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潜心,推动中医证候标准化
——记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付长庚
2023-05-31
病证结合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的缺失是当前中医药行业的瓶颈问题,严重限制了以血瘀证这一临床最常见证候为主要证型的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诊断及疗效评价的标准化和客观化。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的主任医师付长庚,是我国首批中医传承博士后,“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中青年创新人才奖获得者。十余年来,他埋首浩瀚古今文献、坚守临床一线,将传统中医与现代技术理念相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包括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建立了可用于量化诊断和证候疗效评价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突破瓶颈,推动了行业发展,为发扬中医药文化贡献了创新力量。
师承名家 兼修德艺
1981年,付长庚出生于山东济宁。学医以疗亲之疾、救人之厄、保命养生,对他来说,从小就有着现实的意义。“家里有3位长辈长年生病,求医问药、被疾病折磨的经历促使全家上下达成共识,让孩子们学医或学护理,将来治病救人。”在此背景下,2001年,付长庚以高分考取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
“我属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届七年制本硕连读中医班,在学校的精心安排下,前两年上综合课程,第三年起接受系统的中医学教育。”7年间,付长庚不忘初心,刻苦学习,针对中医经典的原文、汤头、药性、歌诀等基础内容,力图做到既明其义又背其文,打下了扎实的中医功底。硕士最后1年,为继续精进医术,师从名医,他又拼命备考,在激烈的竞争中考取了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如愿成了史大卓教授的博士生。
史大卓是我国现代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陈可冀院士团队的骨干成员,他治学严谨、要求高,学生每每犯错,都毫不留情地指出,直言不讳地批评。严师出高徒,读博3年,付长庚不敢懈怠丝毫,在严格的科学训练下,夯实了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基础和思路,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启了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研究,在国内率先建立了宏观与微观结合、临床表征与理化指标结合的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的诊断标准。
2011年博士毕业后,付长庚留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工作。因干活踏实,第二年他就被推荐到陈可冀身边当秘书。2013年,他又在陈可冀院士的推荐下,入选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展开为期4年的陈可冀院士临床技能及学术思想传承研究。在担任陈可冀院士研究室副主任的多年时间里,付长庚与同事合作,全面梳理、总结分析陈可冀的学术理论和临床经验,在传承国医大师陈可冀院士的学术思想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陈院士耄耋之岁,仍然每天工作到深夜,坚持看文献,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常常为了准备演讲,坐在电脑前一丝不苟地修改幻灯片。这样认真负责、无悔奉献的精神,对我影响深远,甚至可以说塑造了我今后的事业观、人生观、价值观。”在陪同陈可冀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付长庚还有幸见识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院士的风采。“乘车去福建三明考察中医药资源时,我和黄院士一路畅聊。他向我展示了图文结合记录着他开展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点滴感悟的日记随笔,我顿觉这是一位既有科学家的严谨又有艺术家情怀的前辈。后来,我又见识了他在会议上就全国资源普查的复杂情况侃侃而谈的博学从容,惊叹于他对工作内容细致入微的掌握和对各类问题的睿智见解,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从他身上,付长庚看到了科学家的深层次情怀:对行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对科学之美的敏锐感知。进而,他对自己的事业有了更多思考。
青年时代,付长庚正是在这些榜样的引领下,勤学勤思兼修德艺,从无潦草、尽力精详,持续地守正传承、创新进步,为发扬中医药文化不断努力。
在陈可冀、史大卓等前辈的领导下,付长庚参与的益气活血中药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后患者预后的系统研究,为中西药联合干预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后患者提供了高级别循证证据。他参与研究的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理论的相关研究及活血解毒中药防治冠心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所在项目组在2014年被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学技术部联合评定为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他所在的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心血管病中心在2019年获评中医药领域第一批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成为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临床研究领域在国家层面的引领者。
目前,付长庚正与同行合作研究,推进陈可冀院士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效方——清达颗粒的转化工作。作为一种终身疾病,高血压病的发病人群正趋年轻化,患病人数不断增多。相比降压药,中药的优势在于多途径多靶点的综合效应。清达颗粒具有降低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作用,能缓解肝阳上亢证候及焦虑状态,改善高血压相关症状。患者在治疗一到两个月后,病情短期内不反弹,通过延缓发病时间,进而降低发病率,对于缓解我国高血压乃至心脑血管病的棘手情况有重要意义。
十年攻关 创立标准
自古以来,中医讲究辨证论治,看病也提倡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原则。然而,形成不了统一的体系,总结不出“金标准”,中医就无法进步和发展,因此推进诊断的标准化和客观化势在必行。在中医诊断学理论基础上,结合现代理化检测指标进行辨证,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陈可冀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协力攻关下,1986年以来,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建立血瘀证诊断标准,在临床广泛应用,具有较好普适性,但也存在范畴较为宽泛的缺点。如何建立不同疾病背景下病证结合的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是现代中医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
