罗茜; 简敏; 胡常伟 无机化学学报 2004-08-01

129 两种双核配合物催化PNPP水解反应的机理研究 林竹修; 黄生田; 陈勇; 胡伟; 谢家庆; 胡常伟; 曾宪诚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08-28

130 《绿色化学》教学中采用英语课件汉语讲解方法初探 胡常伟; 李桂英; 卢志云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04-08-28

131 异双核配合物金属胶束模拟磷酸酯酶催化磷酸单酯水解 蒋维东; 黄忠; 刘富安; 谢家庆; 胡常伟; 曾宪诚 催化学报 2004-10-30

132 双帽Keggin型杂多阴离子[PM_(12)O_(40)(VO)_2]~(n-)(M=Mo,n=5;M=V,n=9)的离散变分方法研究 王金月; 胡常伟; 李平; 向明礼; 肖慎修 化学学报 2004-12-15

133 毛竹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及热解 杜瑛; 齐卫艳; 苗霞; 李桂英; 胡常伟 化工学报 2004-12-30

134 腈水合酶催化水合制备丙烯酰胺反应的研究 黄绣川; 曾亮; 胡常伟; 杨志荣 石油化工 2004-10-20

135 2-氨基吡啶金属配合物对羧酸酯水解的催化作用 田玉华; 黄忠; 胡艳; 寇兴明; 胡常伟; 曾宪诚 催化学报2005-03-30

136 双环八氮杂大环双核铜配合物催化羧酸酯水解研究 寇兴明; 胡艳; 田玉华; 孟祥光; 胡常伟; 曾宪诚 无机化学学报 2005-01-01

137 金属铜(Ⅱ)配合物催化2,6-二甲基苯酚氧化偶合反应的动力学研究 朱杰; 孟祥光; 臧蓉蓉; 陈民助; 胡常伟; 曾宪诚 催化学报 2005-04-30

138 冠醚化Schiff碱配合物金属胶束催化BNPP水解动力学 张进; 唐英; 谢家庆; 李建章; 曾宪诚; 胡常伟 物理化学学报 2005-04-15

139 Fe、V助剂对CuO/Al_2O_3催化剂上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影响 王仁国; 陈彤; 童冬梅; 张国民; 荣联清; 胡常伟; 田安民 化学研究与应用 1999-12-28

140 V助剂对CuO/Al_2O_3上CO_2加H_2合成甲醇的影响 王仁国; 陈彤; 张国民; 胡常伟; 田安民 天然气化工 1999-12-30

141 甲烷C-H键催化活化研究新进展 陈彤; 童冬梅; 张文华; 荣联清; 胡常伟; 田安民 合成化学 1999-12 -30

142 重视前沿科学研究,打造研究型大学一流师资队伍——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纪实 谢均; 刘娅; 胡常伟; 钟安永; 肖有发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2-30

143 Cu-Ni双金属催化剂上CO_2的加氢反应 陈彤; 王仁国; 张国民; 胡常伟; 田安民 分子催化 2000-02 -29

144 Cu-Ni双金属催化剂的XPS研究 陈彤; 胡常伟; 张国民; 田安民 天然气化工 2000-04-30

145 铁、钒助剂对催化剂CuO/Al_2O_3上CO_2+H_2合成甲醇影响的XPS研究 王仁国; 童冬梅; 张国民; 胡常伟; 田安民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6-28

146 利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中药川附子中的氯、磷和硫 寇兴明; 卢铁刚; 胡常伟; 曾宪诚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6-28

147 Ni原子活化甲烷中C-H键的密度泛函研究 杨华清; 陈耀强; 胡常伟; 龚茂初; 胡海荣; 田安民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8-28

148 金属与CeO_2、TiO_2相互作用的研究 谭晓燕; 张文华; 童冬梅; 胡常伟 天然气化工 2001-06-30

149 制备条件对CuO/SiO_2催化剂铜晶相的影响 王仁国; 童冬梅; 谢正强; 胡常伟; 田安民 天然气化工 2001-06 -30

150 MgO活化甲烷碳氢键的密度泛函研究 杨华清; 胡常伟; 陈耀强; 龚茂初; 田安民 化学学报 2002-07 -20

151 直接胺化绿色合成芳胺研究新进展 陈彤; 胡常伟; 付真金; 田安民 科学通报 2002-07-30

 

 

荣誉奖励:

1、1992年 中国化学会,优秀青年化学奖。

2、1998年 四川省教委,首届四川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3、2000年 由四川省学位委员会授予“在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

4、2001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5、2002年 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

6、2003年 宝钢基金会,优秀教师奖。

7、2004年 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8、2005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9、2006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10、2006年 成都市委宣传部、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十佳青年教式。

11、2006年 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

12、2007年 成都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13、2007年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14、2008年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5、2008年 四川省教学名师奖。

16、2009年 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7、2009年 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媒体报道:


