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动态测试技术及仪器专业学士、汽车电子学方向硕士、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博士。在复旦大学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现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2项及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个人荣誉称号。
神经管理与神经人工智能跨学科领域的耕耘者
——记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戴伟辉
2024-08-08
为什么消费者对产品“一见钟情”只需要0.2秒的瞬间?为什么我们在情绪激动时往往听不进道理?如何把猫头鹰的眼睛、狗的鼻子甚至类似人类脑组织的生物体智能单元嵌入机器智能中去?这些奥秘,都与神经管理学、神经人工智能学这两个交叉学科密切相关。神经管理学揭示了大脑潜意识活动和管理心理与行为背后的神经机理,而神经人工智能学则为类脑芯片设计、脑启发算法研发和机器与生物智能相结合的强人工智能实现提供了神经科学基础。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商业智能系教授戴伟辉,正是这两个跨学科领域的耕耘者。
博览群书 融会贯通
戴伟辉从小酷爱读书,他常说“灵感来自知识”。初至浙江大学学习,他便决心要把图书馆的书籍一本一本读完。从本科至博士后,戴伟辉经历了检测技术、自动化控制、汽车电子学、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多学科的跨越。这些多学科知识的沉淀,使得他在思考问题时总能融会贯通、激发出创新的灵感与动力。
1988年,戴伟辉与华为公司同时起步研发了小型用户程控交换机。1995年,他作为技术负责人主持开发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险首批“两江试点”城市的九江市社会医疗保险信息管理系统。当IC卡技术刚进入我国时,他就把这项技术应用在1996年为萍乡市设计的社会医疗保险管理系统中,推进了IC卡在我国政务领域的首次大规模应用。从本科到博士后期间,他设计研发了工业测控、电子通信、汽车电子、医疗服务、电子政务等领域的20余个新产品,主持了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和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了浙江省优秀新产品(新技术)奖。
来到复旦大学后,戴伟辉更关注新技术与管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融合。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了先进的电子商务技术后,他就去了云南大学支教,为当地培养了第一批电子商务人才。他还为中国银行基层支行设计了首个基于SBU的网格化运营模式,主持完成了上海市浦东新区北蔡镇的数字社区规划研究,编制了我国数字社区管理与服务领域的第一个行业技术标准。
戴伟辉主持了国家“863”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重大项目等27项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提出了高层管理团队的多Agent系统仿真建模方法、科技自主创新的广义生态群落理论和大规模订制的供应链网格集成模型等交叉学科创新理论与方法,发表了200余篇学术论文,获得了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18项科技成果奖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设计的面向临床手术的医疗服务链管理系统,为抢救千余名危重病患者的生命提供了关键保障。
慧眼识途 引领创新
在管理学研究中,戴伟辉深刻感受到管理问题与工程技术问题的最大区别在于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而如何深入揭示这种复杂性需要从人的大脑机制层面进行深入研究。当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的马庆国教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神经管理学”的新概念时,他眼前一亮,从此投身于神经管理学的研究中。
2015年12月13日,在马庆国教授的提议和组织下,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研究会正式成立,标志着国际上这一新兴交叉学科领域的首个学术组织诞生。戴伟辉当选为首届理事会的理事长和此后连续两届分委会的主任委员(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研究会2016年变更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下属的二级分会)。他在马庆国教授指导下,引领学术组织做了大量创新开拓工作。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访问期间,戴伟辉对从外界刺激信号到大脑的选择性关注、外周生理信号反应和外部自主表现之间的神经调控与传递机制做了系统性研究。利用先进的神经实验观测技术,他和团队揭示了潜意识及心智模式对人类感知、认知、决策和行为的重要影响,并提出了基于神经活动数据的潜意识感知计算方法与心智模式评测分析方法。他撰写发表了《神经管理学的学科发展与研究范式》论文,为神经管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新思路。
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戴伟辉进一步认识到人类的高级思维活动是由多个脑功能区动态协作而产生的,需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系统建模仿真方法,才能深入把握其复杂过程特征和动态工作机理。基于此,他创新性地提出了“机理仿真(Mechanism Simulation)-特征反演(Feature Inversion)-观测实证(Observational Verification)”的SIV研究方法。首先,在已有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构建系统性机理模型;其次,对机理模型仿真,反演出外部特征;最后,通过外部观测对反演出的特征进行实证。他强调:“我们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共性特征与统计学规律的发现,更重要的在于构建输入-输出之间的‘连续变化’系统性机理模型,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和解决实践中的复杂个性化问题。” 人机协同与混合智能是戴伟辉的研究长处,他认为“机器智能要全面超越人脑智能,仅仅依靠目前的软、硬件是难以实现的,必须具备生物体智能物质基础和人类社会的学习环境,两类智能的融合有赖于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在2019年的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学术论坛上,他首次提出了“神经人工智能学”的交叉学科领域新概念。这个领域的发展,不仅可为类脑智能、机器与生物体混合智能的研究提供新的支撑,还能为神经科学本身的研究提供智能科技手段。
辛勤耕耘 星火燎原
作为跨学科领域的开拓者,面临的艰难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在最初开展神经管理学研究时真是步履艰难,我们甚至被误解为在研究如何管理神经病患者。”回顾这段艰辛的历程,戴伟辉无比感慨地说道。神经管理学研究,不仅需要多学科的专业知识和高强度的实验设备经费支持,而且面临着与医学领域不同的复杂管理情境。他与同行探讨研究范式、制订发展方向、组织专业培训、争取经费支持……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体重下降了十多公斤,为开辟一片新的天地而忘我地辛勤耕耘。
经过18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神经管理学的发展从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全国200余家高校开展了神经管理学研究,建立了70余个实验室,其中3个获批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论文,不仅频见于管理学的国际顶级期刊,也出现在了《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等自然科学著名期刊上。神经管理学领域的国家杰出人才和优青人才辈出。神经管理学研究成果,也正在应用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戴伟辉与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认知-情感计算研究成果,在人机协同的生产制造管理等应用中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他从物理空间、社会心理空间、网络空间耦合关联而提出的CPP计算(Cyber Psychosocial and Physical Computation)方法,应用于分析和解决社会心理计算、突发事件管理、基层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复杂问题,获得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等多项奖励。
神经管理学正从管理学边缘进入主流,神经人工智能学的概念及意义正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理解和重视,人工智能与神经科技已成为众多学科创新的双轮驱动引擎。看到今天的局面,“梅花香自苦寒来,众人拾柴火焰高”,戴伟辉用一句话来形容走过的历程和对未来的期待。画卷已展开,只管泼墨挥毫绘未来。
专家简介
戴伟辉,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研究员。浙江大学动态测试技术及仪器专业学士、汽车电子学方向硕士、生物医学工程及仪器专业博士。在复旦大学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现任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神经管理与神经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协同计算专业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职。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持国家“86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2项及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个人荣誉称号。
来源:科学中国人 2024年第7期 创新之路