“在我的导师史大卓教授的指导下,我从读博士起就开始研究冠心病血瘀证的病证结合症候诊断和疗效评价标准,参加工作以后继续深入钻研,前后历时10年,探索出一条路:首先通过横断面研究,调研症候的分布特点;其次通过文献研究,确认症候标准的基本条目;最后是通过规范的病因学研究方法,筛选条目,制订标准草案,进而对其进行优化和验证。”在此过程中,付长庚带领团队进行了目前国内样本量最大的病证结合证候诊断标准研究,构建了国内首个病证结合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开展冠心病证候分布研究,付长庚及其团队选择全国9个中心、4826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观察,证实血瘀证是冠心病最基本的证型,气虚、痰浊多与血瘀证相兼出现。研究结果为冠心病中医临床辨证论治提供了循证依据,并证实以冠心病血瘀证为研究切入点,对行业具有引领作用。开展血瘀证与冠心病预后相关性研究,付长庚及其团队通过15个中心、1503例冠心病患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血瘀证轻重与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因此建立冠心病血瘀证标准,对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开展文献研究,付长庚及其团队纳入古典医籍88部,现代文献1825篇,建立了包含122项诊断指标的条目池,通过对全国80位专家的共识研究确定了37项诊断指标。
这些切切实实的调研、筛选工作完成后,付长庚又带领团队通过15家中心纳入427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和非血瘀证组,建立了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草案。他们通过开展4个中心、450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对草案的诊断效能进行验证,证实草案具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为了优化标准,他们首先通过专家共识对标准进行优化,选择全国24个省、70个单位的110位专家进行广泛共识,有14项指标获得专家一致认同,最终确定为诊断指标。他们又通过10家中心、3081例冠心病患者的诊断性试验对标准进行优化,确定诊断界值为19分。标准的敏感度为93.3%,特异度为91.0%,准确度为92.6%,证实标准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由此为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工具,最终建立了冠心病血瘀证病证结合诊断标准。
在此基础上,付长庚及其团队又对标准进行系统的临床验证。通过横断面研究对标准进行验证,结果证实冠心病血瘀证计分与冠脉狭窄程度显著相关,首次揭示了冠心病血瘀证的影像学内涵。他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病例研究对标准进行验证,证实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的诊断效能较既往标准显著提高;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对标准进行验证,首创以药测证方法,证实病证结合诊断标准能够更加敏感地反应血瘀证轻重程度的变化,进而评价活血化瘀中药的疗效,突破了中医临床疗效难以客观评价的行业瓶颈。
作为首个可用于量化诊断和证候疗效评价的冠心病血瘀证诊断标准,付长庚的研究成果被推荐为行业标准,在全国300家临床和科研单位推广应用,接连斩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相关论文入选“F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并以此为基础主持建立相关标准与专家共识26项,推动了中医标准化进程。十余年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之路,付长庚融会贯通、潜心推究,不仅成功建立病症结合标准,还首创系统文献研究、真实世界研究、专家咨询、诊断性临床试验、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反证有机结合的现代疾病中医证候研究新模式,为中医证候研究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范例。
目前,付长庚团队长年保持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十余名的规模。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他直言这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在人才培养上,因材施教是我认为的第一要义。通过定期的组会和不定时的私下交流,我会观察学生们的优势和兴趣。有人热衷分析写作,有人喜欢到临床一线,有人在做实验上更有天赋,有人创新思维活跃。我作为导师,需要充分挖掘、因势利导,帮助他们走上创新发展、转化科研的道路。”而第二要义则是,怀着博大的胸怀,为学生尽可能提供支持。“师生缘分难得,我一直跟他们强调,在我这里学习,可以尽情发挥聪明才智,只要有好的点子,时间、经费、平台等问题,我都能帮助解决。”解除了后顾之忧,团队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付长庚也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不断进步。
谈到未来,付长庚说,他希望能建立冠心病血瘀证诊断及疗效评价国际标准,促进中医行业的国际化、标准化;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蛋白水平深入阐释冠心病血瘀证的分子机制,推动中医证候研究与国际接轨。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像恩师们那样,持续培养中医药英才,传承创新中医药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23年5期 封底人物
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简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免责声明:
1、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是:“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的大型云平台,平台主要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与科技创新人物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实现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2、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暨“互联网+”科技创新人物开放共享平台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信息都是采用计算机手段与相关数据库信息自动匹配提取数据生成,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发现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
3、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编辑词条。
4、如果发现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提供的内容有误或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向本站反馈,网站编辑部邮箱:kjcxac@126.com。
5、中国科技创新人物云平台建设中尽最大努力保证数据的真实可靠,但由于一些信息难于确认不可避免产生错误。因此,平台信息仅供参考,对于使用平台信息而引起的任何争议,平台概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