致力化学工业 推进创新发展

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和支柱产业。由于化工产品的应用领域广泛,几乎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较高,因此,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化学工业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工业的总体水平和竞争实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材料不断涌现,化学工业将会为人类创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新物质,造就更为美好的新生活。

 

甲烷活化利用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计划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的支持下,胡常伟教授等采用新催化剂与过程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对甲烷的催化活化和有效利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采用理论方法进行了相关模拟。他提出了一种甲烷活化利用的新工艺,即:第一步,采用新型催化剂配合适宜工艺过程,有效调控氧化偶联反应和部分氧化反应,利用两反应的有机结合,获得乙烯与合成气的比例为1:1的产物,该步反应已在其实验室实验成功;第二步,通过氢甲酰化反应直接把第一步所得产物气转化为丙醛,由丙醛可进而生产丙酸或者丙醇,从而实现甲烷的增值利用(该步已有现成工艺)。为天然气的合理、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路线,对进一步研究开发甲烷活化催化剂,实现甲烷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增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用于合成氨工业低镍 甲烷化催化剂研究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镍资源不足,价格上涨,而传统合成氨工业用甲烷化催化剂的镍含量在20-30%,镍价上涨意味着催化剂成本的同步上涨。针对这一情况,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胡常伟教授作为主要研究者参加了“用于合成氨工业低镍甲烷化催化剂” 的研制、放大和最后工业化等全过程的工作。通过催化剂组成和制备方法的研究,研制出了镍含量在10%左右的低镍甲烷化催化剂配方及其对应的制备方法,后经与化工部西南化工研究院合作,实现了该技术由实验室研究向工业应用的转化,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催化剂性能良好,取得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苯及其同系物的选择性催化活化和一步催化氧化功能化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072024)等的支持下,胡常伟教授等在芳烃尤其是苯和取代苯的一步直接功能化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以节约资源,减少副产物污染为目标,研发了一系列将苯和取代苯氧化功能化为相应酚和胺的催化剂。研发的反应过程为一步过程,原料利用充分,生成的唯一副产物是环境可以接受的水;研发的催化剂普适性较好,可应用于较多的苯系芳烃(如甲苯、乙苯、甲氧基苯、硝基苯、二苯基甲酮、苯乙酮等);操作条件温和(室温~70℃),可望降低能耗;选择性高,可高效利用原料并降低分离的难度。为进一步发展充分利用原料的、节能的绿色化工过程,发展新的芳烃一步氧化功能化加工工艺,绿色催化合成相关精细化工产品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催化剂非均匀表面活性中心的分离研究

 

业内对一氧化碳的加氢反应机理一直存在争议。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下,胡常伟教授等通过特殊的制备方法,制备出了仅含有单一CO吸附中心-线式吸附中心-的Ni/Al2O3催化剂,通过CO线式吸附中心上CO的吸附及与H2的共吸附实验研究,配合量子化学模拟研究,提出了Ni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的Ni羰基氢化物机理。多相催化剂表面大多是非均匀的,存在各种不同的活性相(活性位),传统的研究方法只能对各种不同的活性相的总的贡献进行研究,得到各种不同活性相贡献的总结果。课题组根据该类催化剂的结构特点、化学特性和其能催化的反应,设计了逐步还原甲烷化活性测试的方法,对分开研究不同活性相对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化反应的活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催化剂表征方法上有所创新,对进一步研究非均匀表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在分子层次上认识非均匀多相催化剂的性能有较大意义。

 

生物质的催化热解液化研究

 

在国家973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培养基金等的支持下,胡常伟教授等开展了以生长快(生长周期约1年)、产量大的竹类的催化热解液化研究。发现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毛竹热解液化所得液体中主要为醋酸(最高仅可达约30%),其他成分种类多,相对含量均较低。采用适当催化剂后,可使毛竹的热解液化选择性地进行,使液体中醋酸的含量提高到80%以上,一些成分的生成被抑制。为进一步进行生物质选择性热解液化的研究和大规模使用生物质原料替代化石原料积累了一定的科学和工程研究基础。

 

胡常伟 1963年5月21日出生于四川省筠连县。现任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绿色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大学化学学院院长,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主任,绿色合成与转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生物质洁净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术委员会,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核心期刊《化学研究与应用》主编,核心期刊《天然气化工》、《石油化工》、《应用化学》编委。应邀为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Journal of Cat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 等学术刊物审稿。

曾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等7项,参加国家973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点)项目等研究项目多项。获省部级奖励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已发表120余篇学术论文,66篇被SCI收录,23篇被EI收录,其中部分发表在J. Catal., Green Chem., AIChE J., Ind. & Eng. Chem. Res., Appl. Catal. A: General, J. Phys. Chem. A, Organometallics, Chem. Phys. Lett., J. Mol. Catal A: Chemical, Catal. Lett.等国际期刊上。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其中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2次,国际学术会议口头报告9次,国内邀请报告3次。

 

来源:《科学中国人》2007年第十二期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同类创新人物
 
 
Powered by kjcx.ac.cn 9.0
购物车(0)    站内信(0)     新对话(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